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 第一章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技术的发明、发展过程,了解中外新闻摄影事业的建立及发展历程, 掌握静态新闻摄影脉络,理解新闻摄影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了解并熟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 性的新闻摄影记者及其代表作品。 第一节 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摄影术的发明(简述摄影技术的发明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一)暗箱和感光材料 (简述“针孔成像”原理以其对摄影术的贡献) 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早在 2000 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在欧洲,这一原 理也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16 世纪
2、中叶,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在暗箱内将影像 投射在绘画板上,然后用笔描画出影像的轮廓,创作逼真的绘画。为了使投射影像更加方便, 人们将暗室转换为可以移动的、体积较小的暗箱。后来,科学家们又给暗箱装上了凸透镜, 从而产生了原始的 “邹型照相机”。 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学派。 此后,化学家们发现,含有银盐的硝酸银经过光照之后会变黑,从而使人类在探索感光材料 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二)尼埃普斯的“ 日光摄影法” 在前代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基础之上,法国人尼赛弗尔尼埃普斯发明了“日光摄影法”, 并且此方法拍摄除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 ,又名鸽子窝 。这是人们公认的世 界上第
3、一张永久性照片。 (三)达盖尔和“银版摄影法” 达盖尔以尼埃普斯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37 年将一面 涂有碘化银的通版曝光,然后放在加热的水银蒸汽上熏。再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成功地拍 摄出了自己的首张照片工作室一角 。 此后,达盖尔又用他研究出的技术对日常事物进行拍摄,从而形成了一套更加完整的拍摄方 法。他以自己的名字将这种摄影术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这就是举世公认的“银版摄影 法”。1839年 8 月 19 日,法国政府购买了这一发明,并公开达盖尔摄影术的方法,从此,摄 影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一天也被后人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四)塔尔博特和“ 卡罗摄影
4、法” 英国人塔尔博特发明的“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为 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二、摄影应用于新闻传播活动 (简述摄影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摄影术的发明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够真实、直接、生动地还原客观物质世界。 摄影与新闻传播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还原和反应,都是对人类社会 真实状况的客观记录。摄影术诞生不久,欧美的一些摄影家就开始对当时的社会重大实践进 行有意识的记录性拍摄和报道,摄影与新闻传播活动相结合,使得新闻摄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1842 年 5 月,德国汉堡发生大火。当时以“银版摄影法”为各界人物拍摄肖像照的画家比欧 乌和史特尔茨纳
5、二人赶赴现场,拍摄了很多火灾现场遗迹的照片。大多数照片后来都遗失了, 仅存一幅“汉堡大火废墟”。这次拍摄活动被视为世界上的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 汉堡大 火废墟 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此后,战争摄影成为早期新闻摄影的重要内容。三、新闻摄影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在新闻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一) 胶卷和小型相机的发明 1880 年.美国热乔治伊斯曼创办了伊斯曼 柯达公司。1888 年,伊斯曼参照“卡罗摄影术”, 发明了最早的胶卷。 随着胶卷的发明和应用,各种小型相机开始被发明出来。1888 年,伊斯曼制造出了第
6、一台轻 便的方盒式柯达胶卷,柯达相机开始行销全世界,摄影技术也越来越普及。轻巧的照相机和 简单方便的操作。使得新闻摄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135 相机的问世 1914 年,德国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小型 135 照相机,它被命名为“莱 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小型照相机。 莱卡的问世,使得照相机朝着小巧、实用的方向发展,成为照相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开启了现代摄影的新时代。(三)印刷技术的进步 1842 年 5 月,英国伦敦新闻画报 开始用照片代替绘画,随后,德、法、美等国也先后在 报刊上刊登照片。1880 年,美国人霍根发明了照相铜板术,使得照片的印刷质量的得到了
7、提 高。纽约的每日新闻报用这种方法印出了一张清晰的新闻照片。从此,照片成为报刊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传真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1902 年,人们第一次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这逐渐成为新闻行业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 从此,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可以借助传真技术迅速地传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新 闻照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大大提高。至此,新闻摄影终于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五)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以先进的电子科技为先导,首先将电子技术引入到摄影领域,研 发和设计出了一系列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如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 系统等,这些新技术使
8、照相机的功能更加灵活、强大,极大地推动了新闻摄影的发展。 此后,随着数码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全新的、以数字处理方式记录和存储影像的技术逐渐 成熟,数码相机由此产生,标志着一个摄影技术的新纪元已经到来。 四、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为新摄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但在新闻摄影事业逐步走向高峰的过 程中,人类的创造精神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20 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新闻摄影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1936 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杂志。这本杂志全部使用照片进行报道, 开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样式,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美 国影响力最大的
