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共7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7808888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共7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共7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共7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呼兰河传 继生死场之后,1938年萧红在重庆开笔创作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由于颠沛流离,直到1940年底才在她寓居的香港最后完稿成书。这个时刻,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离家乡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欢乐童年寂寞心灵的慰藉 萧红的一生是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的一生,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的悲凉感。可以说,寂寞情绪和无家情结困扰了萧红,同时也造就了萧红,成就了她的许多艺术佳构。她把自己的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