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 届)从巴伦博伊姆大师课看“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From Barenboim the master class look “ passion “sonata“ The performance points of the first movement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音乐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从巴伦博伊姆大师课看“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摘 要 “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作品中的杰作,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简介巴伦博伊姆及其大师课的基础上阐述了巴伦博伊姆对作曲家音乐美学的思
2、想理解,进而结合相关视频,从乐曲结构、节奏节拍、力度变化等方面重点探讨巴伦博伊姆对 “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要点的认识,并结合个人演奏体会,从提升自身修养、加强演奏理论性认识等方面发表个人见解,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演奏具有更为专业、深入的理解,更好地变现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关键词 巴伦博伊姆;艺术;风格;演奏From Barenboim the master class look “ passion “sonata“The performance points of the first movementAbstract:“ passion “sonata“ is on the Beetho
3、ven piano masterpiece, Beethoven has demonstrated the unique music style, also contains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tent,has high artistic value. This paper expounds Barenboim thought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s of music composer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Barenboim andmaster class, and then comb
4、ined with the related video, from the musical structure, rhythm, dynamics, focuses on Barenboim “to“ warm “sonata“ first movement playing point of understanding, combined with personal playing experience, from the promotion self-cultivation, strength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fol
5、lows: personal opinion, causes the player to havemore professional,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betterrealization of the artistic style and connotation.Keywords: Barenboim; art; style; performance目 录前言 .11 巴伦博伊姆大师课简介 .11.1 巴伦博伊姆简介 .11.2 巴伦博伊姆大师课简介 .11.2.1 主要内容 .11.2.2 意义 .22 “热情”
6、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 .22.1 “热情”奏鸣曲简介 .22.2 巴伦博伊姆对作曲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 .32.3 巴伦博伊姆对“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的讲解 .42.3.1 注意乐曲结构与旋律走向 .42.3.2 注意节奏节拍的严格性 .42.3.3 注意个别乐句中音色的统一 .52.3.4 注意双手音量的平衡 .52.3.5 注意力度的合理变化 .62.3.6 注意和声变化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72.3.7 注意弱奏时声音的质量 .73 个人对巴氏大师课及演奏“热情”奏鸣曲的看法 .83.1 加强演奏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音乐修养与自信 .83.2 加强演奏的理性认识,避免盲目演奏 .8
7、3.3 善于聆听,从声音上来调整演奏效果 .9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2前言“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奏鸣曲中最有名的一首,在音乐会中最常演奏的曲目,它强烈的体现出贝多芬个性特点。这部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巨著兼收并蓄了高度分发的热情,十分热烈紧张的内容,发出了贝多芬深长而热情的呼喊,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几百年来,这部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真诚热爱。“热情”奏鸣曲以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的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 “热情”奏鸣曲通过完美的艺术
