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思考题答案1—5品.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31247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1—5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1—5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1—5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1—5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1—5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品 思考题答案(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 1 节课1、名词解释:五部大论 答: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2、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 ,你有什么样的学习计划和安排?答:请自己发挥。3、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颇受重视?答:1)印度:大概有 108 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以前印度的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有“出版权 ”,故从 108 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的重视。2)藏地: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宁玛派,每个寺院共同认可、必

2、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 。而且噶当派把入菩萨行论尊崇为必须要学的“噶当六论” 之一。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 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4、了知作者的功德对我们有什么益处?答:一方面可使我们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对他所著的论典愿意去学习;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对圣者的真实信心,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起来。第 2 节课5、名词解释:闻法四想:华严经中说:“善男子,汝应于自

3、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名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 ”6、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答:华严经有三个比喻:一、如果没有修持,光是给别人讲,就像没有耳根的聋子给别人放音乐,音乐虽然好听,但自己一点也听不到,没有修持佛法也是如此;二、就像大海里的舟子(船夫) ,经常载人渡过大海,但有可能他自己会在大海里丧命,没有修持佛法的人也是这样;三、犹如口头上说糖如何甜,但自己一点也不品尝,假如没有修持佛法,就算说得再好听,心里也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不能品尝它的味道。因此,只会说而不修持的话,自相续是不可能真正受益的。7、如果总是把修行计划往后推,会对你有什么影响?答:我们的人身特别

4、短暂,转瞬即逝,而死亡时身体、受用、亲友、财物什么都带不走,唯有善恶业如影随形般将我们引入后世,此时只有正法才对死亡有利益。如果总是把修行计划往后推,对大乘佛法没有种下一点善根,临死时就会一点把握都没有,这样的话,一辈子就算讲得再好、说得再好、学术上的研究再怎么出色,临死时如果没有很好地发愿,下一辈子也可能全都忘光了。因没有修行的把握,则只能随着有漏的善恶业而轮转生死,不得解脱。8、闻法时有哪几种不同的发心?我们应具什么样的发心才最有意义?2答:发心可分为善的发心、不善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其中善的发心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下等发心是为了获得人天安乐等暂时的福报,中等发心是为了自己解脱轮回,获得

5、阿罗汉果位,上等发心是为了救度天边无际的众生,寻求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应该选择上等发心菩提心,这样的发心非常难能可贵,哪怕在自相续中生起一刹那,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9、我们听法时,应该远离哪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答:1)三种过失:耳不专注、心不意持、掺杂烦恼;2)六种垢染:傲慢、不起信心、没有希求心、外散、内收、疲厌;3)五种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未领会而持、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10、 “假如拥有了名声、地位、财富,这种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写出理由。答:不对。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没有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得到人身遇到了佛法,并且相

6、续中生起了一颗利益众生的心。因为这颗心是千百万劫也难以得到的,用金钱也买不到,有了它,就有了菩提的种子,能从无边无际的轮回苦海中超离。而名声、地位、财富是暂时的,不离无常的本性,享用完就再也没有了,如果依靠名声、地位、财富造作恶业,那暇满人身就空耗了,非但未把它利用起来渡越生死大海,反而成了堕入恶趣的工具。第 3 节课11、名词解释:1)教法:指所说的文字自性的法,包括显宗的三藏十二部、密宗的续部等。2)证法:指教法的意义在我们相续中存在,如出离心、信心、悲心、戒定慧等功德。3)善说海:“善说 ”指完整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 “海” 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

7、切宝藏的来源,而此处教法证法的来源就是这部论典,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故取名为“善说海” 。4)随福德分善根:有实执、相执的善根是于轮回中享受悦意人天福报之因,称为“ 随福德分善根”。5)随解脱分善根:无有实执与相执,如梦如幻中积累的善根是获得菩提之因,称为“随解脱分善根”。12、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答:1)教证: 华严经云: “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永尽诸漏利群生。 ”中般若经中云:“须菩提,诸凡夫一旦发无上菩提心时,彼等所行之十善与四禅、四无色等即成随解脱分善而成为一切遍知之因,故当尽力而修行。 ”

8、2)举例:以前有位修行人,一生专修密集金刚,最终却获得了预流果。为什么修无上密法,却只得了个小乘初果呢?原因是他只有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文殊根本续中也有个公案:一个叫那自扎的修行人,凭借自己修成大威德的力量,杀害了很多众生,最终悲惨地堕入地狱。这说明即使修成了大威德,如果不具足菩提心,也只是堕入恶趣的因。3)比喻: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能洗濯一切烦恼垢,犹如净水;能长养众生白净法,犹如大地。 华严经中宣说了二百五十种比喻。4)推理:菩提心具有两个条件缘众生的悲心、缘佛果的智慧。缘佛果的智慧可净治我们无始轮回的染污习气,若无此智慧,一直耽著五欲六尘为实

