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72728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师大五华实验中学 2014 至 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政治文化生活 出题人:王海雁 审题人:吕慧芳(满分 10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得分 注意事项: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卷(满分 6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3 小题,每题 2 分,共 6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 “喜大普奔”是最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 “大快人心”“普天同庆” “奔走相告”四个词语糅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

2、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D文化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2、2013 年 12 月 30 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第 12 次集体学习。从 2002 年 12 月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一直坚持集体学习并形成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重视集体学习,是因为( )A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B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接受文化教育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唯一途径D接受文化教育是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3、在经济发展中,网络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网络歌曲、电子邮件等网络文化

3、消费日益增多。这一事实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是经济建设的精神支撑4、福建省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这表明(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高雅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A B C D5、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影响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下列诗词的寓意与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相

4、一致的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 B C D6、成语“耳濡目染”表达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民族差异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潜移默化的特点7、春晚歌曲老阿姨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往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原名龚全珍,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数十年如一日服务于社区和群众之间,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一曲老阿姨 ,既是对龚全珍老人一生的赞扬和感动,更是向世人传递无私奉献、克己奉公的大爱品质。这表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

5、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A B C D8、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在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主要体现了( )A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D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9、庆祝民族节日是(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反映 民族共同文化上的认同感体现A B C D10、当今世界,有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 多个民族,6 000 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

6、景的人民,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趋向统一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A B C D11、2013 年 10 月 23 日至 29 日, “2013 德国中国西藏文化周”在德国首都柏林和慕尼黑等城市举行。假如让你写一篇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政论文,需要先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拒绝融合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B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坚守传统文化C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

7、民族文化一律平等D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扩大文化影响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传播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 ,在大国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2、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 ,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 。 “闯关东”的人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13、日前,由 50 家电台共同举办的“发现2013 中国最美村镇”评选结果揭晓。山东东营胜坨镇综合“宜居、景观、人文、传承”获“典范奖” ,山东临沂竹泉村凭借“村泉相依,人泉亲和”的泉水生态

8、景观,以及几百年内形成的建筑、街道、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和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获得“传承奖” 。这一评选活动和获奖村镇折射出( )大众传媒已取代旧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 城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社会效益,摒弃经济效益A B C D14、2013 年 8 月 26 日,中国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座名不虚传的“世界宗教博物馆” 。今后其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应该表现在( )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

9、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积极吸收日韩等国文化的有益成分,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促进东亚文化趋于统一 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东亚文化的发展A B C D15、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中国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申报,是因为文化遗产(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 B C D16、受“农耕文化”和“家国伦理”观念影响,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 ,不愿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10、 。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变化,应该摒弃 传统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人们的传统观念应该因时而变A B C D17、直到今天,肇庆地区的许多老百姓过春节,仍然还保留着亲手做裹蒸的习俗。下面对传统习俗理解正确的是(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等为代表A B C D18、有人主张小学生重读四书五经,我国有位国学大师认为,在中小学课本中选录优秀的四书五经文章是好事,但没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四书五经是开历史倒车,其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只能使人的

11、思想僵化麻木。这告诉我们( )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防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A B C D19、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于 2013 年成为首个法定老年节。法定老年节的确立,使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巨大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 )充分发挥政府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A B C D20、徽商纵横明、清

12、两代 300 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 B C D21、2013 年,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与汉字相关电视节目的播出,激发了国人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关注汉字,是基于( )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 B C D22、北

13、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 、陕西的“窑洞” 、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23、 “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 2014 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24、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外出旅游,出国考察 B现代经贸往来 C大众传

14、媒 D人际交往25、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 “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 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A. B. C. D. 26、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27、 “和谐社会” 、 “和谐世界”的和谐理念是对道德经主张清净和顺、谦下不争、反战尚合等思想的继承。这是对(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

15、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28、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变迁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思想运动 D教育29、近年来, 潇湘雨 荷花亭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源泉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A B C D30、中国古代的中原文化曾经数次受到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侵略” ,成为中国文化兴盛的转折点。 “五四”时期是一个西方文化急速涌入中国的时期,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成为中国

16、现代文化生长的起点。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因为不同而交流,因为交流而丰富、发展并保持个性B文化的交流、融合,一定会促进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C中国文化只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才能焕发生机D只有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才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1、皮影戏,古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戏这一民间戏剧反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 )整体性特点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独特的风格 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A B C D32、澧水水流湍急、滩多、水情复杂。在逆水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为了集中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自然而然出现了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成的

17、独特的劳动号子,这就是澧水船工号子。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C不同区域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D文化是人们在战胜困难中产生的33、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卷 非选择题(34 分)二、材料分析题34、材料一 2013 年 12 月 2 日凌晨 2 点 17 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我国有望在 2020 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

18、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材料二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并首次执行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许多新的技术要求,都是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经过不懈努力、艰苦攻关才得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团结奋战、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航天精神。结合上述“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方面的材料,分析文化具有什么社会作用?(12 分)35、材料一 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 年兴盛史、300 个声腔剧种和 5 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

19、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材料二 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戏曲戏剧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20、的?(12 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10 分)师大五华实验中学 2014 至 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政治答案 出题人:王海雁 审题人:吕慧芳(满分 10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3 小题,每题 2 分,共 6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B D A C D D C A D B C B C D B C A题号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答案D B D B C B C D A D A B A C A D二、材料分析题34、 (12 分)结合上述“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方面的材料,分析文化具有什么社会作用?(12 分)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 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有利

22、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4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有望在 2020 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 分)(或是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5、 (1) (12 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戏曲戏剧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12 分) 答案:(1)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中国戏剧的创作来源于中国人民的生活。 (

23、2 分)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国戏曲历经千年融合着中国古老的文学艺术中优秀的部分,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4 分)对待外来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国戏剧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走出了国门。 (4 分)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 、 “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 、 “历史虚无主义” 。 (2 分)(2) (10 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 (10 分)答案:(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 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 (3 分)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戏曲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此点。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等的营养,说明了此点。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