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768895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1 页1第四专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作出的新判断,它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的两重性及其过程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党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面领会和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引导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内容要点:教学重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难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

3、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2 页2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

4、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问题成为现实的实践问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是,列宁当时主要是回答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对这一思想未能作出进一步的阐发。斯大林在 1936 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 年又宣

5、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他在 1956 年 1 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后来,他又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 ,还没有“完全建成”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但由于我国当时刚

6、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能够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很清楚的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坚持和得到进一步发展。在 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作出的严重错误的估计,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3 页3远将来的事情了”的盲目乐观情绪。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7、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1 “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2他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时,批评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人是误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同时他还批评了否认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等错误思想倾向。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混淆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区别,对否认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等观点的批评,为后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但

8、是,60 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叶剑英在庆祝建国 3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

9、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之后,1982 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 1986 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但总的说来,这三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时,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1 毛 泽 东 文 集 第 8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0、1999 年 版 , 第 116 页2 毛 泽 东 文 集 第 8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9 年 版 , 第 116 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4 页4“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问题,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正是基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

12、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主要特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也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包含两层涵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13、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5 页5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方面。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一切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总认识和总判断。它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都还不完善、不成熟的实际。历史使我国超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了社会主义,但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却是无

14、法逾越的,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同时,又必须避免右的以私有制为主体所造成的物对人的奴役和社会的两极分化。(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五大从 9 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一,从现代化发展水平来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第二,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现代化方面来看,是由农业

15、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运行方面来看,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遂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第四,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的过程。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来看,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逐步发展以及必然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动态性过程。 第六,从地区发展差别状

16、况来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到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社会主义改革来看,是通过改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6 页6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第八、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看,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第九、从实现目标来看,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

17、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

18、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19、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历史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党的十八大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严峻。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7 页7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等障碍因素依然存在。第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第二、它是党

20、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两重性及其过程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邓小平认为,从 1956 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1956 2050)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

21、段,我国各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但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54 年,在一届人大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并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了纠正“以阶级斗争为钢”的错误方针,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后,我国所需要解决的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主要矛盾,挂穿着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将在一毛

22、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8 页8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第二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基本路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基本路线的形成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经济战线要进行全面的重大改革,同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

23、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逐步形成。党的十二大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1987 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更为明确地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1这是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至此提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二)基本路线的内容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24、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3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3 年 版 , 第 248 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9 页9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内容十分丰富

25、而深刻。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在现实中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第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6、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第三,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第四, “自力

27、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1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2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4 年 版 , 第 257 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 共 12 页 第 10 页10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28、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有了希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从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配合大局,在这个大局下行动。正如邓小平所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9、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党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所作出的科学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它们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

30、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邓小平一再强调,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21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2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4 年 版 , 第 250 页2 十 五 大 以 来 重 要 文 献 选 编 ( 上 ) , 人 民 出 版 社 2000 年 版 , 第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