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12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7887418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1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1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12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脉络(一)田氏齐国创办“稷下学宫”公元前374年战国时期,齐国齐桓公田午即位后,面临着新生政权有待巩固,而人才又十分匮乏的局面。这位开明的君主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优良传统,在国都临淄稷门附近(今山东淄博市)建起一座既不是演兵场,也不是行宫的巍峨建筑,开门招贤纳士,学者荟萃一堂,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到了齐威王、宣王,国势强盛,学宫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几乎容纳当时“诸子百家”中的所有学派,主要有道、儒、法、名、兵、纵横家、阴阳五行家、轻重诸家,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有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接予、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兒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教育总掌)。大约公元前311年屈原以楚国的官吏和文化学者身份光临过百家会聚的“稷下学宫”。当时,不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在此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成为各学派议论中心,学者们互相争辩(如攻伐寝兵之辩、名实之辩、世界本原之辩等等)、诘难、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