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智能饮水机控制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 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美国的 1 5,在世界上名列 121 位,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 11000 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 900 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 衡。到20 世纪末,全国 600 多座城市中,已有 400 多个
2、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 110 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 60 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水利部预测, 2030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 1750 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 ,预计用水总量为 7000 亿至 8000 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 1300 亿至 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
3、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水机成为了普通家庭和公共场合中常见的一种家电。但老式饮水机只能对水进行简单的加热,而无法根据环境温度以及人们的需求自动调整,更严重的是,它还存在着种种的弊端。 而智能饮水机,使用者可以按照管理需求个性化用水,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公司、商场等公共场合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而且能解决老式饮水机的弊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智能饮水机 加大了饮 水机智能化与健康化的同时,限制了成本最小的增加。去除了许多高端智能饮水机不必要的功能,而又独创性地提出了饮水机根据周遭人群取水的动作以及环境温度适时调节加热周期。一方面避免了饮用水反复烧开,节能有健康的问题
4、,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类似发明中产生的想喝水却没有水喝的尴尬。同时我们还提出了饮用水水温随温度季节而变的概念,真正做到水随心动,健康,环保,节能,智能,实用的特点。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是需要设计一个 智能饮水机控制系统 ,能够数控饮水机,显示饮水机水温,定时开关饮水机等。本系统总体指标及功能 要求如下: ( 1)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 2) LCD 液晶进行数据显示,使用触摸按键作为操作界面; ( 3)能够实现数控饮水机开关和消毒,定时开关饮水机; ( 4)能够显示当前加热的水温、当前时间等; ( 5)原理图的绘制和 PCB 的制作。 本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软硬件部分并且
5、能够进行实物作品演示。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设计方案中,主要采用 AD590 和光敏三极管作为检测单元,并运用了 MC14433、 74LS160 等集成器件。整个设计系统实现两个功能,即测温数显和加热次数自动控制,包括检测、 A/D 转换(计数)、 译码选通、继电器控制等电路模块单元。与传统的饮水机相比,由于采用了自动检测和控制的电子设计技术,可较好地实现对水温和水质的测量和控制,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2010/2011 第一学期第 1 周到第 13 周: 明确任务,收集资料,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并做好开题答辩。 2010/2
6、011 第一学期第 14 周:完成原理图的设计。 2010/2011 第一学期第 15 周到第 16 周:完成硬件的制板及其焊接调试。 2010/2011 第一学期第 17 周到第 18 周:完成毕业论文大概 框架格式,硬件板给导师检查,并修改不足和错误的地方,完成硬件系统。 2010/2011 第二学期第 1 周到第 2 周:完成毕业论文并修改毕业论文, 做好论文答辩的 PPT 资料,准备答辩,并提交所有电子文档材料 。 参考文献 1 管见 . 智能型节能饮水机 J.家用电器 .消费 .2000-11:22 2 谢晋雄 ,张栋 ,韦宇颖 ,董邦勇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节能饮水机设计 J.检验
7、检疫学刊,2010,3(20):30-31. 3 赵文博, 刘文涛 .单片机语言 C51 程序设计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 4 高鹏等 .电路设计与制版 Protel 99 入门与提高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年 6 月 . 5 李小玲 ,袁继敏 ,蒋斌 .基于 USB 接口的智能饮用水机研究 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5,24(4):115-118. 6 侯昭广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设计 J.中国高新技术 .2009,130(19):31-32. 7 DJ .Swaine , why trace elements are important 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00,(65-66):2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