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763419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佳兴煤矿材料斜井、1 号风井施工组织设计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佳兴煤矿日期:二一年七月一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41.1 前言41.2 编制依据4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62.1 工程概况62.2 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62.3 巷道工程概况13第三章 巷道施工方案及支护143.1 施工方案的选择143.2 支护设计153.3 支护工艺153.4 巷道工程施工顺序24第四章 巷道施工工艺274.1 作业方式284.2 工艺流程28第五章巷道施工生产辅助系统345.1 运输提升系统345.2 压风系统355.3 排水系统355.4 通风系统355.5 供电系统375.6 供

2、水系统38第六章巷道正规循环作业与劳动组织426.1 劳动组织426.2 正规循环作业44第七章 巷道综合进度计划477.1 综合进度计划477.2 工期保障措施49第八章 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528.1 质量目标528.2 质量保证体系538.3 质量保证管理职责568.4 质量保证措施59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629.1 通用部分629.2 掘进部分629.3 一通三防部分669.4 机运部分68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78第十一章 分项工程技术措施82附件一 供电安全附件二 运输设计材料斜井、1 号风井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前言(前面省略矿井说明)为了加快矿井开拓,保

3、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生产的时间,决定进行材料斜井、1 号风井的施工工程。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统筹安排该项目的施工,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依据1.2.1 由佳兴煤矿提供的本项目设计图纸和文件。1.2.2 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1、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2、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3、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300-20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

4、0203-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84(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4、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规定(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HJ33-86(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建筑

5、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7)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TI10054-88(8)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GB13329-995、其他需要执行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煤矿安全规程(2010 年版);(3)煤矿安全建设规定;(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6)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7)有关采矿、建井、建筑工程手册(8)2010版煤矿测量规程;(9)佳兴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佳兴煤矿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糯木村西部,行政隶属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管辖。矿井距竹园镇 20k

6、m,矿区内有简易公路直达,距茂竹公路 3km,距富源县城 73km,距曲靖市 79km,交通较为方便。2.2 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2.1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恩洪 7-2 井田北端,8 井田南端交界处。矿区属中高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山脉延北东向展布,地势为南西高,北东低,最高为矿区中部的小石岩山顶,标高2284.86m,最低为矿区北东侧边界附近的糯木河源头,标高 1925m,一般标高在 20002200m,相对高差 361.84m,一般高差为 200m。2、气象条件本井田属亚热带高原型暖湿气候,干湿季节明显,春旱突出,冬季明显。据富源县气象站1992-2008 年资料:气

7、温:年平均气温 13.5,日最高气温 32.9,日最低气温 14.1。降水量:历年最大降水量 741.61213.3mm,平均年降雨量 1078.5mm。降雨多集中于 5-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 65-86%。蒸发量:日最大蒸发量 16.5mm,多集中于 4-8 月,占全年蒸发量 63%-68%。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3.1-9.8 倍。风:年平均风速 2.8-3.3m/s,每年 3-6 月份风速最大,次数也最多,时间最长的日数 3.3-7.9 天,最大风速 15 m/s。多为西风、西南风。根据国标 GB18306-2001 图 A1,该地区地震烈度属 6 度区,矿区应按相应烈度进行设防。2.2.

8、2 地层1、本区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主要有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B)龙潭组(P2L)三迭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等。煤系地层为龙潭组地层厚度 215-235 米,一般厚 228 米分三段分述如下:1.龙潭组第一段(P2I1):厚 6095m,上自 16 煤层底板,下至玄武岩顶板。以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为主,局部含较多植物碎屑,碎片化石;含煤 816 层。上部夹菱铁质泥岩薄层,中下部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薄层;底部夹 23 层灰白色铝土质岩泥。2. 龙潭组第二段(P2I2):厚 4957m,一般厚 53m,上自 C9 煤层底板,下至

