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遗漏总结易错点 1 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认识不到位易错分析:不清楚一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 Mg、Fe 分别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的特征元素,而含 P 的化合物不止一种(如 DNA、RNA、ATP、磷脂等化合物中均含有 P),是造成这一知识点错误的主要原因。需从以下知识点进行记忆: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 C,主要元素是 C、H、O 、N 、S 、P, 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 C、 H、O、N。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 O, 其次是 C、H、N ,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C,其次是 O、N、H。2、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 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
2、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 、P 是构成DNA、 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 B 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 ”;人体缺 I 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 大脖子病” ;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易错点 2 不能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相关计算易错分析:错因 1:不能正确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错因 2:不能理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出现计算性错误。要解决本问题,需从以下知识点进行解决:
3、有关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具体归纳如下: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若蛋白质是一条链,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 中的碱基数:RNA 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 1易错点 3 区分不清真、原核细
4、胞和病毒的结构、功能等 易错分析:由于不能认清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及其独特的特征,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认真识记以下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走出误区。原核生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同化作用多为寄生、腐生等异养型,少数为自养型,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硫细菌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等。(2)异化作用多为厌氧型生物,部分为需氧型生物(如硝化细菌)。(3)生殖方式多为分裂生殖(无性生殖)。(4)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性生殖。(5)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一般包括基因突变。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易错点 4
5、 不易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易错分析:“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含有色素” 说法都正确,解题时容易忽略“唯一”,液泡也含有色素。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心体只在低等植物有丝分裂中起作用。对考试中常见的细胞器结构与特点总结如下: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大液泡分布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结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含 DNA 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含 RNA 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成分含色素的细胞
6、器 叶绿体、液泡能产生水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功能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 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易错点 5 不能正确把握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相关变化易错分析:忽略坐标曲线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是造成本部分错误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解决。1.有丝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细胞中的位置来判断。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在
7、细胞中散乱分布的是前期;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的是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的是后期;染色体成为染色质形态,重新出现细胞核的是末期。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的变化规律(设提醒哦包染色体为2n):(体细胞2n)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 2n2n 2n 2n 4n 2n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DNA 2n4n 4n 4n 4n 4n2n易错点 6 对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等问题区分不清易错分析:本部分混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概念、本质,或者虽熟悉了中心法则
8、的图解,而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高度分化了的细胞的遗传信息流动不能由DNADNA。甚至有的同学会认为分化的细胞不仅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而且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也发生了改变。需从以下知识进行储备: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结果 遗传物质变化细胞分裂 单细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 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细胞分化 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癌变 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细胞衰老 细胞正常死亡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凋亡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正常死亡过程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联系: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9、是细胞的正常生理现象,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细胞学基础,仅有细胞分裂增殖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细胞衰老是正常生理现象,细胞癌变是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影响下畸形分化的结果,内在原因是原癌基因被激活。易错点 7:没有深入理解 C3 植物和 C4 植物的结构特点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易错分析:不清楚 C3 植物和 C4 植物的结构特点,特别是不清楚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无叶绿体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场所,是造成本部分解题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需从以下知识进行复习: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关系:(1)区别:(见下表)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实
10、质 光能化学能,释放 O2 同化 CO2 形成(CH 2O)(酶促反应)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较缓慢条件 需色素、光和酶 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场所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叶绿素把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在 ATP 中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联系: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ATP)和还原剂( H),暗反应产生的 ADP 和 Pi 为光反应合成 ATP 提供原料。易错点 8 没有掌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易错分析:不能将有氧呼吸和
11、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的情况加以区分,是本部分题目中容易犯错的主要知识点。从以下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帮助你避免类似的错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如下表: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反应条件 需要 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 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产物 CO2 和 H2O CO2、酒精或乳酸不同点释放能量较多,1 mol 葡萄释放能量 2870 kJ,其中 1161 kJ 转移至 ATP 中1 mol 葡萄糖释放能量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2 kJ(生成酒精),其中均有 6108 kJ 转移至ATP 中相同点其实质
12、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 ATP 供生命活动需要相互联系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易错点 9 对证明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理解和拓展不够错因分析:平时忽略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原理、步骤、现象的理解,对 “转化”的过程分析不够,导致拓展能力不够。(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过程结果 实验分析实验结论注射R 型活细菌 小鼠成活说明 R 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注射S 型活细菌 小鼠死亡说明 S 型活细菌是有毒性的注射加热杀死后的 S 型细菌 小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是无毒性的注射R 型活
