1、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5、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 ;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6、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27、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
2、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 B C D28、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重农抑商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防止官商勾结29.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有以下两种观点。据此可知观点 1: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但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观点 2: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A.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存在争论 B.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存在分歧C.
3、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有待考证 D.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应不容置疑30、 1549 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 B.货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C.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3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32、 “1500
4、年至 1763 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 1500 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 19 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3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应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34、1895 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 “全国制造商协会” 。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
5、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 善35“一战”期间中国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B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D帝 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36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42(25
6、分)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以来,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 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 之路” 。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通 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 经“海上 丝绸之路” ,可到达 材料三 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 业达到了顶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次下西洋,访问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 10 万余里。材料四 18 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
7、乾隆皇帝在 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10 分)(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8 分)(3)材 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7 分 )43.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 15 世纪末到 17 世纪初在农村,圈地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独立小农成批地被扫除,确立了资产
8、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农场的经营方式。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代之兴起的是行业工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制度。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是无约束的摘编自高步德、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在英国占居世界工业垄断地位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大力推行“自由贸 易”政策。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 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 15 世纪末到 17 世纪初英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其背景。(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
9、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对经济政策的认识。(6 分)44(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材料二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 1843 年的 2070 万人,至 1893 年增至 2350 人,从占人口的 51上升 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 34 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材料三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
10、,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 1911 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 700 多个,资本总额 13 万亿元左右。而 1912 年至 1919 年 8年间,建成厂矿 470 多个,投资 9500 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 13万亿元,8 年超过了过去的 40 多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12 至 1919 年“8 年超过了过去的 40 多年”的主要原因。(9 分)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卡非选择题:(共 52 分)42(1)根据
11、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10 分)(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8 分)(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7 分 )4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 15 世纪末到 17 世纪初英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其背景。(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对经济政策的认识。(6 分)44、(1)根据
12、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12 至 1919 年“8 年超过了过去的 40 多年”的主要原因。(9 分)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25-36 D B B B D B C A A C D C (4 分/道)42 答案: (1)条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领先,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政策开明。(8 分)意义:促进了中国同欧亚非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2 分)(2)根源:经济基础不同。(2 分)新航路开辟是在资本主义萌发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满足资本主义对市场、资本的需要而进行的;中国当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发,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宣
13、扬国威和加强海外联系。(6 分)(3)政策:中国推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3 分) 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4 分)43 答案:(1)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确立,新的企业制度正在建立。(2 分)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4 分)(2)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拥有强大的贸易竞争优势;工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4 分)认识:经济政策的制定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任何经济政策的成效都是相对的,需要不断调整。(2 分)44、答案(1)西方列强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日益破产,农村人口城市流动。(6 分)(2)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减少;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