9、 C16 底板。以浅灰、浅黄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为主,在粉砂质中见有少量的炭质纹层,夹菱铁质泥岩薄层及透镜体;局部含较多植物碎屑、碎片化石;含煤 710层。3. 龙潭组第三段(P2I3):厚 96110m,一般厚 100m,上部以浅黄、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细砂岩薄层,局部夹蠕虫状方解石;顶部 0.2.m 为灰绿色泥岩,中下部以黄绿、黄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砂岩薄层,底板 25m 为泥质粉砂岩,含较多的;腮类动植物化石及植物碎屑化石。4.飞仙关组(T2f):本区出露不全,厚大约 280 m。5第四系(Q):厚约 010m,主要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地带。由冲积、坡积和

10、残积物的砂砾、粘土组成。附:区域地层表 表 1-1区域地层表 表 1-1时代 地层厚度 厚度(m) 岩性简述Q 第四系 0-10为坡积物、残积物和冲积物与下伏各地层不整合接触。T1Y 永宁镇组 76-875 为灰色灰岩、白云岩夹粉砂岩、紫灰色细砂岩。T1F 飞仙关组 286-864 为紫-紫红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T1K 卡以头组 90-137为黄黄绿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砂岩及少量泥岩。P1L 龙潭组 215-235为灰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P2B峨眉山玄武岩组 65-597以暗绿色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夹凝灰岩薄层。2.2.3 煤层1.煤层该区含煤地层

11、为二迭统龙潭组,一般厚 228m,含煤 2530 层,煤层纯厚 16.75m,含煤系数 6.75%;在 8 井田,内 8、9、13、16 煤层为稳定煤层,其余煤层为较稳定或不稳定煤层;在 72 井田内 89 煤层为稳定煤层,13、16 为较稳定煤层。C11 大部可采,C7、C15 局部可采。煤层中 C8、9、11、13、16 五层总厚度 8.35m,C7 平均厚 1.0m 局部可采,C15 不可采,边缘局部可采。底部 C17 以下各煤层含硫量3.0%。2.可采煤层本区含稳定可采煤层 4 层,即:C8、C9、C13、C16 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两层,即C7 、C11 煤层,特征及变化规律如下:C8

12、 煤层:黑色,粒状及碎块状,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粉末状。该煤层位于P213 地层的下部,煤层厚 1.051.60m,一般厚约 1.25m,单一,厚度在走向或倾向上变化不大,规律较明显,为稳定煤层。C9 煤层:黑色,粒状及碎片状,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高岭石泥岩,结构为1.600.200.100.20m,厚度在走向或倾向上稳定变化不大,规律较明显,平均厚度 2.3m,局部地段受断层影响煤层增厚,为稳定煤层。C13 煤层:褐黑黑色,呈碎块状,色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粉末状。该煤层位于 P211 地层的中部,煤层厚 1.181.85m,一般厚约 1.50m,单一,顶底板为灰

13、色泥岩,厚度在走向或倾向上有一定变化,但规律较明显。为稳定煤层。C16 煤层:褐黑黑色,粒状及碎片状,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粉末状。该煤层位于 P212 地层的底部,煤层厚 1.232.80m,一般厚约 1.65m,下部含夹矸 2 层,上层为灰褐色粗晶质高岭泥岩,下层为灰色泥岩,结构为 0.200.201.30m;厚度在走向倾向上有一定变化,但规律较明显。为稳定煤层。(见表 41)煤层在东北部、中部和北西的块段比较完整,南部和东南、西南的块段北切割严重。煤层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东向西变厚,煤层倾角 7150,平均 110,煤的容重 1.31.4 吨/m3。2.2.4 水文地质1、矿区处

14、于糯木河分水岭地带,地表水及地下水由南向北排泄于北西侧的糯木河,流入块择河进入南盘江,属珠江水系。区内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2、本区属高原季风气候,大气降水是各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沉积岩型碎屑岩(P2L、T1K、T1f)分布区、在松散岩层(HP、Q)分布区,大气降水沿孔隙渗入地下,迳流于(P2L、T1K、T1f)层状岩层的孔隙中,在地处低洼处以泉点形式排泄,在井下以淋水形式涌入巷道。3、矿井水文地质属于中等偏简单。4、根据地质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40m3/h,最大涌水量为 100m3/h。5、井口东南部、西南部原有私挖小井较多,掘进中有可能穿透小窑采空区,在揭露各含水层前,