13、细菌+加热杀死后的 S 型细菌分离 培养小鼠死亡 S 型活细菌 S 型活细菌说明有无毒性的 R 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的 S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 R 型活细菌转化成有毒的 S 型活细菌的“ 转化因子”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过程结果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S 型细菌的DNA 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而S 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 R型细菌发生转化。S 型细菌体内只有 DNA才是“ 转化因子 ”,即 DNA 是遗传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 DNA 与受体细胞 DNA 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实验证明转化率与供体菌
14、细胞中的 DNA 纯度有关。DNA 越纯,转化率也就越大。如果事先用 DNA 酶降解供体菌细胞中的 DNA,那么转化作用就不复存在。(4)加热杀死 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 DNA 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证明32P 标记 DNA 有 32P 标记 DNA DNA 有 32P 标记35S 标记蛋白质 无 35S 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无 35S 标记DNA 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易错点 10 生物遗传物质的判定易出错错因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15、 DNA;对于病毒来说,有一部分是 DNA,如噬菌体等;有一部分是 RNA,如 HIV、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问题大多出在对常见病毒的遗传物质不熟悉造成的。归纳如下:生物类型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实例真核生物玉米、小麦、人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DNA 和RNADNA乳酸菌、蓝藻DNA病毒DNA DNA 噬菌体无细胞结构的生物RNA病毒RNA RNA烟草花叶病毒易错点 11 计算 DNA 结构中的碱基问题时易出错错因分析:很多学生拿到此类题目后无从下手,其实解答这类题目时,可采用“绘图释义”建立几何模型,从而把已知和未知条件直观的表示出来。该题在进行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量关系,碱
16、基占一条链的比例和在整个 DNA 分子中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核酸中碱基数量计算的基础。根据该原则,可推知以下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1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 A=T,C=G ;且 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 A+T 或 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 mRNA 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 DNA 分子一条链中(A+G)/(C+T )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4DNA 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
17、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5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易错点 12 不能灵活运用遗传定律中的比例关系错因分析:不能灵活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比例关系,正确分析并解答一些特殊的比例关系。这方面的试题尤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解题策略的优化和解题方法的选择,并注意对遗传图解等特殊表达形式的要求。变式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素材很多,尤其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关于鸡冠形状、香豌豆花色遗传中的互补效应,家蚕茧色遗传中的修饰效应,家兔毛色和燕麦颖色遗传中的上位效应等。在 F2 的比例上,考生应灵活应用教材中的一些比例关系,学会将9:3:
18、3:1 的比例,转换为 97、133、934、1231 等比例,寻找突破口。现将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条件 表现型及比例正常的完全显性 4 种;9:3:3:1A、B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2 种;9:7aa(或 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3 种;9:3:4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 或 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3 种;9:6:1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 或 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2 种;15:1易错点 13.对性别决定认识不清错因分析:生物的性别决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性别是由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9、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为主要方式。中雄性体细胞中有异型的性染色体 XY,雌性体细胞中有同型的性染色体XX。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所决定的,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XY 型和 ZW 型。由 X、 Y 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 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用 XX 表示,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 XY表示。由 Z、W 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 ZW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 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ZW,而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 ZZ 表示。易错点 14:不能正确判断遗传图谱中
20、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错因分析:本部分易错之处是对遗传系谱图分析不到位,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的特点混淆,如什么情况下是可确定的遗传方式,什么情况下是不能确定的遗传方式,判断最可能的遗传方式的依据是什么等模糊不清。(1)确定类型的判断不管在如何复杂的系谱中,只要有这个 典型标志图,肯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记忆口诀为:“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 。系谱中只要有这个 典型标志图,肯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记忆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 。 (2)不确定类型和可能性的判断技巧点拨若系谱图中确定的遗传特征图,就只能作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
21、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为显性遗传;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各占 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较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以下三种情况: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遗传病最可能是伴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病更可能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系谱中,每个世代表现为: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出现则更可能是伴 Y 染色体遗传病易错点 15:不能准确地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推断后代的性别错因分析:此类题目易错之处是没有一
22、定的解题思路,不理解伴性遗传中性别与性状的关系。同时,思想僵化也是易错的一个方面,错误地认为一定是雌性,一定是雄性。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注意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特别是要联想教材中红绿色盲遗传的遗传系谱的特点:母亲是红绿色盲,儿子一定是红绿色盲;根据这一判断方式,并将该系谱的特点灵活运用到此类试题去。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推断后代性别的具体应用应用一:推断致病基因来源、后代发病率,指导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若一对夫妇,女性患血友病,则建议这对夫妇生女孩。因为他们所生的男孩全部是血友病患者,所生女孩虽为致病基因携带者,但表现型还是正常的。若某患者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性结婚,则建议他们应
23、生男孩好。因为他们所生女孩 100%是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患者,而男孩则正常。应用二:根据性状推断后代的性别,指导生产实践。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雌鸡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 ZW,雄鸡的一对性染色体 是同型的 ZZ。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 B、b 位于 Z 染色体上。可对早期雏鸡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雄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产蛋。易错点 16:对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模糊不清错因分析: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和拓展不够,不会用画图的形式解题,不能分析得出突变后基因表达时可能发生的种种结果,是此类题目做错的一个主要原因。亲代 DNA 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
24、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原因是: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若该亲代 DNA 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易错点 17:忽视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特殊性 易错分析:对物质跨膜运输的五种方式之间的区别模糊不清,如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但其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综合比较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项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胞吞(内吞) 胞吐(外排)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细胞外细胞内细胞内细胞外运输动力浓度差 浓度差 能量(ATP) 能量(ATP) 能量(ATP)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实例 水、CO 2、甘油、脂肪酸、乙醇、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K+、Na +等离子、小肠吸收氨基酸、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食物各种分泌蛋白,如抗体、消化酶、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