8、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体会及不满。十分明显,贝多芬最终还是感觉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1 巴伦博伊姆大师课简介1.1 巴伦博伊姆简介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男,1942 年 11 月 15 日在阿根廷首都出生,俄裔第三代犹太移民。1952 年,跟随父母移居以色列之港市特拉维夫。 巴伦博伊姆熟练掌握七门语言,持阿根廷,西班牙和以色列护照。是阿根廷-以色列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1.2 巴伦博伊姆大师课简介1.2.1 主要内容这些大师班是 2005 年的 1 月在芝
9、加哥举办的。现场有一些的观众,几位小有名气的钢琴家,其中就有中国的明星级钢琴家朗朗。每堂课的程序相同:巴伦博伊姆和青年钢琴家一起进入上课地点,青年钢琴家演奏贝多芬奏鸣曲中某个乐章。巴伦博伊姆夸奖之后,便开始讲解作品的分句和结构,并指出他们的一点确定。在大师课结束之后,轮到观众提问,最后是巴伦伯伊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同一段音乐。1.2.2 意义巴伦博伊姆在大师班的讲课,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进入到贝多芬的音乐世界之中,他的讲解,既有抽象至形式结构、长线条的乐句走向等等方面的分析,又有具体到诸如触键、重音、踏板,甚至休止符等等的细节处理关键是在我们学习一首乐曲的时候,要抓问题的要点。比如,我们开始做一
10、个“渐强”,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写了“渐强”?它与前后乐句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这里是这个和弦?巴伦博伊姆在大师班上,时常将一个乐句分解开来而又重新组合,示范给学生,让我们看到,一个乐句,人们通常是如何去处理的,而依照它内在的逻辑,又应该怎样去弹。整份录像不只可以让人对诠释艺术的精髓获得深入的看法,也是很好的教学示范。2 “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2.1 “热情”奏鸣曲简介“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这是贝多芬创作最成熟的时期。此时他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之后获得了新生,所以这部作品渗透着他深邃的思想。“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代表性杰作,正是贝多芬创作
11、的成熟时期。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它不仅是内在的感情狂澜和选材的紧凑使人震惊,而且是那些最富于表情的音乐手法把全部汹涌狂暴的因素完全置于了一目了然的形式里令人赞叹。乐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所谓“命运”的强烈反抗。第二主题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想的破灭,热情的怒涛和生活的苦难搏斗。这里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苦难坎坷的生活历程中,心灵仍充满活力,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这里用了淳朴的赞歌式主题,三个变奏之后,节奏逐渐活跃,暗示英雄的意志通过沉思又坚强起来,继续向苦难进行顽强的搏
12、斗。第三乐章是1804年夏天写的,贝多芬和他的学生利斯在散步的路上,口中一直哼着一个曲调。他说:“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鸣曲的最后快板乐章的主题。”走进屋后,贝多芬连帽子也来不及脱,就奔向钢琴弹奏这个崭新的乐章达一小时以上。最后他对利斯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需要工作。”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热情”奏鸣曲最后乐章就这诞生出来了。这里显示了沸腾的斗争意志,百折不挠的气势,号角般的引子,暴风雨般的第一主题和顽强反抗、挣扎的第二主题。虽然以悲剧式的和弦收场,但是在终曲的尾声却出现了群众舞曲性质的节奏,出现了英雄的插句,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英雄本身所具有的巨人般的力量。2.2 巴伦博伊姆对作曲家
13、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巴伦博伊姆在谈到“音乐”时,非常果断的指出:“音乐是什么?它如何自我表达?它的方式非常简单,通过声音表达,其实也就是空气”,“时常有人认为,音乐只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像爱与恨,尤其是在剧场音乐中。但是在绝对音乐中,特别是没有歌词的与无标题的音乐中,我们应该知道它也表达一个人内在的自我,他与世界和宇宙的关系。因此音乐也有能力超越感情甚至与感情无关。 巴伦博伊姆认为贝多芬的作品历久弥新,这音乐的确表现了人性最完整最深沉的一面,把自己推向极限是必要的,他不会避开极限,混沌与纷争之后出现新的秩序。音乐最特别的就是你永远看不到全貌,像一座山,永远有一边看不到,等到你看到另一边的方法