15、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为了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把探放水工作列为重中之重进行严格管理。2.2.5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当地现生产煤矿揭露,煤层顶底岩石以层状岩类半坚硬岩石为主,坚硬和软岩为辅的岩组,常见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采掘中需加强支护。有的软岩段巷道会出现片帮、鼓底现象。2.2.5、地质构造1、褶曲:矿区位于恩洪复向斜东翼 72 井田北端,8 井田南端交界处,为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北东向(4060 度之间),倾角一般在 1025 度之间,褶皱不明显。

16、2、断层:矿区南西部断层 F1、F2、F10 断裂之间伴有北西向和延南北向的断裂,多为张性断裂。致使局部地层倾角变陡。另外滑坡极为发育,共发现断层 11 条,滑坡 6 个。断层一览表断层编号断层性质倾向 倾角() 落差(m)控制情况点数(个)依据F1 正断层 南南东 60-75 32-60 5CK3 钻孔中缺失 C17 至 C21-2 煤层F2 正断层 南南东 55-75 65-120 6CK3 钻孔中缺失 C5 至 C11 煤层F3 正断层 南西西 66 20 1 地层缺失F4 正断层 近西 65 20 2 地层缺失F5 正断层 北东 65 40 2 T1f1 地层明显缺失F6 正断层 北北

17、西 68 约 29 2 T1K、T1f1 地层明显位移F7 正断层 北西西 75 40 2 T1K、T1f1 地层明显位移F8 正断层 北北东 75 60 3 Ck10 缺失 T1KT1f1 部分地层F9 正断层 北西 75 30 2 Ck10 缺失 T1KT1f1 部分地层F10 正断层 南东 75 约 18 2 T1K 部分地层重复F11 逆断层 西南 约 65 10 2 C5 煤层明显重复3、滑坡矿区共发现 6 个个滑坡:即 HP1、HP2、HP3、HP4、HP5、HP6。HP1 位于矿区南西部,滑坡体深度 10-55m 之间,面积为 0.26km2。HP2 位于矿区北中部,滑坡体深度

18、10-60m 之间,面积为 0.45km2。HP3 位于矿区北东部 F1、F10 之间,滑坡体深度 10-50m 之间,面积为 0.155km2。其余滑坡距矿区较远,对区内煤层无影响。根据以上地质构造成论,该矿区确定为构造复杂类型矿井。所以必须配置专职地质员,加强对该矿地质工作的进一步考证,为今后的巷道布置提供依据。2、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1)瓦斯1、根据地质报告,矿井瓦斯含量为 3.2214.72m3/t,结合相邻矿井实际,煤矿属高瓦斯矿井。本矿井煤层埋藏较深,经分析后预计矿井瓦斯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00m3/t。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材料斜井揭露各煤层前,均必须严格按

19、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综合防突安全措施,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报批及实施,待危险性消除后,方可进行施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2)煤尘爆炸和煤的自燃根据相邻矿区资料,该区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性,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在巷道掘进时,要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加强洒水降尘,清理巷道堆积煤尘。该煤层虽无自燃发火象征,但必须加强防火工作。(3)、地温、地压根据相邻矿区资料,井田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地压、地温异常现象。井田内地温梯度1.8/100m。属正常地温区。2.3 工程概况2.3.1、材料斜井:现有井筒净宽 3.0m,倾角25,斜长 443m,延深部分斜长 243m,倾角25,延深后总斜长 6

20、50m。装备单钩串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为矿井的主进风井兼安全出口。1 号风井:现有井筒净宽 3.0m,倾角25,斜长 443m,延深部分斜长 207m,倾角25,延深后总斜长 650m。装备单钩串车,担负矿井通风任务,为矿井的主要采区回风井兼安全出口。2.3.2 巷道支护形式:材料斜井、1 号风井延伸段均在基岩中,采用半园拱断面,料石砌碹翻拱支护形式,墙体厚 300mm。2.3.3 巷道断面材料斜井为为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宽 2400,净高 2700,毛宽 3000,毛高 3050,巷道净断面 5.14m2,毛断面 7.13 m2。1 号风井为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宽 2400,净高 2700

