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度 2012级别 校级子课题开 题 报 告学科分类: 语文 课题名称: 增加小学生课外阅读及背诵量的行动研究 主 持 人: 王 萍 所在单位: 宝城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申报日期: 2012 年 10月 课题主持人签字: 宝城小学 2012-2013年度子课题研究项目增加小学生课外阅读及背诵量的行动研究的开题报告宝城小学五年级语文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面临 21 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反映新知识、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因特网信息技术更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然而,作为 21 世纪的新一代,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
2、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这让我们突然想起山东潍坊的语文教师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法。这是我们教研组邱本芳老师在今年年初向我们提及的。浏览完电脑上关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的有关资料后,发现韩兴娥老师在进行海量阅读实验一轮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 20 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 100 万字。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 10 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 160 万字的阅读量。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因此第一轮实验
3、下来,她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同时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 “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这样的阅读,要点在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她的教学很简单: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这样,一堂课能读 24 篇课文。其实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更不用作精细的讲解。读了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的资料之后,才知道语文原来可以这样教,没有繁琐的讲解,没有过重的作业负担,只
4、有快乐的读书,美妙的享受。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贯彻,强化课外阅读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新
5、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并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12 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万字;小学第二阶段(34 年级 )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第二学段(5 6 年级)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 145 万字。鉴于此,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尽管如此,我们广东省因推广“素读”经典被共青团广东省委评为“推广古诗文优秀个人” ,团省委每年派往香港进行“国学文化教育交流”的骨干教师陈琴却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提倡大量阅读,可是却不敢提大量记诵
6、,大量“素读” 。翻阅千万卷,却没有读破半本书,结果依然是胸无半点墨。所以,我们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概念:阅读跟“素读”不可等量齐观。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 “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旧时学子的“劳于读书” ,不似今天“偶然地,随意地”翻看般地“读” ,是唱,是背,是“劳”于诵,也是“劳”于记,在肚子里扎扎实实地装下了大量的文字,将典范文章的行文立意之法揣摩个透,被视为“兵卫”的辞采章句早已烂熟于心,可信手拈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个“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这些文字成了一个人一生所需的文化“酵母” ,到了一定时期就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了。并且,这样的“
7、酵母”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另外,根据人的发展关键期理论,十三岁以前,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遵循关键期理论,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记,同时扩大学生的课外背诵量,丰富词汇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准备。宋大学士苏轼背汉书如数家珍;现代作家茅盾背红楼梦一字不差;现代文学家巴金把古文观止篇篇背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背诵的功夫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巨匠。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在现代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中更凸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们选择读与背相结合的方式,既让阅读助力背诵,又籍背诵促进阅读,切切实实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奠基。二、理论依据 1、
8、古人云:“开卷有益” 。朱熹曾经指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提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些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也认为,博览、诵读、精思、背诵,是学生接受丰富的文化滋养,积累语言培养感悟,形成较扎实的语文功底的有效方法。 2、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工作者相当重要的任务。 3、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这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习得,课内的功效占 30%,课外的
9、功效占 70%。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 145 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 5、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背诵篇目。其实,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印度、以色列和欧美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背诵经典篇目都被公认为传承文化精华、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手段。6、司马光说: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 A、多读,多写,多背,多练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规律 B、 “12 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趣味;它是经典的语文,它让孩子在记忆力黄金阶段积
10、累大量千古美文,经典佳作;它是文化的语文,它是孩子的稚嫩的心灵中播下文化的种子;它是“慢” 的语文,它不求一步到位,要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去体味、去消化、去品悟;它是基础语文,要为孩子一生奠定厚实的基本功。 C、小学语文除了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之外,还应有三个大的板块内容 第一板块是国学经典。第二板块是诗歌经典;第三板块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起始阶段读什么太重要了,这是人生底色上画的底色,这是种子文化,种子知识。D、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下经典文化,必将收获经典文化。 7、深圳市语文教研员赵志祥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能让孩子积累大量的古典诗词,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是积德的事。
11、三、研究的意义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及背诵这些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篇目或段落,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 “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
12、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及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
13、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实践。 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及记诵量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因此,选择这样的问题来研
14、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从师资状况上看,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均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有较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邱本芳老师睿智敢为,李秀容老师认真勤恳,方倩老师勤奋上进,郭秦冰老师踏实善思,王萍老师有创新精神。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而我们这一支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研究队伍,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保证。 2、为了使课题科学地研究,我们将抓住学校聘请专家定期举办讲座之机,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同时,也有很多专家及同行的言论及著作可为我们所参考学习。努力使此课题按计划分布实施,定期总结。 3、为了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课题组成员初定每月活动
