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5714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开题报告 浙江省外贸的环境效应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的趋势下,对外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议题之一。环境问题已成为构成未来格局以及国家、地区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把外贸的环境效应问题放大,其实质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而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动。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浙江省是我国典型的东部沿海高经济外向度地区 ,其 外贸为独特的“浙江模式 ” : 强调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内源式发展模式:以浙江众多中小企业形成的强

2、大生产能力为依托,一般贸易发展迅猛 。特别是近几年来,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 迅猛 ,无论是从纵向的增长速度,还是横向的国内比较,以及结构性的产品升级,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可以说是中国外贸奇迹的典型代表。 长期以来,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论,以及赫克歇尔 俄林的资源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为国际贸易研究提供了经典的理论框架,但都没有把环境资源作为独立的要素考虑在内。 在此基础上 进行国际贸易时,只考虑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比较利益,却付出了巨大的 环境代价。本文将环境纳入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扩展。其次很多论文作者使用了发达国家的数据 , 或者使用了跨国的面板

3、数据 , 而这篇论文却是专门对一个特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展开研究 。 本文 以 三废 排放量为环境衡量指标 运用计量分析工具, 以 1997-2008 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 , 从宏观上对我省对外贸易引起的总体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上分析进出口额对污染强度的影响。其中环境效应分解为 :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 结果表明 : 1. 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规模扩大带来的全省经济规模扩张会导致更多污染物 的排放。随着进出口总值的逐年递增,尤其是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浙江省的“三废”排放量与出口规模成正比,污染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2.浙江省污染密集型出口产品结构的内部调整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

4、了结构效应为负但强度较小的现象 。 3.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和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三废排放,使 技术效应为负。即 浙江省外贸发展所 引起 的规模效应2 显著为正 , 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为负但不能抵消经济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正效应。本文 在这些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相关对策和措施。这不仅有利于 实现浙江省外 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可以为政府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何基于环境承载量约束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国家高度关注,关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

5、探索也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前沿。 ( 1) 关于 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的机制 的研究 Grossman和 Krueger( 1991)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影响时建立了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 scale effect)指贸易和经济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贸易扩大了经济规模,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如果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不变、又缺乏有效的环境政策法规的监管,经济规模扩大的结果会引起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排放量的增加,产生环境恶化的负效应;另一方面,经济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国民收入,消费者更偏好于标准高的环境质量

6、,人们更有兴趣和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的投资和技术创新,产生环境治理改善的正效应。研究表明,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规模的环境负效应影响可能更大,污染会上升,但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后,环境污染就会趋 于下降。结构效应 (composition effect)是指贸易所导致的生产结构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开放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会随价格的变动在各部门间重新配置,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扩张而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下降。一般而言,一国在经济发展早期,贸易会导致经济结构向污染更为严重的部门转移;在经济发展后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贸易促进经济结构向低污染部门调整。即在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贸易的

7、结构效应是使环境污染水平先提高、后下降,环境质量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技术效应 (technique effect)指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可能改变生产过程的技术应用从而改变单位产出的环境损害水平。技术效应取决于传统技术和外来技术的经济效益的比较。如果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外来技术更具有经济效益,就会替代传统的恶化环境技术,环境质量得以提高;否则,如果导致环境恶化的外来技术更具有效益,传统的改善环境的技术就会退出生产领域,恶化环境质量。 Copeland和 Taylor(1994,1995)最早利用南北贸易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他们假定各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

8、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样发达 国家通过贸易就会改善环境,发展中国家则会加剧环境污染,而世界贸易从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影响效应。为了进一3 步研究贸易的环境效应, Antweiler等人( 2001)在 Grossman和 Krueger研究框架基础上利用 4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与 CO2浓度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从全球来看,国际贸易的结构效应正负难以确定,但技术效应要超过规模效应的负效应,总体上来说自由贸易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 2) 当前学术界关于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对外贸易对环境有害。这种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自由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9、Conrad(1993)和 Kennedy( 1994)在他们创立的三国垄断模型中,认为两个垄断出口国家政府都将使用环境政策补贴本国厂商,并不断降低环境标准,出现所谓的“向下竞争”,竞争的结果使三国的环境都遭受到破坏。 Dua和 Esty(1997)以及 Esty和 Geradin( 1997)也指出,作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各国都纷纷降低各自的环境标准以维持和加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出现所谓的“向底线赛跑”现象。 Daly(1993)考察了自由贸易对污染排放的影响,认为自由贸易将加剧环境污染。 Daly, Goodland(1994)Ayres(1996)对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

10、关系的积极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贸易增长既不能有效促进社会福利的改善,更不利于环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的破坏性更为突出。 Chilchilsky( 1994)认为,在私有产权没有得到明确界定的情况下,自由贸易会加速发展中国家环境资源的破坏,从而对全球环境构成进一步威胁。 第二,对外贸易对环境有益。自由主义者(如 Anderson.k, Blackhurst.R,Williams.M)则认为,贸易不是产生环境问 题的根源,自由贸易不但不与环境相冲突,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他们提出了“经济发展决定论”认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有助于实现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从而保证生

11、产活动能按照最有效的方式进行( MattewA.Cole,1999)。自由贸易通过提高收入使人们有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来改善环境,还有助于环保的清洁产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另外,贸易自由化还有利于消除那些扭曲贸易的政策措施,如补贴和税收等,而这些措施都被证明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 Hector Rogelio Torres, 1999)。 第三,对 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较为复杂。这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综合影响可正可负,取决于上述两个方面大小程度的对比。贸易对环境的复杂性在于这种影响是结构、规模、技术效应之和,而不是单独某一种效应。 Grossman和 Kruger (