21、,毛宽 3000,毛高 3050,巷道净断面 5.14m2,毛断面 7.13 m2。表土段毛宽 3000,毛高 3050,基岩段毛宽 3000,毛高 3050,巷道净断面 5.14m2,毛断面 7.13 m2。基岩段毛断面 7.13 m2。2.4 辅助工程供电、通讯、供排水、设备运输等各项辅助工程,待我公司组织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堪察,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工程设计,请求业主协助办理,以便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第三章 斜井施工方案及支护3.1 施工方案的选择根据巷道工程技术特征和现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队伍状况、装备水平,通过方案比较和论证,确定采用钻眼光面爆破法组织施工。施工方案

22、为:采用 YT28 型风动凿岩, 人力装岩,JK-2.5/20 型提升机配 0.75 吨 U 型矿车运输、排矸。物料采用矿车运输, 7.5KW 潜水泵排水,激光指像仪导向,按中腰线掘进。FBD-4-9型 230Kw 对旋局扇配800mm 抗静电、阻燃风筒通风,1 号风井井筒砌碹部分的料石由地面集中运输,砌碹采用 10#槽钢予制碹箍,金属予制模板。3.2 支护设计3.2.1 支护形式表土及风化基岩段支护形式采用荒料石砌碹,厚度为 500mm。斜井水沟及行人台阶用砼浇灌的形式砌筑。砼强度等级为 C20。砼配合比为:水泥:沙子:石子:水=1:2:2:0.503.2.2 支护工艺流程立模运送料石人工砌

23、筑凝固拆模养护 3.2.3 作业形式采用短掘短砌的作业方式,两掘一砌,段长 3m。掘进时采用木支架作为临时支护。3 .2.4 基岩段支护设计斜井基岩段施工采用料石砌碹,厚度为 300mm。斜井水沟及行人台阶用砼浇灌的形式砌筑。砼强度等级为 C20。砼配合比为:水泥:沙子:石子:水=1:2:2:0.503.3 支护工艺:工艺流程:立模运送料石人工砌筑凝固拆模养护 3.3.1 技术要求、砌碹支护参数:A、采用 2mm5mm 碎石;B、水泥砂浆,基层辅底采用 C15 砼,厚度 100mm;C、基础深度:水沟侧 300mm,非水沟侧 300mm;D、壁后充填:a、壁后充填厚度不小于 300mm;、原材

24、料技术要求:A、碎石a、外形规则,表面凹凸深度不大于 20mm,截面宽度、高度不大于 200mm,且不小于长度的1/3;b、强度 mV30,严禁使用风化石;B、水泥:使用水泥标号至少为 32.5R 水泥;C、河砂:选用中砂、粗砂,严禁细砂;颗粒坚硬洁净;粘土、泥灰、粉末等不超过砂的 3%;云母、煤屑不超过砂的 0.5%;SO3 含量不超过砂的 1%。 D、水:使用洁净水,SO3 含量不大于 1%,PH4。3.3.2 作业形式采用两掘一砌的作业方式,即两班掘进一班砌碹翻拱(三班制)。附:支护断面示意图附图:支护断面示意图3.3.2.1.质量规格要求临时支护均采用金属拱形支架,它用 15-24 公

25、斤/米钢轨加工而成,由架顶和架腿 3 节组成,架顶和架腿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进行紧固联接。每架临时支护架好后应与上一架临时支护采用卡钩连接固紧,使之联成一个整体,保证支护的牢固性。然后将巷道的帮、顶用材料背牢。临时支架要架设可靠,要迎山落垫,架顶要及时打好钢轨橛子,架腿与架顶连接螺栓要拧紧,搭口吻合,顶帮要用木板、栓条背严背实,空帮、空顶的地方要用坑木打好木垛接实好顶帮。同时用木楔加紧,防止支架歪扭。遇到特殊地段必须按本章第六条之规定严格执行。临时支护规格:架顶为 1.5 米为半径的半圆拱,架腿长 1.4 米,拱顶到巷底高度为 2.7 米,下净宽为 3.0 米,支护完工后,净断面 5.1 平方米,

