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献综述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究 从理论上看,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的 研究 文献为数众多 ,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国外主要是从微观主体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针对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而我国的研究目前从信贷风险管理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日渐丰富,日趋成熟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的研究。 1 国外专家 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的研究 1.1 西方银行信贷风险 的 资产管理理论 西方的商业银行已有 300 多年历史,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 进程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
2、制度安排。从亚当斯密的资产管理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70 年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到 80 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管理、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并飞速发展、巴塞尔体系的形成并不断完善,可以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科学体系。进入 60, 7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将信息经济学理论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而深刻的解释了信贷风险的成因,使信贷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商业银 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方法。如: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信用记录保存和使用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独立的贷款检
3、查制度,充足的呆账准备制度,及时的核销制度等等。 自银行业的产生起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侧重点一直放在资产管理上。商业银行资产被划分为现金、贷款、证券资产和固定资产等四种类型。通常所说的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前三种资产的管理;即流动性管理、贷款管理与投资管理,其目的是在把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的前提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1.2 西方银行信贷风险的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关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银行业普遍开始注重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1988 年 7 月,巴塞尔协议颁布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
4、的管理。主要包括:2 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和意义;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强调国家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 针对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 1998 年制定了国际银行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关于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问题, 1999 年 6 月,巴塞尔委员会对 1988 年的巴塞尔协 议又进行修订,并于 2001 年提出了新巴塞尔协议( New Basel Accord)(草案),在全球范围内几度征询修改意见,在 2007 年开始正式实施。新协议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个支柱
5、的原则,提出了衡量资本充足比率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全面认可了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计算的“两层法”,即在要求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服从协议规定的简单的“标准法”同时,允许一些大的具备高级研究能力的国际性的商业银行使用其自身开发的“内部模型法”。 尽管巴塞尔委员会对于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在目前阶段仍坚持应该侧重于“标准法”和“基本或高级内部评级法”,但可考虑组合因素的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法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2 国内 专家 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的研究 2.1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 风险表现 方面的理论 我国关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在 20世纪 80年代末起步。 90年
6、代以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实务界、理论界,都对金融风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翻译引进信贷风险理论,或著书立说,或试行西方风险管理操作办法,这些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理论界来看,有关金融风险, 包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的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出现,学者们分别从信贷风险管理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日渐丰富,日趋成熟 。 从理论界来看,有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的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出现,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信贷风险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如国内学者薛峰( 1995)从宏观环境、经济主体及经济体制等不同角度对信用 险的产
7、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我国现实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描述,提出了解决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思路和对 策; 对于 如何加快建立我国的信贷防范机制 这一问题, 武剑( 2000)从包括风险内控机制、风险转化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监管机 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等几方面给与阐述。 高伶( 2000)认为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借款企业3 的违约风险的控制,并借鉴国外银行对企业违约风险的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我国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梁琪 ,黄鹂皎 ( 2002)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而 石汉祥 ( 2003
8、)认为行政干预、企业逃废债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外部因素,以及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健全、员工素质不高等内部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 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必须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从外部环境治理和内部管理多个层面实施全方位的 综合治理。 2.2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对于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蒋放鸣( 2003)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落后产生信贷风险的内在机理 ,并从风险文化、风险监控模式、风险监控流程、风险度量和风险转移 从给以提出 。欧阳卫民( 2003)在考虑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原理和演变进程
9、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和特征以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国商 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途径和建议。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课题组( 2004)从经济金融全球化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出发,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并设计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若干原则、总体框架和战略步骤;周开国 (2005)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几种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分别详尽地阐述了各个模型度量信贷风险所用的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国内外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上 的差异,指出我国银行应借鉴国际经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易行健、张德常( 2007)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利率、预期
10、还款概率和期望收益率的均衡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了中国信贷资源向大企业、大城市、大项目、垄断行业和预期快速发展的行业集中的现象 ; 孙凌云、吴宝宏( 2006)指出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严重不适应性,不少银行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缺陷和行为偏差 ,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上运行,并就做好信贷风险管理、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郑冲( 2008)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拉美债务危机、美国西面部银行业危机、瑞士银行业危机,三次全球几次重大信贷危机的成因与损失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国际银行业信贷集中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并针对中国的情况
11、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4 3 综述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这些研究成果都为 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提供了 丰富的 理论基础。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已基本认同应该对银行资产与负债、表内项目和表外项目进行综合管理;在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既强调各类风险的特别管理,更强调对这些风险的组合管理;在保证流动性、安全性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风险的组合 多样化的效果,注重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 我国对银行信贷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目前还主要停留在借鉴国外的模型和技术上,很少有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的研究。另外,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国内还没有形成全面管理框架,所进行的只是信贷风险的条块
12、分割管理。 虽然 取得了很多有用的成果,但 引进和借鉴的多,自主创新的少 。 5 参考文献 1郑冲 .国际银行信贷集中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J.银行家 ,2008 (7). 2邹永乐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D. 重庆大学 , 2008. 3易行健 ,张德常 .不对称信息、简单分类、信贷约束和信贷过度集中共存 解释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协调的一种新思路 J.财贸经济 ,2007 (11). 4孙凌云、吴宝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6) . 5周开国 . 当代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及评析 J.南方金融 , 2005 (07) . 6课题组: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
13、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 J.金融论坛 .2004( 7) . 7张燕玲 .授信业务尽职调查指引 J.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9. 8蒋放鸣 .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J.系统工程 , 2003 (05). 9欧阳卫民、吴国清、王福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及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J.上海金融 ,2003( 2) . 10石汉祥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11吴慎之、史建平:银行信贷管理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12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罗平译,外部信用评级与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13梁琪、黄鹂皎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J.南开经济研究 , 2002( 6) . 14高伶 .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2000 (04) . 15薛峰 .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