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书界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好几位年高德劭的长者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著作,影响都溢出了特定的专业范围,成为洛阳纸贵的畅销书。我相信,这是作者自己都始料不及的。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周一良先生的毕竟是书生,皆属此列;当然,还有本文所拟讨论的韦君宜先生的思痛录。思痛录,一本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的十二万余字的小书,在首版两个月以后,即由原先的八千册增印至二万三千册,这固然未必称得上出版界的奇迹,不过,在日见稀罕的严肃出版物中却仍然是不可多见的。评论界的反映也算是桴鼓相应,就奔波異地的我随意浏览所及,书评书介就可以两位数计。遗憾的是,这类文字几乎都是报道书讯、或表示敬意的短篇,极少逾千字者,似乎与思痛录本身的丰富意蕴很不相称。我起初颇感迷惑,长於跟在新闻界后面趋风炒作的评论界这次何以浅尝辄止、惜墨如金而竟至於此?儘管心中萦绕着这个问号,却委实不敢斗胆怀疑时贤的眼力识见。然而,等到静下心来,将这本小书反复再细读几遍后,窃以为,这实在是只有象我这样不知汉魏的愚人才会有的痴问。说来很惭愧,我虽然很早就读过韦君宜的洗礼等不少作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