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03491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 题)1、周初先后分封了 71 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 15 人,姬姓立国者 40 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3、 (2016全国)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

2、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维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4、 (2016江苏)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 “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5、战国以前, “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分封制的加强 B、井田制的推行 C、宗法制的衰落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6、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革故鼎新 B

3、、一言九鼎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7、秦国能够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安定 B、经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日益强盛C、用人制度健全,人才辈出 D、六国统治者代表着腐朽落后的势力8、(2016上海)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9、秦朝郡县制度之所以能够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不能世袭10、(2016海南)在中国

4、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 ,官员亦以“为民父母” “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11、秦朝之后两千多年的王朝帝国,“历代都用秦政法”。这里的“秦政法”是指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专制皇权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1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5、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13、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C、宋朝二府三司制 D、明朝殿阁大学士14、唐太宗时期,某年正月初三,忽报塞外敌人 10 万余众来犯中原,形势危急。于是皇帝急召众大臣商议对策。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5、“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

6、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6、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A、行中书省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17、“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 D、君主立宪制18、(2016全国)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

7、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9、(2016江苏)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20、(2016全国)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

8、、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1、 (2016海南)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2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 恩赐亲戚 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A、 B、 C、 D、23、(2016全国)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

9、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4、(2016北京)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2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中期设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A、 B、 C、 D、26、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27、做为封建专制主义中

10、央集权时代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何时开始设置?又在何时淡出历史舞台?A、秦朝 宋朝 B、元朝 明朝 C、秦朝 明朝 D、秦朝 清朝28、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2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

11、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实行科举制度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30、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31、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

12、然地理环境左右32、 (2016全国)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了民众信任3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34、 (2016

13、江苏)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35、 (2016海南)公元前 406 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 6 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 6 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 B、公民

14、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36、关于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正确的是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阶级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 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以后者为总结A、 B、 C、 D、37、 (2016全国)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

15、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38、 (2016天津)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39、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

16、会的限制 D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40、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与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41、(2016全国)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

17、法案遭到破坏42、(2016浙江)20 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43、(2016江苏)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

18、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44、(2016北京)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 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45、(2016海南)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

19、,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4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47.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

20、原则是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48.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49.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点有政权的本质 国家元首的称谓和产生方式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国家行政权力中心A. B. C. D.5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

21、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51、(2016全国)1875 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 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52. 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

22、75年宪法规定,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是项目 美国总统 法国总统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出 任期 四年 职权 行政权、创议法律权与议会关系 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A.普选方式、四年、行政权、对议会负责B.国民议会间接选出、七年、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C. 国民议会间接选出、四年、立法与行政权、对议会负责D.普选方式、七年、立法与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53.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54、(2016海南)德国 19 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

23、人物是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55.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对君主负责A B. C. D.56.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美国联邦宪法 A B C D57.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规定的政体相同 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A. B. C. D. 358.近代以来,英、美、法、德等国分别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其核心是A.内阁行使行政权 B.议会行使立

24、法权C.法院行使司法权 D.政府首脑行使外交权59.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议会作用下降而政府权力扩大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60.“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人中国后的盛况C鸦片输入

25、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60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统治者闻目塞听、愚昧无知 B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 D中国物产丰富,不必与外国交往62.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 B.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C.清政府的落后 D.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63、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A、 B、 C、 D、

26、6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是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C、清政府的抵制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65.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定都天京 D.湘军攻陷天京6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6

27、7. “五四运动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有无产阶级先进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影响.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特点 .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68.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凉,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列强已将中国领土瓜分完毕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中外反动势力矛盾业已根除A、 B、 C、 D、6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

28、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A、1840 年 B、1843 年 C、1858 年 D、1860 年70、 (2016江苏)有学者认为, 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 “中体西用”思想71、(2016上海)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A南京条

29、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72、(2016江苏)下表是 18941914 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1894 6949 626 24251900 6299 1120 25811905 5571 1404 30251910 5089 1614 32971914 4831 2039 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73、(2016上海)右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

30、该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 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74、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国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75、1853 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说明

31、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 B、 C、 D、76、下列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相关的事件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A、 B、 C、 D、7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彻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78、以下事件不能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7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

32、体 B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8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1“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82.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

33、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83、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符合这个观点表述的是: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84.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85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B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的文化传统86、(2016海南)1919 年 7 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