12、1993 ), Bhagwati(1993) ,KeydicheStevena(1993), Runge(1994), Seld和 Song(1994),以及 D二胺( 1997)从收入角度确定了正效应和负效应的分水岭,认为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后,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的积极作用将超过规 模效应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 Copeland等( 1994,1997)利用南 北贸易模型和三效分析法(规模、结4 构、技术效应),得出南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受损,北方(发达)国家的环境受益。 Runge( 1994)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经济活动规模、产出结构、生产技术以

13、及环境政策。其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取决于所考察的具体情况。 ( 3) 国内外关于 国际贸易环境效应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关注较晚,相关研究在广度、深度与范式上与国外相比均存在差距,很多问题有待深 入研究。即便如此,近年来以下研究仍然颇具成效和代表性: 第一,基于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譬如,程雁、郑玉刚运用 Antweiler, Copeland和 Taylor(2001)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路径,并着重考察了要素禀赋和污染控制成本在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变化的结构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总体增加了污染排放,贸易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污染增

14、加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引起的污染减少;“污染避难所”假说对于中国并不成立,中国要素禀赋决定的贸易模式使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结构效应为负, 即降低了环境污染;李秀香、张婷( 2004)研究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存在正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余北迪( 2005)的研究显示 国际贸易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负的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正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因此 ,总效应为负 .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必须实施一系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绿色 “政策措施 ,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陈继勇等( 2005)发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侧

15、;罗堃( 2007) 在拓展现有贸易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基础上 ,明确了技术效应的重 要性 ,并以我国污染密集型工业品贸易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我国此类进、出口贸易在实现正向技术效应的条件下均可有利于国内环境改善 ,但出口比进口实现正向净效应的难度较大、正向净效应也较小。即 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可获得正的结构效应,但需承受负的技术效应,出口情况则相反;党玉婷、万能( 2007) 对我国 1994 2003年的对外贸易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 : 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正 ,但由于规模效应为较大的负数 , 所以总效应仍为负 ,即现阶段的进出口贸易从总体上说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

16、境 。 要改变贸易对环境的不 利影响 , 必须进一步降低污染密集度 , 增强正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刘林奇( 2009)运用 Panel-Data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结论认为对外贸易对东部具有积极的环境效应,对中部和西部具有消极的环境效应。 第二,对策研究与规范分析。如王珏( 2005)基于外部效应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政策进行了分析, 认为 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也反映出了中国国际贸易以及环境政策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其长期效应将是积极的,有助5 干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贸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主张中国政府应采取干预政策来规避贸易的 负面效应;叶继革、余道先( 20

17、07)指出中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强调要健全微观运行机制,避免出口行业向环境底线赛跑;谷祖莎( 2008)的研究表明 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污染排放的重要原因 ,环境污染对出口贸易也存在着反向作用 ,并且在短期内比较明显。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出口贸易是解释各类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 ,而污染排放对出口贸易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许继琴和金贤锋( 2009)共同完成了关于高度经济外向度地区外贸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为分析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做了铺垫。 3.参考文献 1姚伟 峰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M.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 2兰天 .贸易与

18、跨国界环境污染 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04. 3佘群芝 .贸易自由化与有效环境保护 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3. 4李秀香 .张婷 .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 CO_2排放量为例 J.国际贸易问题 , 2004( 07) . 5余北迪 .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 国际经贸探索 J. 2005( 21卷第 3期) . 6罗堃 .我国污染密集型工业品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 , 2007( 10) . 7刘林奇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 , 2009( 03) . 8王珏 .中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政策与政府干

19、预 J.生产力研究, 2005( 09) . 9沈荣珊 .任荣明 .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 , 2006( 07) . 10许士春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J.国际贸易问题 , 2006(07) . 11叶继革 .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J 国际贸易问题 , 2007( 05) . 12陈红蕾 陈秋峰 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8) . 13张国华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问题研究综述 J.商业现代化, 2009( 26) . 14党玉婷 .万能 .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J.世界经济研究,2

20、007( 04) 15方锴 .绿色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J.商场现代化 , 2008(24) 16刘林奇 .中国工业行业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工业废水为例 J.经济研究导刊 , 2009(13) 17谷祖莎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 择 .山东 : 山东大学, 2005年 18Copeland B R , Taylor M S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8): 755-787 19Copeland B R , Taylor M S Tra

21、de and Transboundary Pollu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4):716-737 6 20Chichilnisky G North south trade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4), 851-874 21Antweiler, W , Copeland, B R , Taylor, M S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

22、view, 2001, (91): 877-908 22Chichilnisky G North south trade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4), 851-874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大致安排如下: 1 对外贸易发展与 环境问题 的提出 1.1 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外贸环境效应的研究方法 2 外贸与环境问题的 理论基础 2.1 国外关于贸易与环 境的理论 2.2 国内 关于贸易与环境的理论 3 浙江外贸 发展与 环境的现状 3.

23、1 浙江省外贸发展的现状 3.2 浙江省外贸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4 浙江省外贸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外贸环境效应的模型分析 4.2 浙江省外贸环境效应的模型设定及变量的选择 4.3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4.4 浙江省外贸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影响因素评价 5 开展对外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5.1 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5.2 规范外资利用和国外产业转入 5.3 培育本地技术创新体系 5.4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 5.5 加大对污染排放的监控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调研 方案: 主要 将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和 EBSCO等查找相关的文献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 外贸环境效应 的大量 调研和研究,提出对策。 进度要求: 7 第 6学期第 19-20周至第 7学期第 1-5周: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学期第 6-14周: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完成详细提纲。 第 7学期第 15-20周: 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学期第 1-2周: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第 8学期第 3-6周:参加毕业实习;开展调查研究;修改、完善论文,完成定稿。 第 8学期第 7周:进一步修改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定稿、上交。 第 8学期第 9-11周:毕业论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