15、不少于一次。 五、课题的界定 学生阅读分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课外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本内容外的各种阅读活动。 。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里的背诵,也是指教科书上要求背诵及必背古诗词七十首外的背诵,是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步进行的背诵,其背诵的内容为课外读物中经典及精彩的篇段。六、研究对象及其读背现状五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以及自主阅读的能力,很强的记诵能力,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读背现状堪忧:(一)读背量少。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 20 分钟以下的占 55 %
16、,每天能坚持读半小时以上的只占 6%左右,约有 15%的学生几乎未读,更惶论课外背诵了。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1.学生本身存在惰性,不愿读背。2.家庭重视不够。调查的结果显示:家长有目的地帮助子女搞好课外阅读者仅占10%,家长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情况的仅达三成多。要求或指导孩子进行课外背诵的,竟不到 2%。受其他信息渠道所抢占,学生课余大多时间迷恋网络、游戏、电视节目。学生的作业负担仍偏重,能够用于课外读背的时间很少。回到家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家长又另开“小灶” ,复习期间尤为严重。 (二)读背的种类单一从调查反映出,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以消遣类的连环画、卡通漫画类和童话、民间故事、教
17、辅书为主,占了 70%。能主动配合教材进度及教材内容自觉进行阅读者略少,只占30%。书籍内容单一,阅读面较为狭窄,档次不高。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还是显得比较随意、消极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方面:消遣类书籍和童话故事适合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对儿童易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家长在平时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很少主动为孩子推荐好的书目,孩子无辨别书籍好坏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背诵仅于老师要求的课内篇目,除此外,便是古诗。况且我们学校已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前将七十首古诗词背诵完,到五年级时所背内容便更为有限了。(三)阅读习惯有待加强本次问卷调查有 2 道题涉及学生的阅读习惯,从结果分析来看,约 30%的学生有良好的
18、阅读习惯,能认真阅读并摘抄好词佳句,主动与同学、家长或老师交流读书心得,少部分学生能坚持写读后感。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本书拿到手,不知道如何读,对课外书的阅读随意翻翻者居多。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四)读背指导不够读书氛围很重要。本次有 7 道题涉及到此方面:你有自己的书房吗? 你父母是否支持你看课外书 ?父母平时在家看书吗?从调查情况来看,不太理想。有自己书房的只占三分之一,很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的家长不到 35%,有少部分家长持不太理解甚至反对的态度。父母平时在家看书的很少,不到 10%。同时,老师对学生的课外读背指导依然不够,有但极少专门的读外读背指导及交流课。七、研究的目标
19、 1、探索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让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3、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4、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6、探索出一套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模式。 7、一年后每个学生至少达到 4000 字的课外背诵量。8、整理出适合五年级学生背诵的课外内容。八、研究的措施 (一)确立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如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叙述课等。(二)确立课外阅读及背诵的内容阅读内容:1、教材补充类:恰同学少年 城南旧事 毛泽东传 毛泽东诗词 25 首 昆
20、虫记2、必读经典类:成功全书 森林报 、 城南旧事 、 鲁滨孙漂流记 、 中国儿童阅读文库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 童年 、 水浒传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中外名人故事 、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 、 冰心诗选 、 成语故事 、 唐诗三百首 、 三字经 、 增广贤文 、 读对联 学古文3、自由选择类背诵内容:三字经 、 增广贤文 、 读对联 学古文及其他篇目中精彩片段等(三)重视对学生读背兴趣的培养,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及背诵活动。如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进行“成语接龙大交锋” 、成语故事绘画比赛、知识小竞赛、作文比赛等等。 (四)建立学生课外读背能力及
21、习惯的评价方法 课外阅读的指导,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形成阅读的习惯。除了上好每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关键是在课外做好阅读的检查,并激励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同时,将课外背诵一并纳入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查中。九、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思考,了解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思考采取怎样的措施。 2调查法: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以及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并辅以案例研究法、观察法,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再在教学中反复实践,根据
22、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 十、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9-2012.11 分析本年级学生的综合水平现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教材为点,开拓课外阅读多种渠道,听说读写背有机结合,扩大课外阅读及背诵量。(二)实施阶段:2012.11-2013.6 在征求本教研组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做到三明确,一落实。 三明确: 1、 明确学生阅读及背诵要求。(1)从量上明确读书时间。 (2)要求学生做到有阅读记录。 (3)掌握并运用阅读方法。 2、明确课外读物及背诵内容。3、明确教师指导要求。课外阅读与课内结合;课外阅读与听说写背结合;课外阅读与其它学科学习内容结合;
23、认真指导严格要求与激励评价结合。 一落实:阅览室落实。确定并保证每班去阅览室的时间。 1、与教研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研究如何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推出了关于综合课、阅读课(讲读课)的导向课各三节,在此基础上上好实践课。2、重视评价。教研组长对教师的研究工作定期检查、反馈交流。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进行数据统计,对学生阅读笔记经常检查,并将学生课外阅读结果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3、组织读书节活动,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课外阅读记录本、单元课外资料集、综合活动课、阅读能力测试、经典诵读等) 4、定期向学生家长进行阶段调查,了解学生及家长的
24、心态,及时调整具体做法,充分调动学生与家长的积极性。 (三)总结阶段: 2013.6-2013.7学期期中、期末召开两次研讨会,推广经验,研讨问题,制定措施。学年末召开课题总结会,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具体分析。 十一、研究的预期成果(一)预设研究形成的策略和方法 1、激趣,乐读2、明法,会读3、导书,多读 (二)预设形成的各种成果资料1、总结课题研究的得与失,写出研究论文或是实验报告。2、征集学生的读书笔记及阅读心得装订成册。3、收集课题研究的专题课例、音像、图片等资料,分类归档,成册。十二、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王萍组 员:邱本芳、李秀容、方倩、郭秦冰王萍负责收集和查找相关资料、信息
25、,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专题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作好课题的申报、论证与结题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实施研究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小结、调整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提出修改方案,不断总结实践,不断完善方案、措施,达到预期的目标。邱本芳老师负责背诵内容的选择及考评方案的制定、李秀容老师负责阅读内容的选择及考评方案的制定、方倩和郭秦冰老师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分工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合作,集思广益,步履一致,共同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开展科学、规范、客观、全面的课题研究,收集、分析、统计各项研究成果。 十三、参考文献 1、 试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 夏家发 山西教育报刊社 2001 年第 3 期 2、 让学生在需要中读书 小学语文教学张维平 山西教育报刊社 2001 年第 3 期 3、 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 林若易 山西教育报刊社 2002 年第 4 期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