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衣食住行 一、服饰客家人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是一律“大裆裤”,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米。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清末上层社会的男子出外或会客多穿长衫,有时加马褂在长衫上面。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银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另外,小脚妇女还有穿绣花鞋,系罗帕的装束。农家妇女不缠脚,老妇也系罗帕。民国时期,男子的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劳动者则多穿对襟短衫的,俗称褂哩。妇女则仍保持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戒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用皮带或吊带,女裤则一直以大裆为主。鞋袜方面,清朝时多穿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