14、又不一样,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音乐不是一个专业,而是生活方式。”他的音乐当中发现了这一点,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不想让这种观点为那些说法所庸俗化,即:他的奋斗是为了反抗他的耳聋,或者拿破仑的独裁这些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乐反映了,人作为一个人,为自身的完善而作出的奋斗,为了变得更好,也为了变得更加单纯。如果你观察他的草稿本,你会看到他如何努力将他的乐思简化,通常他原始的构思,对于他的趣味来说,显得太复杂,他将它们去粗取精,他整个的工作过程,就是由繁而简,并且越加简明扼要。而勋伯格正好与此相反:他以一个简单的乐思开始,然后看看能否在这里面做什么。”他认为,贝多芬在每一个作品中几乎都能创造出
15、新的音乐语言和样式,因此首先要了解这些乐曲,以便知道以何种方式来诠释将要演奏的曲子。他时常引用哲学家斯宾诺莎关于学习过程的观点:要达到对事物真正的理解,需要知识与学养;当我们接触一个新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一开始的反应往往是来自直觉。而巴氏建议,“灵感的获得应该通过知识,然后你才会感到自在。如果你确切知道事物是如何合成的,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再创造。”当然,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方式,而音乐的抽象性质决定了它无尽的可能性。如果出于直觉的举措经不起理性的检验,那么这种直觉就很成问题。“没有什么是可以随意或者任性的,直觉要服从于客观事实。”演奏者的每个细节处理,都可能影响到全曲,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广
16、博的知识与其他文化艺术的兴趣也是必需的。“音乐教育长期被孤立于其他知识教育之外,这个情况很糟糕。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歌德的著作,他怎么能够弹好贝多芬?”他还说,“或者,听勋伯格的音乐而不知道康定斯基的画。19世纪的时候,接触到音乐的人数比现在少,但是他们本能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以及与其他艺术的贯通。现在有些人熟知舒曼的每一个音符但是从来没有读过海涅的一句诗;或者文学界的一些人熟读海涅,却完全不知道舒曼的音乐。音乐变得与我们的文化越来越格格不入。”2.3 巴伦博伊姆对“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的讲解 2.3.1 注意乐曲结构与旋律走向众所周知每首钢琴曲的结构与旋律走向都很重要。旋律是
17、一首曲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旋律要有完整性和歌唱性,巴伦博伊姆通过手指的控制演绎出了丰富的音色变化,通过气息控制使整首曲子完整不间断,将音色,连线和旋律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此次的大师课中,巴伦博伊姆也很重视“热情”奏鸣曲的结构与旋律走向,在朗朗激情的演奏完“热情”奏鸣曲后,巴伦博伊姆说到“结构可以更紧密点,有时候你弹完一个,激动而大声的乐段,然后你进入另一段,你几乎好像有点意外,后面是这样发展的,我就有点不知道你要去哪里,我觉得当一个音乐作品有很多不同特色,色彩与属性时,你更要从结构方面来思考,你不必去操作音乐,但是不能被音乐操纵,也就是说随时要清楚知道现在想法进行到哪里,我注意到尤其是新乐段要
18、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他要去哪儿,音乐要往哪里去,当你停下来的时候,当你有一个新段落要开始,就像写作,写完一个段落,要开始一个新的,就必须表达的非常清楚。”2.3.2 注意节奏节拍的严格性节奏在贝多芬作品中非常重要,错误的节奏能完全扭曲一个作品想表达的音乐形象,在郎朗弹奏“热情”奏鸣曲时,可能在节奏速度上稍显自由,所以在此视频中,巴伦博伊姆认为这个作品允许很多自由,速度方面也是,这个绝对不是呆板的作品,但巴伦博伊姆还是想听到节拍。 如果你空的小节太长,就会降低变调的动机,4321,你可以停顿一下。你可以随音乐改变基本节拍单如果做的严格一点,情感表达就会更加强烈,象征柔弱.惊惶.心惊胆战
19、的自我,弹奏颤音时要有音头。紧张感,整个颤音要轻巧,不能过重。谱例 12.3.3 注意个别乐句中音色的统一在第4小节在郎朗弹奏这节时,巴伦博伊姆指出左手和弦太轻,要保持和弦,音乐的统一。这样弹后面相似的乐段时才能有新的质感。谱例22.3.4 注意双手音量的平衡呈示部第一主题部分(134 小节)是由这三个动机交替出现所构成,在该部分中,并没有旋律性主题出现。在视频中巴伦博伊姆要求郎朗双手音量的平衡,就像管弦乐队里加一件乐器。如同柔弱的声音犹如遥远的地方传来,营造出一种隐含不祥预感的庄严气氛。谱例 32.3.5 注意力度的合理变化巴伦博伊姆在演奏“热情”奏鸣曲这首作品时,力度的变化表现的非常丰富,
20、这与他演奏时的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贝多芬对于力度演变过问得非常仔细,他甚至要求钢琴家逐步加强每一个音符或每一个和弦的音量,这是非常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在演奏这类力度的过程中如,果演奏者在发出一个音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心听觉和想象力作用,让渐强或渐弱的效果首先在心里形成。然后,将内心的感受输送到手指的用力分寸上,力度的倾向性也就形成了。主部的三种特征性的素材体现出压抑、沉思,且具有反抗性的情绪特征;副部具有热情、如歌的情绪特征,这两种情绪形成了建立在统一基础上的对比,为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在视频中巴伦博伊姆对朗朗指出,(10,12小节),左手相同和弦强弱的变化,在第2组旋律中手指