26、毛断面为 7.6 平方米。棚距为 0.5 米。3.3.2.2.次支护质量规格要求 二次支护均采用砌碹支护规格:它由片石或混凝土砌碹而成,混凝土砌墙或砌碹厚度均为 0.3 米,片石砌墙或砌碹厚度均为 0.3 米,巷道砌墙高度为 1.2 米,砌基厚度 0.3 米,砌碹半圆拱直径为 2.9 米,拱顶到巷底高度为 2.7 米,下净宽为 3.0 米,支护完工后,净断面 5.1 平方米,毛断面为 7.6 平方米。砌碹时,要求每米架设一碹胎,发一次碹。碹胎由 15-18 公斤/米钢轨弯制而成。模板可用 8-10 号槽钢制作。3.3.2.3.二次支护(砌碹)的顺序如下: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A、备齐砌碹施工

27、工具以及有关支护材料。B、检查并处理工作地点的安全隐患。C、检查施工所需要的风、水、电。D、施工前要掩护好风、水、电等管、线设施;施工设备要安放到规定地点。E、砌碹前要根据巷道设计要求,按中、腰线检查巷道断面尺寸,进行刷帮、挑顶和拆除临时支护时工作。凡有碍砌碹的部分者要刷大。F、锚喷作为临时支护时应检查毛断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再按锚杆间排距补齐锚杆闭幕式喷砂浆或薄层混凝土封顶、帮。G、砌碹前必须搭设牢固的工作平台。2、拆除临时支护架腿,砌墙架工字钢梁支护操作顺序A、检查并处理工作地点的安全隐患。 B、临时支护。C、挖底槽砌基础。 D、砌墙壁。 E、上钢梁,背顶。 F、检查质量,清理现场。

28、3、砌墙壁后,拆除临时支架架顶。砌碹支护的操作顺序A、检查并处理工作地点的安全隐患。 B、临时支护。C、搭工作台。 D、支护碹胎、砌碹或混凝土浇灌。E、刹榨封顶。 F、拆碹胎与模板。G、检查质量,清理现场。4、各工序项目操作应注意的事项1)挖地槽砌基础A、按中腰线和设计尺寸确定地槽位置和深度,并做出标记。B、用手镐、风镐挖地槽要注意观察抬棚脚窝,防止松动掉脚。地槽挖完后检查尺寸,排净积水,清底找平。C、砌基础前根据中腰线检查地槽位置和深度,并挂好基础边线和平线。D、砌基础时,应先填入 30-50 毫米厚的铺底砂浆,然后摆放基础石,基础石要平、直、稳、实、灰缝饱满,灰缝大小符合规定要求。E、浇灌

29、混凝土基础时,应先支好模板,根据中腰线校正,然后再用撑木、拉杆固定模板。2)砌料石墙A、敲帮问顶,清除浮矸,清洗基础面。B、根据巷道的中腰线先挂好垂线和水平线,按线施工。C、砌墙时,必须将料石摆正、放平,不平时,应碎石垫平、垫稳,料石的斜面应和巷道的坡度一致。D、随砌随壁后用碎石充填严实,用片石块充填时,要用砂浆灌实。E、一次砌筑墙高不得超过 1 米。超出部分应待灰浆初凝以后再砌。F、料石错位要明显,正常情况下错位宽度不得小于料石宽度的 1/4。严禁出现对缝隙、重缝隙。G、新旧碹的接口处,必须清除煤矸等杂物,并用水泥冲洗干净。3)浇筑混凝土墙A、敲帮问顶,清除浮矸,清洗基础面。B、支模板,固定后用中线校正,起拱线用中腰线校正。C、浇筑混泥土,随浇筑随捣固,并随时对模板进行加固。D、采用连续浇灌法,在浇灌中如间隔 2 小时以上必须将上一次混凝土表面处理在麻面,清洗后再铺一层 10-20 毫米的灰浆。4)支碹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