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舞蹈的时代背景和特点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 2、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科技发展具有世界意义,贸易发达,行会组织普遍。 3、两宋统治阶级比较重视乐舞,宴享、娱乐、朝会大典、招待使节都有乐舞。教坊中有很多有才华的舞蹈家如雷中庆、菊夫人等。 4、宫廷队舞有所发展并日趋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出现了表现人物故事的歌舞。 5、民间舞如异峰突起,舞史出现新的局面。勾栏、瓦舍的出现,民间艺人有了固定演出场所。行会间组成的舞队互相竞赛,促进了舞蹈的发展。市民力量的壮大,增强了对文娱生活的要求。时代和习俗的变迁,对高度规范和严密完整的舞蹈兴趣淡漠,审美观念有了新的变化,生动活泼的民间舞队倍受青睐。6、文人士大夫的歌舞仍然盛行不衰,文学方面词与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曲与舞蹈结合比唐诗更加自由。 7、宋代故事歌舞具有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丰富的内容,逐渐形成歌、舞、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为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8、舞谱是宋代对舞史的新贡献: (1)纳西族东巴经象形文字舞谱 (2)德寿宫舞谱 9、两宋与高丽音乐、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