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00037.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71216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美学000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考美学000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考美学000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考美学0003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考美学0003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 试卷(课程代码 00037)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

2、均无分。1.意境所升华的是A.意象 B.拟象 C.物境 D.情境2.“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起源 B.本质 C.功能 D.特质3.在形式美的原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规律是A.整齐划 B.对比调和C.均衡对称 D.多样统一4.马克思指出:“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A.他律性 B.有限无功利性C.自律性 D.最高功利性5.原始人在身体上刻痕、刺纹、穿耳、穿鼻等装饰活动;属于A.固定装饰 B.自我装饰 C.自我修饰 D.非固定性装饰6.中国古典美学中提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实质上都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实体性 B.非实体性 C

3、.开放性 D.非开放性7.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 B.康德 C.黑格尔 D.马克思8.古希腊的悲剧常被称为A.人生悲剧 B.命运悲剧 C.性格悲剧 D.社会悲剧9.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形成于A.古代社会 B.中世纪 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10.喜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A.暴露与歌颂 B.滑稽与嘲笑 C.讽刺与幽默 D.揭露与批判11.审美理解的特点是A.直观性 B.随意性 C.非理性 D.多义性12.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情感 B.想象 C.理性 D.感知13.现代阐释学认为,艺术的本质体现在人类无限延伸的A.艺术作品中 B.审美对象中C.社会生活中

4、D.审美经验中14.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是A.感受力 B.想象力 C.观察力 D.表达力15.最早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划分艺术形态的美学家是A.雅克德里达 B.苏珊朗格C.阿尔贝加托 D.克莱夫贝尔16.“期待视界 ”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A.先在结构 D.心理结构C.无意识结构 D.潜意识结构17.梁启超认为,美育就是 A.人格教育 B.艺术教育 C.趣味教育 D.道德教育18.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A.教育活动 B.道德活动 C.艺术活动 D.审美活动19.在儒家的美育观中,实质上更强调A.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道德教化 D.才艺培养20.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

5、最显著的特点是A.诉诸感性 B.化性起伪 C.理性直观 D.陶养性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21.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包括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内在意蕴层 D.意象世界层E.意境超验层22.从不同角度提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的某种本能的学者有A.德谟克里特 B.博克C.达尔文 D.弗洛伊德E.柏拉图23.从总体上来看,美学家们划分艺术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B.艺术与作者的关系C.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D.艺术的起源E.艺

6、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24.贺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说,他认为要体现这一原则,文艺就必须具有A.真实性 B.形象性C.理解性 D.想象性E.情感性25.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对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学家有A.蔡元培 B.王国维C.梁启超 D.宗白华E.李泽厚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小题每题3分,第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审美体验27.荒诞28.有意味的形式29.虚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简述意象的结构。31.简述审美趣味的标准。32.简述悲剧的特征。33.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34.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

7、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3分,共26分)35.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36.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根据这段话,论述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C 3.D 4.C 5.A 6.C 7.C 8.B 9.D 10.C11.D 12.A 13.D 14.B 15.C 16.A 17.C 18.D 19.C 20.A二

8、、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DE 22.ABCD 23.ACE 24.ABE 25.ABC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小题每题3分,第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1)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独特精神状态。(1分)(2)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2分)27.(1)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1分)(2)荒诞的本义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诞不真。(2分)28.(1)克莱夫贝尔

9、提出;(1分)(2)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1分)(3)意味指这种纯形式背后变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1分)(4)突出了审美本质,但脱离了人类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1分)29. (1)排除功利杂念,集中精神;(1分)(2)超越知性逻辑;(1分)(3)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1分)(4)使日常的“ 自我”暂时隐退与丧失,却能在审美状态中以虛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 (1)作为一种心理存在的审美表象系统。(2分)(2)“意”指主体在审美时代意

10、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 “意”借“象”而成形。(2分)(3)“象”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象” 以“意”为自己的灵魂。(2分)31.(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3分)(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3分)32. (1) 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2分)(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

11、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与超越。(2分)(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2分)33.(1)艺术鉴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2分)(2)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 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奔的个性。(2分)(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力对意境的感悟。(2分)34.(1)蔡元培是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美学家,也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者。(1分)(2)他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陶养的工具,为美

12、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2分)(3)他十分推崇美育的价值,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 的,宗教是保守党;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他把美育看成是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3 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3分,共26分)35. (1)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2)在人生实践中,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使必然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3)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才成为现实的审美主体,对象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客体。【评分参考】(1) (2) (3)各3分,意思相近也给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酌情加14分,共13分。36.(1)从审美对象角度看,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与对象实际存在不发生利害关系。(2)从审美主体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产生审美愉悦,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3)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评分参考】(1) (2) (3)各3分,视其与具体审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