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amp#183;农耕技术的创造(2).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8161991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amp#183;农耕技术的创造(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amp#183;农耕技术的创造(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amp#183;农耕技术的创造(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amp#183;农耕技术的创造(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amp#183;农耕技术的创造(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中耕技术中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国外有的农学家曾把我国的传统农业称之为中耕农业。中耕主要是除草、松土,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原始农业在播种后“听其自生自实”,自然没有中耕这一环节。后期可能有除草等作业,主要是靠手工或是一些简单的竹木工具来操作。到了商周时期,中耕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据胡厚宣先生的考证,甲骨文中一些字像是双手在壅土或者是用工具锄地除草,看来商代已有除草和培土技术141。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籽,黍稷薿薿。”毛传:“耘,除草也。籽,壅本也。”说明至迟在西周时期,人们已认识到除草培土(耘、籽)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中耕技术确已产生无疑。当时田间的杂草主要是莠和稂,如“维莠骄骄”、“维莠桀桀”(诗经齐风甫田)、“不稂不莠”(诗经小雅大田)等。莠是像粟苗的狗尾草,稂是像黍苗的狼尾草,都是旱田农业中的似苗实草的伴生杂草,当时都已能识别并要求清除干净,达到“不稂不莠”的程度,可见对除草工作已很重视。另外还有两种野草是荼、蓼。诗经周颂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即用锋利的农具镈将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