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机制。 为了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相协调,就产生了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 因此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同时 到 2010 年,我国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000 多家 , 上市公司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 所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因此上市公司完善激励机制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我国研究激励问 题的时间比较短,国内理 论界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多
2、不足,相关研究文献并不是很多,所以国内对上市公司激励制度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 因而系统研究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 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来研究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是否同企业的绩效有关。最后通过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高级管理层激励作为提高公司业绩的一种措施 ,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 国外对于经营者激励问题的 研究,其经济学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委托一代理理论上。 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学者 Berlet & Means 在著作 (现代公司和私有财
3、产中提出著名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问题,即委托一代理问题。 其基本观点是,经营者不可能自动地为股东谋求利益,相反的,他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往往导致浪费和非效率。 到 20 世纪 70 年代, Wilson( 1969)、 Spence & Deckhouse( 1971)、 Ross( 1973) 、 Myrtles( 1975) 、 Hailstorm( 1979)以及 Grossman & Hart( 1983) 等人创立了 委托一代理理论 ,他们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如何协调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委托人制定一种机制,即激励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符合委托人的
4、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创立 为经济学角度研究激励问题搭建起了基本的框架 。 国 外 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 Jensen & Murphy( 1990)对高级管理层激励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 1974 年至 1986 年受福布斯调查的 2213 名管理人员做样本,研究公司 CEO 的报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其结果是 CEO报酬每变动 3.25 美元,则股 东财富变动 1000 美元,则表明 CEO 报酬与股东财1 富之间的关联程度微弱。他们发现,在过去 50 年当中,美国公司 CEO 所拥有的股权呈递减的趋势,尽管股权拥有是相比之下较好的一种激励方法。他们觉得呈现 CEO 报酬与公司绩效
5、敏感度差的结果,是由于公众和私人政治力量的制约。 Johan( 2003) 运用 1992-2002 年的数据得出了美国银行业 CEO 薪酬与绩效的敏感度为 1000: 4.7 的结论,即股东权益每提高 1000 美元,则 CEO 可获得 4.7 美元的激励报酬,低于其他行业的 1000: 6 的比例。 Tammy(2006)检验了CEO 所有权、董事会结构、外部大股东所有权以及激励导向薪酬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随着 CEO 持股份额减少,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外部大股东所有权增加。 (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研究企业激励问题的学者中,张维迎的著作企业的企业家 契约理论 ( 1995) 是这一领域
6、的代表性的文献。他把企业的所有权解释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可行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是能使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所有权最大对应的机制,最优的安排一定要是一个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制。 从经营权力的重要性与经营管理劳动的特点来看,把剩余索取权分配给经营成员有利于企业绩效的 提高。他也证明了,在经营能力不容易观察的情况下,把经营权授予给资本所有者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并建立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一般均衡模型。虽然他的观点还有待深入讨论,但他所主张的用产权在企业里具体体现为剩余索取权 )来激励经营者的观点仍然是深刻的,这为国内学者后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国内 ,近年来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魏刚(
7、2000) 以 1999 年 4 月 30 日公布年报的 816 家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激励问题, 发现经营者报酬水平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与经营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 经营者的 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激励效果 , 而是一种福利制度的安排。李增泉( 2000)通过运用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并不相关。而股权激励由于我国大多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比例较少,因此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周建等 ( 2010) 利用 2002 年至 205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董事会构成、经营者股权激励和监事会行为四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
8、。研究显示大股东股权竞争与董事会构成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构成与监事会行为存在互补关系。过唬岗 ( 2010) 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的年度收入与上市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影响高管年度收入的因素有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盈利能力提高程度、行业中同类企业相对绩效、上市公司规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机构投资者两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经理人年度收入与公司绩效间 的正向关系加强实证结果还显示高管持股比例大小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业绩。 2 3.参考文献 1周建 , 刘小元 , 于伟 公司治理机制互动的实证研究 J 管理科学, 201
9、0(l) 2徐向艺,王俊华,巩震 高管人员报酬激励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J 中国工业经济 , 2009(2) 3赵艳艳,王怀明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 来自上交所 B 股的实证研究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12) 4贤成毅 对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10) 5张维迎 企业委托一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寻租行为分析 J 经济学家 , 2003(5) 6周兆生 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激励的实证研究 J 企业改革 , 2003(3) 7张维迎 所 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一代理关系 J 经济研究 , 2001(9) 8于东智,谷立日 上市公司管
10、理层持股的激励效用及影响因素 J 经济理论与经 理管理, 2001(9) 9魏刚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证券市场导报, 2000 (3) 10李增泉 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会计研究 , 2000 (1) 11 Tammy. The Interaction Among Multiple Conveyance Mechanisms in Yong Newly Public Firms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6(12). 12 Johan K . Incentive Features in CEO comp
11、ensa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J.Economic Policy Reviews, 2003 (4). 13 Hall &Brian. 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 1998(11). 14 Meehan H.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 1995(38). 15 Jensen
12、 M. &Murphy K. Performance Pay and Top 一 Management Incentive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经营者激励机制概述 1.1 激励与激励机制 1.2 激励机制的具体内容 1.2.1 报酬激励 1.2.2 控制激励 1.2.3 声誉激励 2.面板数据模型 2.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3 2.2 面板数据模型的分类 2.2.1 混合模型 2.2.2 固定效应模型 2.2.3 随机效应模型 3.上市公司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3.1 样
13、本数据选择 3.2 变量设计 3.2.1 自变量 3.2.2 因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3 模型建立 3.4 模型估 计和检验 3.5 实证结果 4.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研究是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有效性,需要较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因此,首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文献阅读,查阅相关的网站、期刊、论文等相关信息。同时该研究需要进行实证分析,所以需要通过各种信息网站获得上市公司的年报信息。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 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 : 在 指导教师 的指导下 ,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完成 毕业论文 选题 。 第
14、7 学期第 6-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 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 进一步 写作 、完善毕业 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 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进一步修改 、完善 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4 第 8 学期第 9-11 周: 参加 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