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言意之辩(共2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7926835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时期言意之辩(共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魏晋时期言意之辩(共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魏晋时期,一方面是经学统治式微,旧秩序旧礼教崩溃;另一方面则是政治黑暗。仕途险恶,士人们朝不保夕、寝食难安,常怀“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危机感。为避不测之祸,他们聚会析理,品评任务。谈论才性,辨析形神,观赏山水,洞察宇宙人生,无不以谈玄赏远为高标。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在客观上使得魏晋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富于形而上玄想的时代之一。其中言意之辨等一直是士人们具说纷纭,也最能表现各自哲学观点的重要论题。事实上,言意之辨并非肇始于魏晋,它有两个历史源头。其一,是出自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四十九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粗精焉。”有形的粗精可以言论意致,无形的“道”则不能言传,言传者是不知“道”者。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语言智能描摹物象,物象的本质及其变迁难以言传。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知识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