21、跟声音的接触多一点,慢慢增强。谱例 4在第(13,14 小节)强弱对比很明显,并且时间掌握一定要完美,还有不能太快,不能失去张力。在我们学琴练琴的时候,下第一个音的时候,就要听到乐章最后一个音,当你弹一连串的渐强,渐弱,渐快,减慢,都要随时知道结尾时申明,才能计划好中间每个阶段。力度在这首奏鸣曲中不容置疑地被看作是“描写”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种力度记号均有其丰富的内容,比如,“p”常常赋予音乐以回忆、诚恳、安静的性质;“ff”既可以表达事件的紧张性,又可以表达情感的最高点;“cresc.”和“dim.”可以表达情感的潮起潮落、形象的“接近”或“离去”。因此,如何在演奏中从宏观上怎
22、样去把握力度,使之更结构更有层次感,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俩小节的对比与力度的对比结合,表现了觉醒的斗争意识。2.3.6 注意和声变化对音乐发展的影响主题中运用简单的旋律声部、深沉的下属和弦结合低声部有趣的节奏, 特别是到三个终止式(4、8、16 小节),给音乐增添了弹性与动力,让旋律更为流动优美、富于感染力。视频中.巴伦博伊姆指出注意和声的和谐与后面的强弱变化。连接部(17,35 小节),连接部体现的是一种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在视频中巴伦博伊姆这样解释了过渡;就像你想说点什么,你可能不想说什么,或者你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你就东说一点,西说一点,然后把你想法组织起来,你就能说的很全面,这就是所
23、谓的过度;在这里巴伦博伊姆利用右手旋律和声间断性与上下跑动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表了这里的过渡。(35,36 小节)的连接,巴伦博伊姆利解释到这里做了一个大的过渡,这个过渡的重要性不只是俩个乐段的连接,更决定下一段的特性,能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声音境界,不只是这里是小调,这里还有情感的动机,在 36 小节后,这里的特性当然在于这里的和声很简单,还有持续的和声音乐,与前面的间断性的和声做出对比。2.3.7 注意弱奏时声音的质量这里的右手八度旋律要尽可能地连奏、如歌,就好像是有两只手奏出的(副主题以它温和、柔美、有说服力的姿态音调与主要主题的乐思形成了绝妙的对比,它们之间的节奏。音调都十分相似,这是贝多芬
24、主题统一的最高表现)同时低音伴奏尽可能亲切,极其连贯整个结部表现了理想的破灭和紧张、愤怒的情绪。在36小节开始左手的弱奏,在属七的支撑下被延伸了七小节,跨越四个八度的长线条,弱力度 pp,视频中郎朗在弹奏36小节左手开始时,巴伦博伊姆指出要表现出音乐一直都在,它不是开始,是一直都在,它早就在那了,我在想你弹这局乐句时,也许你开始声音有点大,超过其深度和质感,而且是弱,弱又柔和。还有指出郎朗在弹36小节开始的右手和声的一个长音,一个短音时,那些短音不能大声,但朗朗的声音过于大声,在弹完渐强之后突然弱,一定需要有勇气,要有勇气把渐强弹完,然后再变弱,而不是越来越弱到最后,左手的反复音可以再弹干净点
25、。谱例53 个人对巴氏大师课及演奏“热情”奏鸣曲的看法3.1 加强演奏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音乐修养与自信巴伦博伊姆曾说过:在钢琴教学中,关于乐句的处理,尤其是句尾、句读、句间的处理,正是体现音乐感的最重要之处,但学生演奏中的败笔,也很多出于这些地方。往往由于连断处理不好,马上就会暴露出学生的修养不足、粗枝大叶不去体察和感受音乐,同时甚至也会显示出教师本身指导水平的局限。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当面每天肯定少不了勤奋的练习,但是要提高效率.练出质量。巴伦博伊姆说过,如果每次都是在机械的重复,那每天练 9 个小时和 2 个小时就基本没区别。更重要的是在你下键之前的时候,在脑子里就要有如何去弹这个音的意
26、识,然后你的手指自然而然的跟上去。对巴伦博伊姆来说,如果三个月不碰琴,弹莫扎特或者舒伯特的作品,完全没问题。每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都不同,当我的精神不能高度集中时,我就一个音也不弹,因为这样就会落入机械化重复的陷阱中,许多人为了与音乐无关的理由练习很多时间,比如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其实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做时,才能获得自信。自信心取决于性格与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机械话的重复并没效果。3.2 加强演奏的理性认识,避免盲目演奏光有演奏技巧,没有感情的投入去演奏的乐曲是没有生命的也不能去感染听众,对贝多芬作品的艺术处理更为严格演奏音乐不单单是只是表现音符,更重要的是把这首曲子演奏的有血有肉,有内容有意境,能够打动听众的心灵,这一方面要靠音乐的本身的魅力,也需要靠老师的启发和诱导,更是和视频中朗朗所说的一样,是自己发自内心对音乐的喜爱,感悟音乐.深入探索音曲的真实意义,要把它所表达的情感发挥出来,从乐曲中学习,从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中领悟,从大师的精彩演奏中理解,只有这样不断的深入,不断的提高,会使自己对音乐,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演绎!在此次大师课中也体现出音乐是无国界的,而音符是全世界通用的文字。巴伦博伊姆大师他用细腻的心灵诠释每个有思想的乐曲,他得演绎教导着每个演奏者,对乐曲,要有更进一步的探索;对音乐,要有更高的追求;对生活,要有更进一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