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古代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1、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2、寻:1寻= 8尺=1米6,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3、仞:又写作“轫”。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4、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5、扶: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