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方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解读中国,在解读、构建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哲人形象 1. 在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契丹蛮子国(古时对中国的称呼)展现在西方人面前,令他们叹为观止。2. 14世纪中期,英国座椅上的旅行家曼德维尔在其虚构的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再次用这一想象中美丽神奇的传奇国度,强化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此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皇帝仁慈、公正、勤勉,富有智慧与德行。通过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是由于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创立了一个开明的君主政体。四书五经赋予中国皇帝以贤明、旷达,使他们用知识、用爱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于是一个西方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哲人王”便诞生了。当然,不管是17世纪的哲人王康熙,还是20世纪的哲人王毛泽东,都被西方人涂上了浓重的想象色彩和理想化色彩,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形象来改造自身。18世纪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