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73113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行政管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单选)2. 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多选)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单选)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单选)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分离。(单选)3. 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简答)(1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2 )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 )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 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单选)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单选)5.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多选)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史坦因。(单选) “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史坦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单选)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单选)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行

3、政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选)怀特: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2. 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答)(1 )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 )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3.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1

4、.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在行政管理学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有:官僚制组织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多选)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单选) 美国学者泰罗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 (单选)法国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的创始人,提出著名理论:管理过程理论。(单选)认为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基本功能的是:法约尔。(单选)“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韦伯。(单选) 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单选)第二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 1. 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

5、有: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多选)2. 行为科学学派。早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理论基础,提出“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的自由经济制度三要素(单选) 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进而建立了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说:人不仅仅具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多方面的其他需求(单选)3. 决策理论学派。“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代表是:西蒙(单选) 西蒙认为,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是:决策。(单选) 开创了行政决策理论研究先河的是:西蒙的行政行为。(单选) 林德布洛姆的决策理论被人们称为:渐进决策理论。(单选) 综视决策理论的

6、代表人是:埃佐尼。(单选)4. 系统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的代表理论有:行政生态理论、权变理论。(多选) “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卡斯特。(单选)第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多选)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 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 政府应提供回应性服务。(多选)3.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场。(单选)4.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

7、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单选)第三节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1.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单选)2.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是: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多选)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的研究方法是:经验方法。(单选)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案例方法。(单选)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在行政管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规范方法(单选)第二章 行政环境第一节 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1. 行政环境的内涵: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行政环境

8、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多选)2. 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 复杂性。相关性与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多选)3. 行政环境的类型。(1 )行政环境的基本类型有:自然行政环境、人造行政环境。(多选) 人造行政环境即通常所说的:社会环境。(单选)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社会环境。(单选)根据各种因素的作用领域不同,人们通常把人造环境因素细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多选)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是:宏观行政环境。(单选)对特定行

9、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局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宏观行政环境。(单选) 对行政行为的影响最真实、直接和实在的行政环境是:微观行政环境。(单选)4. 行政生态模式。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高斯。最早把行政问题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研究(单选)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雷格斯。(单选)5. 雷格斯行政生态学“融合 -菱柱-衍射”三种行政模式,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农业社会融合型行政模式。 过渡型社会(受限市场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 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模式。受限市场模式的

10、提出者是雷格斯。(单选)过渡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的主要特性有:形式主义、异质性。重叠性。(多选)6. 简述过渡型社会行政行为的特性。(多选)(简答)(1 )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的真正的专业化分工。(2 )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 (3 )正式建立起来的行政制度,形同虚设。第二节 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经济力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科技发展水平。(多选)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因素是:经济力量2. 经济力量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经济活动。(单选)从根本上制约行政系统的规

11、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的经济因素是:经济力量。(单选)3. 社会经济结构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简答)(1 )社会经济结构实质上体现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它必然对作为上层建筑主要成分之一的行政系统产生基本性影响和制约作用。(2 )社会经济结构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国有经济比重高,行政职能就越广,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频率就越高。(3 )社会经济结构还包括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一般来说,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高,行政效率就越高。雷格斯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单选)4.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核心是:社会资源调配机制。(单选)经济体制直接影响行

12、政系统的:职能范围、运行力式、运行手段。(多选)5. 科技发展水平 被邓小平称为 “第一生产力”的是:科学技术。(单选)6. 我国现行经济环境。 “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雷格斯。(单选)雷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的市场体制类型是:受限市场模式。(单选)“受限市场模式”的特点是:价格的不可决。(单选)“受限市场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价格双轨制。全国市场的分割性。(多选)(简答)第三节 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对行政系统影响最为明显最为重要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运行状况、政党制度、社会团体发达程度、社会流通性。(多选)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直接决定行

13、政系统在整个国家公共权力体系中地位的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单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是:美国。(单选)3. 简述政党组织影响行政系统的主要途径。(简答)(1 ) 政党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2 )政党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把行政系统的相关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对象双方。(3 )通过成为执政党,使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政府得以实现。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是指经通由法律规定或实际行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尤其是执政

14、与参政的方式、方法与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体系。4. 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雷格斯认为,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团体。(多选)在现代社会里,对行政系统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的团体是:社会团体。(单选)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选)5.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四节 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行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行政价值文化、行政功

15、能文化、行政运行文化、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多选)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又称为:政民关系观行政功能文化有两种代表性的文化观念: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内容有:1.政府只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其功能是有限的2.政府各个部门只能行使特定的权力,承担特定的责任3.政府各个部门和行政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2. 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简答)(1 )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 (2 )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3 )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4 )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

16、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第三章 行政权力第一节 行政权力的产生及其来源。行政权力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单选)1. 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从属性权力。(多选)2.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政治性权力。(多选)3.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内涵)。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单选) 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单选)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是:行政效率。(单选) 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单选) 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单选) 在行政权力的所有手段中,最有效的手段是:强制手段。(单选)4.

