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2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 。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3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此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
2、彩浓厚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4(2016 湖南张家界月考)宗正是秦至东晋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秦九卿之一。清朝宗人府主要负责皇族的户口,维系皇族血脉的纯正,管理皇族的事情,服务对象是皇族。这反映出( )A宗正不属于法定中央机构 B宗人府取代了礼部的职能C皇权至高无上 D “家天下”的政治色彩5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东巡,在琅琊刻石中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国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 B皇帝对全国有最高控制权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D全国的土地名义上归皇帝,实为民众所有6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等形式控制着整个国家
3、机器的运转。秦朝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九卿 D郡守7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8顾炎武说,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A分封制与郡县制是此消彼长的 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朝廷所垄断C郡县制的缺陷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
4、9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的实行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10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这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C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11 “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其实质是( )A防止藩镇割据 B削夺朝中大将兵权C削弱宰相权
5、力 D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3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有多个科目,如孝廉、茂才异等(才学出众) 、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等。由此可见,察举制下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1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6、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15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其体现的制度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ABCD16安徽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下列关于朱元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驾崩后庙号称“明太祖”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17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太祖时,殿阁大学士通过票拟参与政事B随着内阁地位的提高,
7、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皇帝以批红的方式采纳或否决大学士的票拟D清朝初年,内阁被议政王大臣会议取代18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其依据是( )A “军机处职居密勿”B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C军机处机构精简D军机处办事效率高19 (2016 广东惠州三模)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20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
8、、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第 21 题 20 分,第 22 题 20 分,共 40 分)21地方行政区划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疆域的变化都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库克和埃默森认为权力来自交换网络。行 动者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所拥有的权力当行动单元们之间发生经常而持续的交换时,交换网络也就产生了。权力在这种交换网络会如同在社会结构中一样运作。自然,权力产生于社会结构(网络)并
9、依赖结构而运作的方式,对于由周天子、 诸侯和卿大夫们所组成的分封制网络而言,仍然是适用的 o(对于分封制的这种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C9 大夫 C8 大夫 C7 大夫B3 诸侯A 周天子B1 诸侯 B2 诸侯C1 大夫C2 大夫 C3 大夫 C4 大夫C5 大夫C6 大夫材料二 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 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壹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适戍强于五伯, 闾阎逼于戎狄,响应癌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汉书材料三 笔者 认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
10、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元行省制的 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诸侯在社会交换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及影响。 (6 分)(2)根据材料二,秦“患周之败”而在地方推行何种制度?吸取周、秦灭亡的教训,西汉建立者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6 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代行省制有何特点和作用?(8 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
11、拟免跪拜诏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继 位之一日,宰 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10 分)高一历史月考答题卡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选择题21(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诸侯在社会交换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及影响。 (6 分)(2)根据材料二,秦“患周之败”而在地方推行何种制度?吸取周、秦灭亡的教训,西汉建立者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6 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代行省制有何特点和作用?(8 分)22(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