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28274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综历史试题2015.6.8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高 考真题 解析栏目解析:许大庆(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中学)整理、 检查、修改: 张 秋鸿一、选择题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士

2、阶层的崛起【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 “太子”首先向“新贵”“ 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 为时所提供的论据“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 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 A 项正确;“ 新贵”的身份、 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 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 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 B 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 “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 证明等级森严,故 C 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 项错误。【答案】A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

3、“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解析】 “河南尹田歆”“ 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说明地方是有选官权的,故 A 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主要由中正官按照家庭出身、才能、品德等综合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2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品评,这与材料中的“ 孝廉”不符,故 B 项错误;“推举孝廉”反映了西汉开始的察举制,但是 “贵戚相命”又反

4、映了权贵开始干涉控制察举制,客观上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 C 项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 D 项错误。【答案】C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解析】商人因为偷税被捉, 经官府裁决被没收货物,并且官府对捉拿偷税人的县民给予赏钱,这个主题反映了宋朝时期政府对商税征收的重视,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杭州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关于婺州也只是说 明

5、商人的货物来自当地,并没有说明婺州丝织业的生产与经销情况,无法判断两地丝织业孰高孰低,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只反映了个别商人因偷税的违法行为被官府惩罚的正常行为,不能表明普遍的 经商环境恶 劣,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的信息,不能表现农本商末 观念,故 D 项错误。【答案】A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考点】1840 至 1900 年

6、间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解析】拿破仑三世在 1852 年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直到 1870 年,与南京条约无关,另外传教方面的特 权最早是在天津条约中 获得,故 A 项错误;按材料所述,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和公使驻扎北京的特权是从 1858 年的天津条约获得的,而“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说明“ 条约” 是在公使已经驻扎到了北京之后签订的,结合拿破仑三世的在位时间,故 B 项正确;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规定的条款中没有涉及材料相关内容,而且与拿破仑 三世在位时间相去甚远,故 C、D 项错误。【答案】B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 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

7、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3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考点】辛亥革命;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 发生于 1911 年,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 ”则是 1941 年,当 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辛亥革命以求民主求民族独立为目标,取得抗日战争

8、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故 A 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发生于 1924 年到 192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土地革命发生于 1927 年到 1936 年,与材料 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目标,故 D 项错误。【答案】A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 “它”是指( )A 双十协定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同纲领【解析】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

9、的谈判结果,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故 A 项错误;论联合政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方设想,既不能说凝结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 拥护,故 B 项错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是以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故 C 项正确;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出来的,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并不密切,另外论十大关系 涉及的利益关系在当

10、时并不是没有矛盾,不能说“ 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故 D 项错误。【答案】C18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4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 “冷战” 由西方发起,旨

11、在通过非武装手段对抗、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不能表明西方针对中国乃至于其他社会主国家的敌对行动全部失败,故 A 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的标志是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故 B 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在是否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上,大多数 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观 点,不能据此断章取 义说“ 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故 C 项错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 “投票的结果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等关键信息说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新中国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故 D 项正确。【答案】D19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

12、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 3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5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考点】

13、宗教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虽然后来扩展至西欧等地,但是中心区主要在意大利, 这种结构与图片不同颜色构成的区域分布明显不符,故 A 项错误;图片中出现“教皇国”,可以看作是一个关键信息,据此出发,罗马城所在的淡黄色分布区域、以日内瓦为中心的绿色地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偏北的深黄色地区分别对应传统天主教、加尔文教和其他新教的势力范围,符合史实,故 B 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是在法国,这与图片所示侧重点不符,故C 项错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接着 扩展至法国、美国等地,与图片不同颜色标示的示意结构不吻合,故 D 项错误。【答案】B21 “在对自由权、参与权、

14、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 ,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 B 人权宣言引起法国大革命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 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考点】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法国人权宣言【解析】按材料意思,宣言制定者是 顺应人民大众的意愿承 认更多的权利的,故 A 项错误;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成果而不是原因,故 B 项错误;“ 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过于抽象,没有说明是专制体制下的法治还是民主体制下的法治,另外启蒙思想家主 张自由与法治的并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 人民大

15、众”“忘却”“依法行事”、 “自由”“ 脱缰”等关键信息表达了作者认为大众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失去了底线,事 实上违背了人权 宣言规定的理性,故 D 项正确。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6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答案】D22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 。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 ”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治史所以明变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解析】史料学只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

16、, “史学即史料学”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故 A项错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侧重从历史研究的价值功用方面表达,而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个体差异,正是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才构成历史的精髓, 历史学研究要达成的目 标就是向人们展示这种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并进而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故 C 项正确;“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强调从历史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服务当世, 这与材料所述主旨不合,故 D 项错误。【答案】C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

17、om/)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7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二、非选择题36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 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 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顾炎武 16131682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日知录魏源 17941857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

18、利器则不一 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海国图志陈独秀 18791942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 卷 5 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 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14 分)【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思想主张【解析】 (1)第一小问社会问题,根据材料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是不满于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脱离社会

19、实际 需要的弊端;根据材料” 邪教毒烟受之“,结合所学,可知魏源是批评鸦片战争前后面对以宗教、鸦片为代表的西方侵略,清政府不知如何正确应对的现状;据材料“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是针对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对外卖国, 对内专制的事 实有感而发;第二小问主张,结合所学,可以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的思想启蒙等角度分别归纳。这儿要注意的是,题目问的是各自的主张,前两人因为没有实践运动,显得主张比较明显,而陈独秀的主张如果考生不注意,很有可能答成“ 新文化运动”,这就不怎么贴切了, 应该是从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8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

20、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思想启蒙、启迪民智、思想解放的角度来表达比较贴合设问原意。(2)第一小问趋势,紧扣设问,首先要“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和范 围)”, 实际上考生要善于利用第一问,因为第一问的题目本身事 实上就已经说明了材料主要反映的 线索,接着 “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其实就是要考生在材料主线的引领下进行知识整合,概括性地表达明清到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演变方向,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进行表达,这里尤其要注意题目设问是“趋势” ,不要把各领域的具体史实一一罗列,那就偏离设问本意了;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 识综合思考,可以从有 识之士的社会

21、 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反思现实的具体做法、兼容并蓄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归纳 。【答案】 (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 (4 分)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4 分)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4 分)(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 (6 分)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 (8 分)37 (3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

22、列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在 1619 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表 2 所列为英国在 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表 2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9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材料二 “二战” 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 判,将冲突从 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 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 则从 这场竞赛中胜出。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23、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 发展时,若一直忽 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 类。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8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10 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12 分)【考点】 (1)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3)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布雷顿

24、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解析】 (1)依据材料一“1619 世纪中叶”这一时间限定,参照“表 2”中所给事件,可以看出“重大事件”主要是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在经济发展、殖民扩张方面的表现,分析出这个线索之后,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小问大事,可以补充“无敌舰队“之战、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8 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等等;第二小问理由,分别从开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0 页(共 1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始确立海上霸权、开始工业革命、推动”蒸汽时代“到来、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等方面归纳。(2)根据材料二“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

25、金融协定“”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以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美国对布雷 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控制、实施马歇尔计划等方面归纳 。(3)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英国侧重殖民方式和直接的经济入侵、美国侧重利用优势经济资源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二小问启示,可以从经济发展中心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等角度分别归纳。【答案】 (1)大事:1588 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 (2 分)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2 分)大事:1785 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

26、用。 (2 分)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 (2 分)(2)分析: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难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10 分)(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 19 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4 分)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4 分)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 (4 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