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考前拉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北京时间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搭 载着我国首颗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成功点火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据此回答 12 题 。1火箭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哪个位置 ( )表示地球及地轴 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2此时,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 B.在南半球 C.在北回归线 D.在南回归线读下图完成第 34 题。3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
2、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A热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4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A春季 B秋季 C白天 D黑夜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 1.5 万条冰川, 这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大的分布区。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 长 近 5km 的巴尔纳克冰川,自 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 800m。国 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 这些冰川在2035 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据此完成 56 题。5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6.冰川快速融
3、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C.破坏冰川生态环境 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读世界洋流模式略图,回答 78 题。7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洋流为寒流 Bb 洋流为暖流 Cc 处不可能有大渔场 Dd 洋流为西风漂流8 有 人 在 洛 杉 矶 海 边 拾 到 一 只 来 自 菲 律 宾 的 漂 流 瓶 , 该 瓶 是 顺 着 下列 哪 组 洋 流 漂 流 来 的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日本暖流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9读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示意图,华北平原的形成是
4、( )A.河流的袭夺作用形成的 B.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D.地壳的上升作用形成的10下列图示的物质运动,画法正确的是 ( )11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读下图,完成 1213 题。乙图: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甲图: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da b c乙图的图例: 草场旱地水田水田12乙图中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甲图中何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经验 ( )A. a B. b C. c D. d13甲图中 b 处的粮食生产与乙图中的哪处相似?( )A. B. C. D. 14.右图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正确的是( )A曲线
5、 B 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 A 所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硅谷”C曲线 B 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物美价廉”D曲线 B 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15.下图农业地域类型 II 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198年 203年17 10, 17 40, 17 10, 17 40,28 10,28 10,28 40, 28 40, 城 市农 业 类 型 I农 业 类 型 IA. 劳动力 B. 科技 C. 气候 D.市场16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从沿
6、海向内陆的变化C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有利于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压力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 1718 题。图 1317两图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天然橡胶:泰国中国选乙 B铁矿:澳大利亚中国选丁C鲜花:荷兰美国选 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 19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0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
7、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21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A25 万 B30 万 C35 万 D45 万22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 、 “菜基鱼塘”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8、人民日报2006 年 7 月 27 日报道:20 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 ;20 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 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 23 24 题。23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 )A劳动密集型 B知识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动力导向型24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B增加了生产成本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D既为接收也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GIS 即地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此完成第 2526
9、 题。25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 GIS 进行研究的有 ( )近 50 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近 20 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A B C D26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 )A农业布局规划 B工业布局规划 C商场选址规划 D学校选址规划27 2007 年中央 1 号文件指出: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农业发展方向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松嫩平原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
10、业区域B.珠江三角洲发展农机技术,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C.中部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D.西部地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回答 2829 题。28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29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C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D植被破坏对造成该灾害没有影响30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箭头表示资源B.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
11、部地带,则箭头表示能源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劳动力D.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工业制成品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题后括号内标 A;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在括号内标 B。3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3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 )33西北欧冬季暖湿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密切相关。 ( )34一般情况下,山区的交通线路以公路为主,聚落主要分布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35由赤道
12、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分异最明显。 ( )36一般来说,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水利工程量大。 ( )37很多新兴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增长速度较快。 ( )38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 )39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几个方面。 ( )40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遵循“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满分 30 分。41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1)图中 A、B、C、D 四处所绘
13、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2)图中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_。(3)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4)图中 A、B 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原因是什么?(5)图中 M、N 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天气。4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1 )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 处的地质构造为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2 ) N 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_(3 )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 处的_岩可转化为处的_ 岩。(4 )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理
14、由是 。43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8 分 )(1 ) 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 )与 F 城相比, 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 )图 2 的两线中,反映 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等社会经济问题。(4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昆影响还
15、表现在:对生物: 对气温: 对降水: 对地下水: (5 )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 多项选择)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44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1)请概括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及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2)图示地区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什么?目前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调配当地的优势资源?(3)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说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考前拉练(一) 参考答案:1B 2B 3B 4C 5D 6C 7
16、D 8 D 9.C 10C 11B 12A 13B 14A 15D 16C 17D 18B 19C 20C 21A 22C 23A 24D 25C 26.A 27C 28D 29.C 30C 31.A 32.B 33.A 34.A 35.B 36.B 37.B 38.A 39.A 40.B41(7 分)(1)C(1 分) (2)气旋 反气旋(1 分) (3)阴雨(1 分) (4)A 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 分) (5)N 降温、大风、雨雪等(2 分)42 (8 分)(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2 分) (2 )不适合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
17、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2 分) (3)海陆间 岩浆岩 沉积岩 (2 分) (4 )夏(秋)季 夏季风(和台风)带来丰沛降水(2 分)43. (8 分) (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2 分) (2)公路(1 分) (3)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 或经济效益下降) (2 分) (4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 (2 分) (5)ABD(1分)44(7 分)(1)该地为高原地形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高原地形是地质历史时期的风力沉积;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3 分) (2)煤、天然气 铁路运输(晋煤外运) 、管道运输(西气东输) 、输电(西电东送)(2 分) (3)水土流失 黄土疏松 降水集中 地形起伏大 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