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0世纪,中亚通往中国之路与玄奘西行时有所不同。而且,中亚九姓胡东来之路,与汉人西行东还之路也有所不同。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新唐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述了这个时期中西陆路交通路线的变化。这些记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时期中亚九姓胡与唐朝的交往的途径及其相互认识。一、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之记述公元810世纪,中亚到中国的道路起于呼罗珊的木鹿(Merv,又译作谋夫)。这条道路又称大呼罗珊路。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Khordadhbeh,或作Khurradadhbih)、古达玛(Qudamah)等详细记述了这条道路的走向。即:从谋夫至阿穆勒(Amal,有36法尔萨赫路程;1法尔萨赫约合6.24公里),渡过乌浒水(阿姆河),到布哈拉(阿穆勒到布哈拉路程,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说有19法尔萨赫,古达玛称有22.5法尔萨赫),1顺“王道”经库克(K?k,距布哈拉10法尔萨赫)至撒马尔罕(伊本胡尔达兹比赫云,布哈拉至撒马尔罕39法尔萨赫;古达玛说,两地相距37法尔萨赫),2再东至位于荒野(沙漠)中的扎敏(Zam?n,17法尔萨赫);从扎敏道分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