9、画报之一。 1942 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新闻摄影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1947 年.发货摄影大师布列松与卡帕、西摩等,共同创立了玛格南图片社,一批震撼世界的 摄影作品就此诞生。1952 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 ,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和总结。新闻摄影的理论和实践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56 年,基斯谢勒、本范米伦登克和布拉姆威斯曼这 3 位荷兰摄影家发起并成立了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 。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荷赛”已成为当代水平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 在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已经开始展现出
10、强大的影响力。新闻摄影与互联网结 合,使得新闻图片的处理和传送更为便利。可以预见,新闻摄影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 时期。: 第二节 中国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摄影术传入中国 (中国新闻摄影如何产生 ?) 明清时期,中国人已经在中西交流过程中掌握了制作透镜和暗箱的基本方法。1844 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在对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研究基础之上,先后完成格术补和 摄影之器记两部摄影著作,并自制出绘画用暗箱,在绘画暗箱的基础上研制出“摄影之 器”,后来又装上了收光和弹簧活动装置,造出了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 随着鸦片战争叩开中国的国门,刚刚发明不久的达盖尔摄影术也传入了中国。鸦片战争后陆 续开
11、放经商口岸,一些外国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经营照相馆。 19 世纪以各种身份来中国的欧美摄影师,都和中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这种接触在客观 上起到了介绍摄影知识、输入新工艺和传播摄影技术的积极作用。 19 世纪下半叶,摄影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大中城市中普遍开设了照相馆,并拥有了一批中国 自己的业余摄影爱好者。19 世纪末,纪实摄影的萌芽开始在中国出现。 摄影术是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没落和中国人民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出现的。这一点决定了中国的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二、中国新闻摄影的早期发展 (一)摄影附刊的出现 1920 年 6 月 9 日,著名报刊学者戈公振首先意识到新
12、闻图片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创立了 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 。1924 年, 时报-图画周刊正名为图 画时报 。这份报刊一直到 1937 年抗战爆发之后才被迫停刊,是我国熬制摄影附刊中出版时 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在我国新闻摄影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图画时报的影响下,各种摄影附刊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陆续创办。大量摄影附刊的出现, 使得对时事新闻照片的需求大大增加,促进了新闻摄影的快速发展。 (二) 新闻摄影机构相继建立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成立。 1927 年, “中国摄影学会新闻部”在南京成立,同年,开始在上海向国内报纸杂志提供新闻 照片。
1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沦丧大片国土。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口,民众们开始关心国事、渴望了 解时局。顺应时局的需要,新闻摄影机构在这一时期开始迅速发展。 (三) 职业新闻记者的出现 中国的新闻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发展的初期便已出现,虽则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新闻记者人数也不断增多。 1907 年,上海神州日报刊登了新闻摄影记者李少穆署名的新闻照片。李少穆成为中国有 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早年任职于英美公司电影部的王小亭(19001981),是中国新闻摄影记者中的杰出人物,也是最早从事新闻记录电影的中国人。他的作品发表在众多的报纸杂志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为中国留下了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资料。 在
14、一大批新闻摄影记者勤奋工作下,我国的新闻摄影事业逐渐蓬勃发展了起来。 (四) 新闻摄影理论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报刊开始刊登新闻照片,其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渐引起新闻学者的注意。他们开始研究新闻摄影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新闻摄影由此走向成熟。1923 年,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其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中第一次提到“新闻摄影”,并将其列为新闻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他是我国最早倡导新闻摄影的学者。 著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研究。在他的开拓性工作的影响下,新闻摄影在报纸新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新闻摄影第一次作为一个学科,在新闻学理论领域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胡伯洲对新闻摄影给
15、出了最早的定义:“凡时事性质的照片,或与时事有关的一切照片,刊 登于日报或杂志上者,是为新闻照片。 ”第一次对新闻摄影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准确、全面的表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摄影事业(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历 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 1939 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建立新闻摄影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从此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各抗战根据地诞生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画报,如晋察冀画报 ,造就 了一批著名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同时产生了一批人民革命摄影杰作,如江波的黎明的钟声 、 徐肖冰的延安的哨兵等。 三、新中国的新闻
