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三.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72507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 三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 (c)罟 洿(ku)池 弃甲曳(y) 兵 B孝悌(t) 饿莩(f) 养生丧(sn )死C狗彘(zh) 鸡豚(tn) 庠(xin) 序之教 D衣帛(b ) 畜(ch)养 请以战喻(y)【答案】 C(A.洿:w;B.莩:pi o,D.畜:x)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C.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答案】 C(A 加:更,夸大;B 直:只,不过,通“值”

2、 ,价钱;C 兵:兵器;D 胜:尽,超过,胜过。)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移其粟于河内A BC D【答案】 A(鼓,名词动用; 王,称王;树:种植;衣,穿;丧,埋葬。)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 B(都是宾语前置)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养生丧死无憾 不违农时 七十者

3、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 BC D【答案】 B6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 “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答案】 B(“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不当)7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 ,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

4、图景。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 “加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答案】 B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 (前 372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B 孟子 30 岁左右收徒讲学。44 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

5、教育思想等。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答案】 A(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 )二、文本精品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912 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6、,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斯天下之民至焉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不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答案】 B(以:介词,按照/介词,用。之:代词,代人/助词,的。)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黎民不饥不寒。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 D(然而:古,这样却,是两个词;今:连词,表转折,是一个词。)11下列各

7、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弃甲曳兵而走【答案】 D(例句中“鼓”为名词用作动词,ABC 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D 项没有活用现象。)12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答案】 C(“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有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