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逆向物流在宁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潜在效益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电子商务, 逆向物流正逐渐受到企业和公司重视,电子商务环境下正确的逆向物流不仅能够降低逆向物流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收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在国内还属于的初级阶段的课题,逆向物流在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获得顾客信任方面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因为可以直接接触到顾客,捕捉顾客提供的产品应需改革的信息,从而建立起深层的客户往来体系,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逆向物流可以回收可利用资源,使资 源合理配置,实现循环利用,这对于自然资源也是一种保护 。 在我国逆向物流的表达为回
2、收物流,就是对废弃物的回收物流中所进行的 价值的重新利用, 减少 可再用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并通过减少使用资源达到废弃物减少的目标,同时使 公司 正向以及回收的物流更有效率 ,提高公司的效益。 文章结合逆向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电子商务下的逆向物流,以生产商、顾客群体,社会环境三方面针对性研究逆向物流在宁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潜在效益。有助于让更多的宁波企业和制造商认识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让企业在接收到顾客退货商品过程中,可以发现所生产商品的 缺陷和不足,同时可以在生产线上采取有效地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认识到 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 的生产资料 ,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
3、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有助于宁波 企业 了解如何 通过逆向物流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其竞争优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在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比较晚,有关逆向物流系统模型和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于国内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主要研究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模型的构建。 (2)库存控制与管理研究 ,讨论如何高效且经济地处理回收产品的相关库存管理。 (3)预测与决策技术在逆向物流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讨论了预测与决策技术对逆向物流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因素的有效处理。 (4)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研
4、究 ,分析了逆向物流系统的结构特征 ,建立了逆向物流系统的体系。向盛斌等在 2001 年着重从环境伦理上论述了逆向物流管理必要性,强调政府管制;柳键在 2002 年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逆向物流管理作了分析。朱道立等在 2003 年对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作了分类,研究了逆向物流系统的系统结构以及相应的系统技术。谢家平等在1 2004 年分析了废弃处理策略的成本与效益;考虑再用收益最大化、再生收益最大化、填埋成本最小化、回收净收益最大化、再生项数最大化等目标约束,建立了产品回收策略优选的 0-1 型目标规划模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 逆向物流将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然,逆向物流持续发展的
5、另一个重要内因还在于,逆向物流系统能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比而言,国外在逆向物流的研究比较成熟, 20 世纪 90 年代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开始在逆向物流领域进行实践 ,如 IBM、通用、微软、 Estee Launder 等知名企业纷纷投资建 立逆向物流体系。各大企业的介入推动了逆向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 ,各国的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对逆向回流物品负责 ,如欧盟、日本等国家。到 21 世纪初 ,逆向物流的研究上升到战略层面 ,学术上的研究也开始细化 ,涉及各个行业的各个方面 ,对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逆向系统进行研究 ;构建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服务的逆向物流
6、处理模型 ;对逆向物流的库存、成本最小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 ,逆向物流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些物流公司已经成功地进入逆向物流领域 ,逆向物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顾客的逆向行为 ;逆向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 ;逆向物流系统 ,第三方的逆向物流公司如 Xelus 公司开发出了专门的逆向物流管理软件以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公司的客户包括 Cisco,Dell,Siemens 等知名的大公司。但是 ,一方面定量分析中严格的约束使得理论与实践的某些方面脱节 ,另一方面逆向物流的提出仅有 10 余年 ,回收处理技术不成熟 ,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并成功的例子较少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
7、处于初级阶段 ,大多数文章仅限于静态的单一产品的研究 ,对于多计划期的动态情况和多产品类型的情况涉及较少。 在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被 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实施逆向物流计划,能使生产者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责任,并能促使生产者更加关注其产品设计和使用阶段的环境友好性。上世纪末,逆向物流引起了美国物流专家的重视。根据美国逆向物流专家 (Rogers 和Tibben Lembke, 1999)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0 7,逆向物流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的 4, 1997 年约为 350 亿美元;美国1 3 以上的企业关心自己产品的最后处置问题。特别在汽车零部
8、件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出版业和目录销售等行业,实施逆向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的估计,全世界每年通过再制造而节约的原材料可以装满 155000 节车皮,可以排列成 1100 英里长的火车。可见,其经济利益是非常可观的。 3.参考文献 2 1 达庆利等 .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J.中国管理 , 2004,12(1). 2 冯晖 .电子商务中逆向物流的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 ,2004, 7(3). 3 蒋惠园 ,王晚香 . 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的实施 J,商业时代, 2003,6(24). 4 冯晖 .电子商务中逆向物流的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 200
9、4,6(3). 5 柳键 .供应链的逆向物流 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8(6). 6 朱道立 ,崔益明 .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 J.复旦大学学报, 2003,7(5). 7 宋华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发展 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15(16). 8 王长琼 .绿色物流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9 孙明贵 .回收物流管理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10 周俊录 ,董艳 . 电子商务中的逆向物流管理 J. 物流管理, 2007,15(2). 11 付晓帆 ,杨海荣 ,胡春 .电子商务 B2C 市场逆向物流的模式选择与管理 J. 北京邮电大
10、 学学报, 2006,9(10). 12 娄慧轩 .浅析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J.黑龙江对外经贸 , 2006,5 (2). 13 谢黎黎 .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与决策研究 J.商场现代化, 2008(17). 14 康永娟 .电子商务中的逆向物流管理研究 J.现代商业, 2008( 26) . 15 陈银凤 .电子商务环境中对逆向物流的探讨 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8) . 16 Mohammad M.Amini, Donna Retzlaf Roberts, Reverse Logistics Process Reengineering: Improving Cus
11、tomer Senrice QualityJ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January 2003( 9) . 17 Chouinard.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recove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J InterfacesJ.2005,7(3). 18 Krumw iede D.W, Sheu C. A model for reverse logistics entry by third-party providersJ. Omega, 2007( 30) . 19 Bernd E. Hirsch, Tho
12、rsten Kuhlmann and Jens Schumacher. Logistics simulation of recycling networksJ. Computers in Industry, 1998,36(2). 20Rogers, TibbenLembke. 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M. Industry , 1998,2(3).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逆向物流的含义 1.1 逆向物流的概念 1.2 逆向物流的形成 1.3 逆向物流分类 3 2、电子商务环境
13、下的逆向物流 2.1 虚拟市场的不稳定性 2.2 如何处理逆向物流问题 2.2.1 高效的退货系统 2.2.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退货系统 2.2.3 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 3、逆向物流带来的潜在效益(生产商,顾客群体,社会环境) 3.1 生产商 3.1.1 进行产品质量提高 3.1.2 关注产品周期 3.1.3 采用生产商眼神责任制 3.1.4 考虑和平衡各项成本 3.2 顾客群体 3.2.1 买到质量更好的产品 3.2.2 决定生产企业的未来 3.3 社会环境 3.3.1 节约可再生用性资源 3.3.2 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结合的可持续发 展 4、前景展望 5、结束语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
14、施方案: 本课题主要以研究文献为主,参考国内外文章,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各公司逆向物流的有无对公司整体效益和生存能力,以及对顾客信任的掌握的综合影响。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做好写作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第 7 学期第 6-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 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4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