16、摄影事业 (试述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的历程) 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设立新闻事业局:1950 年, 人民画报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1952 年,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新闻摄影更是赢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中国新闻摄影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新闻摄影评奖活动,新闻摄影教育也不断发挥,产生了一大批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新闻照片。 中国新闻摄影还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流,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1988 年,杨绍明获得了第 31 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人物系列三等奖,实现了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世界新
17、闻摄影大赛上零的突破。今天,中国新闻摄影正在以其独特的视角,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小点总结: 9、1888 年,伊斯曼参照“卡罗摄影术”,发明了最早的胶卷。 12、1952 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 ,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21、1988 年,杨绍明获得了第 31 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人物系列三等奖,实现了中国新闻摄影 记者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上零的突破。 第一编 第二章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等动态新闻摄影技术的发明、发展过程,掌握中外动态新摄影 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中国的电影新闻事业发展轨迹,理解技术的改进对动态新闻 摄
18、影发展所起的作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技术进步对动态新闻摄影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对新 闻摄影创作和观念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电影纪录片的发展 (一)电影的诞生( 试述电影的发明过程) 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当快速挥动一支燃烧的火把时,火光的轨迹可以变成一条连续的 火光带。后来人们了解到,这是因为当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应留短 暂的瞬间。这一发现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开始思考能否将连续的 运动过程进行分割记录并予以再现。 (“视觉暂留”原理) 1880 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1888 年,法
19、国 生物学家埃蒂安朱尔 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一条感光片能拍摄 40 张 照片,从而设计出了 “软片式连续摄影机”。最早的摄影机就此产生。 1894 年,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自己的电影摄影机。这个称为“电影视镜”的摄影 机是一个体型庞大、不易操作的大家伙,需要借助电力来运转。同时,爱迪生的发明没有银 幕,每次只能供一个观众透过一个小视镜进行观赏。因此,尽管爱迪生为自己的发明争取到了专利,但却无法将其推广。取代爱迪生成为历史主角的,是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 卢米埃尔。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摄影机采用手摇方式,重量只有 5 公斤,可以在户外将现实生活如实地拍 摄下
20、来。1895 年,在巴黎一家咖啡屋的地下室内,卢米埃尔兄弟向观众们展示了他们的新发 明和他们拍摄的第一步电影-火车进站 ,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二)纪实电影的发展( 简述火车进站 、 工厂大门等短片的影响) 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的发明拍摄了一批影片,如火车进站 、 工厂大门等。这些影片 大都十分简短,都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记录。这些在今天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影片,却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的最本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正是有了这些萌芽状态的纪实影片,才孕育出了后来的纪录片。 1922 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电影北方的那努克 ,这部讲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 摩人那努克一家生活的影片,被公认为为
21、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与弗拉哈迪同时期的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他通过对影片的编辑处理,将一些真实的片段组织成为某一主题。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他惊人的先锋电影理论是几十年之后著名的“真理电影” 和“ 直接电影”两大记录电影运动的源头。 1926 年,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评论中,第一次使用“纪录片” 这一词语,并对纪录片的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他通过自己的额创作,将纪录 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 。他创作的漂网渔船 、 夜邮等纪录片,
22、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价值的尊严。 此外,美国导演佩尔 劳伦斯、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等,也都对纪录片进行了各 自的探索和研究。值得一题的是,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纪录片意志的 胜利 。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极端反动,但在艺术上却具有巨大价值的纪录片。这也是最早采 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纪录片进入了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小型便携式拍摄机和同步 录音设备的应用, “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开始出现,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国的让鲁 式和美国的弗雷德里克 怀斯特。前者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