17、行政权力的产生。(1)行政权力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单选)5. 简述传统行政权力和现代行政权力的特征。(简答)(1 )传统行政权力是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权力。特点 传统行政权力与宗法制度、血缘关系、宗教迷信交织在一起。传统行政权力自主性不强。 传统行政权力缺乏法治。(2 )现代行政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权力。特点: 现代行政权力自主性增强 现代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日益广泛和内部功能日趋分化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法理型权力。20 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行政国家 ”的现象,这是指: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张。(单选)6. 行政权力的来源。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人

18、民群众。(单选)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主权在民。(单选)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多选)(简答)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强制力。(单选)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1. 行政权力的特征:公共性。 执行性。有限性。(多选)2. 简述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表现)。(简述)(1 )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 )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 )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单选)行政主体执行代表机关的意志所拥有的权力,因此行政权力实质

19、上是一种:执行性权力。(单选)4.简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简答)(1 )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2 )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3 )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5. 现代民主国家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主要途径:以权力限制权力;以权利限制权力。(多选)6. 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行政权力价值取向的共同性:公共利益面目出现(单选)公共利益作为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在行政权力的运作上主要体现在: 政权力出发点是基于公共利益考虑; 行政权力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 行政权力活动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多选)7. 行政权力与行政

20、责任的关系。(简答)(1 )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也是一种公共责任。 (2 )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 )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基本原则是:权力与责任相称。(单选)第三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1. 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联邦制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的典型。单一制国家:英国、法国、日本。英国是单一制国家的典型。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控和指导的方式主要有:立法控制。行政控制。财政控制。(多选)2.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多选)(

21、简述) (1 )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 )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3 )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1、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国家,中英与地方关系经历了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2、单一制国家,开始向地方自治的准联邦制转变。3.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的事权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权。(单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基本状态是:中央集权。(单选)4.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改革的内容。(简答) (1 )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 )实现

22、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 )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4 )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第四章 行政职能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1. 行政职能的特点:执行性。 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多选)相对于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性质。(单选) 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行政职能。(单选)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为弥补市场缺陷,都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1.加强社会保障职能 2.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职能 3.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管理职能。(多选)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发展。1. 弱势政府时期。弱势政府时期称为:“守夜人”政府时期。(单选)

23、弱势政府时期的基本主张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单选) 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单选) 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单选)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积极意义: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极意义: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2. 强势政府时期。强势政府时期被称为:“积极干预”时期。政府是只“看得见的手”(单选)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单选)强势政府

24、时期的特点: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单选)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单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单选)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方式的特点。(多选)(简答) (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 )使用计划手段(3 )制定产业政策(4 )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3. 有限政府时期。有限政府就是既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必要监管,又强调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有限性。政府解决市场缺陷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单选)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简答)( 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

25、观管理。 (2 )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 )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的方式有:政府业务合同出租与私营企业建立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社会化(多选)第三节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行政职能模式是:超强势政府。(单选)2.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集中计划管理。微观直接管理。片面强调政治职能。(多选)3.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多选)(简答)(1 )政府机构膨胀。 (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3 )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4 )容易产生腐败。4.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简答)(1 )是建立和完

26、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 )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 )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 )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 )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单选)行政职能的载体是:行政机构。(单选)行政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核心)是:转变行政职能。(单选)5.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职能重心的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关系的转变。(多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职能的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选) 当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提供服务、检查监督。(多选)6.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

27、简答)(1 )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 )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 )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7.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简答)(1 )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 )理顺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3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4 )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行政社分开。 (5 )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

28、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在 2004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法律是:行政许可法。(单选)第五章 行政管理机构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与作用1. 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合法性。 主体性。系统性。权威性。执行性和管理性。(多选)在社会各种机关、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行政管理机构。(单选)行政管理机构存在的依据是:行政权力。(单选)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征:合法性。(单选) 行政职能的主要载体:行政管理机构。(单选)第二节 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及其类型1. 世界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1)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

29、、印度、新加坡。主要代表是:英国。(单选)(多选)(2)实行总统制的国家: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印尼、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主要代表是:美国。(单选)(多选)美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由:总统、总统办公机构、政府各部门、独立机构组成。(多选)(3 )半总统制的国家:芬兰、冰岛、葡萄牙、俄罗斯。主要代表是:法国。(单选)(多选)(4 ) 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瑞士。(单选)(5 )国务院制的国家:中国。(单选) 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务院。(单选)2. 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分为:领导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咨询机构信息机构派出机构(多选)监督机

30、构有:监察局、审计局 我国行政监察机构有:监察部、监察部派出机构、地方行政监察机关(单选)咨询机构:参谋机构、政府研究室、决策咨询委员会(单选)信息机构有:统计局、档案局。(多选) 辅助机构包括: 协助领导工作而设的综合办事机 构:如办公厅(室);为处理某一领域工作而设的办公室,如:侨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多选)派出机构:指行政管理机构依法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如: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还有公安派出所。(单选)第三节 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1.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多选)(简答)(1 )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31、 (5)法制性原则。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单选)2.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简答)(1 )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2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 (4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3. 行政编制管理。(1 )我国中央一级主管行政编制的机构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单选) (2 ) 行政编制管理的内容:职能管理。机构管理。 人员编制管理。(多选)行政编制管理的特点有:1.集中程度高 2.综合性强 3.是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单选)我国行政改革中的“三定”方案,通常是指:定职能、定机构、定人

32、员编制(多选)(3 ) 行政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人员编制管理。(单选)第四节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1. 影响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外部因素:经济体制转变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社会发展程度国际环境的转变。(多选)2. 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简答)(1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 (3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 )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3.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西方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共同

33、趋势和特点)。(简答)(1 )从“大政府”向“小政府 ”转变(2 )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 (3 )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 (4 )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4.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简答)(1 )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2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3 ) 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 )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5 )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