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与情绪的关系五行相克的循環 中医认为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是每个人都有的对外情志反应。因此,情绪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超出了人体的正常生理范围,才会造成功能紊乱。根据中医理论,精神刺激过度如狂喜、暴怒、骤惊、愤怒等,直接影响内脏的气机,导致气滞不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聚,思则气结,继而产生疾病。七情致病因每个人的性格、体质、意志、修养等而有别。一般来说,喜悦较少致病,而惊恐致病最快,愤怒致病较重,忧思致病缓慢。各种情绪分别对脏腑产生不同的影响。怒伤肝 :怒则气上伤肝,引起肝阳上亢,而表现肢体拘急、握持失常、高声呼叫等症状。亦引致肝失疏泄,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喜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有益于恢复疲劳。但欢喜太过,致喜笑不止或疯癫之症,则是心气受损的表现。心气动则精神散缓,还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