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7506631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关于“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关于“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关于“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关于“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键词: “大调解”/中立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制内容提要: 作为当代中国调解新模式的“大调解”,包括党政驱动、司法能动、多方联动、法院主导和关系协调五大要素,其功能既在于预防和解决纠纷,更在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稳定。然而,基于纠纷解决理论的内在逻辑,由政府主导的、缺少中立第三方的“第二方纠纷解决机制”解决不了双方力量悬殊的官民纠纷。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缺失中立第三方的问题,并切断官民纠纷之源,“大调解”才能真正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达成制度倡导者所希望的“案结事了”、“三效合一”的实践效果。一、引言调解和判决作为法院解决纠纷的两种方式,其重点都是单一解纷主体在纠纷发生之后的协调、处理和判断。与这两种解纷方式相比,“大调解”却不同。“大调解”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的纠纷排查调处方式,目的在于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1“大调解”的特点不仅表现为解纷主体的多元化和联动化,而且体现在纠纷的事前预防与事后解决并重上。“大调解”何以产生?原因在于纠纷类型的变化。与以往相对单纯的、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