23、外人,而应积极地参与到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啦。后者则认为,创作者不应去影响被拍摄者,而应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区进行记录。将摄影机对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让拍摄者自己去得出结论。尽管两种流派在创作方法和观念上各有不同。但都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和电视新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试述“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联系与区别)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纪录片的创作开始逐渐由电影转向了电视。作为新兴的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成本媒介,电视传播享有电影所无法企及的广泛性、及时性与亲和力。同时,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电子新闻采集设备 ENG 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4、这又使得电视设想在轻巧便捷方面方法超过了电影摄影。因此,电影纪录片创作的主流阵地开始逐渐让位于电视纪录片,其制作和播出都依赖于电视。而在此之前,电视新闻也早已凭借其不可比拟的时效性和生动性,取代了报纸和广播新闻,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一媒介。这一切都在宣告:电视的时代来临了。 (简述电视成本取代报纸、广播和电影的必然性) 二、电视新闻摄影的发展 (一)电视的诞生( 简述电视的诞生历程) 电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发明,而是众多相关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它的产生和 发展过程比照项技术和电影技术更加慢长和复杂,凝结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1、1817 年,瑞典科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25、硒(Se),但直到1873 年,英国人约瑟夫梅才无意中发现了硒的一个重要特征-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发现, 奠定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石。 2、1884 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机械的扫描盘,第一次提出并实现了顺序 扫描、同步再现,未日后的电视机发明奠定了基础。 3、1925 年,根据尼普科夫的扫描原理,英国人贝尔德研制出了第一台机械电视机。 4、几乎与机械电视同时,电子电视的发明也在进行着。 5、1936 年 11 月 2 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 BBC 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电视的诞生日。 (二)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次
26、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电影事业因此遭受到重创,战争结束后,重新获得发展空间的电视就立刻以其勃勃的生机再度活跃起来。 1946 年 6 月 7 日,BBC 从 7 年前停播的米老鼠节目的中断处开始复播,宣告了英国电视的诞生。 二战后,美国的电视事业凭借其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今天,随着 FOX 电视台打破三大电视网的垄断格局,美国电视新闻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电视是世界的试验田。美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可以看做是世界 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缩影。 (三)电视新闻制作的发展 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者导致电视新闻被称为是广播新闻的翻版,电视观众也
27、无法从电视播音员的口中获得比广播播音员更多的信息。为了突出电视的画面优势,1947 年,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使用 16 毫米摄影机拍摄新闻,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这使得电视新闻向前踏出了重要的一步。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了黄金时代。与此同时,CBS、NBC、ABC 三大电视网 的垄断地位开始形成,并且确定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明星制度。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ENG 设备被发明出来,并被普遍应用。这是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具有化 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电视新闻从此获得了自身独立的品格。 卫星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广泛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28、度。20 世纪 60 年代, 日本第一次采用直播卫星传播电视节目。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各国已经纷纷在用卫星传送节目。今天,伴随着方兴未艾的数字技术革命,电视的制作,传输和接受过程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上的变革。电视与通信、计算机业务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使交互电视、视频点播、远 程购物、电子游戏等变得更加方便。 第二节 中国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时期(1938-1957)(试述我国电视新闻摄影在萌芽时期的主要成就)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解放区成立了一支新闻纪录片队伍。1938 年秋,八路军 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了电影团,延安电影团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了大 量以解放区军民生活为题材的纪录片,真实地反应了解放区的生活面貌,并留下了毛泽东等 领导同志的影像,为后世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此后,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们,追随着人民军队,走遍中国大地,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权中国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闻记录电影转为对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报道。在后来电视事业建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记录电影一直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来源。 二、草创时期(1958-1966) 1958 年 5 月 1 日,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开始试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