9、有,则永无解脱之日;缘众生的悲心可对治我们无始以来的自私自利,若缺乏无我利他的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可能趋入圣者的境界。只有随顺实相修行,才能尽除妄执,若随顺迷乱的我执,想要解脱成佛,根本是一种痴人说梦。所以对于大乘修行人而言,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 华严经云:“ 所说种种众譬喻,无有能及菩提心,以诸三世人中尊,皆从发心而得生。 ”假如没有菩3提心的摄持,所行持的十善、持戒、念佛,甚至修大圆满,也不成为大乘菩提之因。14、学习佛法和学习世间法,二者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以说明。答:二者相同的是:都要依靠老师的教授。不同的是:佛法依靠恭敬心、信心而获得,若没有这些,不可能品尝到佛法的真实

10、妙味,且学习佛法对自己生生世世都有利;而世间法只要有求学之心都可以通达,即使学习的动机不纯也没有关系,学习后最多只能对今生有利,假如运用不当,甚至会变成来世堕落之因。15、 “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而活?为众生而活!”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答:请自己发挥。16、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寺院大、居士多、法会开得隆重,是否就意味着佛法非常兴盛?请以理分析。答:这并不意味着佛法非常兴盛。世亲论师在俱舍论释中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 ”所以如果某个地方每天讲经闻法不间断,或在善知识的带领下,实修出离心、菩提心、守持清净戒等,这说明此处的佛法兴盛、正法住世。因为佛

11、陀传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明了法义,实际修持,超离轮回。如果只是寺院大、居士多、法会开得隆重,而没有讲经说法,众生的相续不懂佛法的教义,没有生起证法的功德,只是一些表面形式,并不代表佛法兴盛。17、佛陀和上师经常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种要求合理吗?为什么?答:非常合理。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都爱执自己,为了我与我所爱执的对境,造作了无边恶业,多次堕入恶趣感受难忍的痛苦。我执是轮回之根,而利他正是根除我执的殊胜方便,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利益众生而堕落受苦的情况,诚如无著菩萨在佛子行中所说:“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忙碌,如今仍在轮回中感受痛苦,而释

12、迦世尊生生世世唯求利益众生,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此的结果是已经成就了无上佛果,住于无生无死的大乐境界当中。所以,上师要求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是令我们迅速获得佛果的捷径,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慈悲和关爱。18、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答:诸佛菩萨的名称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缘,千百万劫前就被佛的金刚语亲自授记了,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以智慧的结晶而形成了这样的名号。真正有福报的人,才有缘听闻佛菩萨的名号;没有福报的人,即生中根本听不到这些名号。若能一心持诵佛菩萨的名号,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功德,暂时可获人天安乐,究竟能圆满无上菩提。19、为什么说佛法的精华教义是大乘菩提心?

13、答: 请参考第 12 题答案。第 4 节课20、经论命名的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答: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来命名。以“所说之义” 取名的,如入菩萨行论 、 十地经 、 菩提道次第广论 ;以“能说之量”取名的,如中观四百论 、 戒律三百颂 、 七十空性论 、 六十正理论 、 事师五十颂 ;以“作用 ”而取名,如贤愚经 、 大解脱经 ;以“地点” 而取名,如楞伽经是以释迦牟尼佛讲法所在地楞伽山而得名;以“眷属” 而取名,如龙王请问经 、 弥勒请问经 ,以及汉传佛教的六祖坛经 、 了凡四训 ,有些以请问者的名字而取,有些以作者的名称而取;以“时间

14、 ”而取名,如贤劫经 ;以“比喻” 而取名,如稻秆经 、 金刚经 。 21、给经论取名有何必要?答:1)万事万物如果没有取名字,世间上的人就会非常迷蒙,没有取舍的概念和方法,楞伽经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 ”2)利根者看到论名,马上就知道里面的所有内容;中根者看了论名后,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义;下根者可以依靠论名找到法本。422、菩萨以何原因称为“勇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答:由于他们在多生累劫当中利益无量众生、度化无边有情,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产生恐惧或畏怖,心识极为勇猛地承担一切,所以称为勇识。23、论名用梵语的必要是什么?答:原因有三:第一、在我们相续中播下

15、解脱的种子;第二、说明来源清净;第三、忆念译师们的恩德。24、印度传下来的佛教论典为什么比较清净、可靠?答:因为印度当时造论非常严谨,一般来讲,论典造好了以后,在没有正式流通前,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们要集聚一起进行研讨、辩论,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获胜了,这部论典就可以公开流通,作者也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和礼遇。如果这部论典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世间法,就把论典拴在狗尾巴上,在整个城市转几圈,然后烧掉以示不能流通。如果论典不仅内容不好,且对人们的身体、思想有害,作者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如砍断胳膊、终身关在监狱中。由此可见,印度造论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造之论必为成千上万个智者、班智达

16、共同认可,所以印度传下来的佛教论典比较清净、可靠。25、为了辨明三藏,国王赤热巴巾在顶礼句方面有什么规定?这样规定的理由是什么?答:国王赤热巴巾为了辨别三藏,规定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因为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细微,唯有佛陀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达,诸菩萨和声闻缘觉也无法通彻这样的因果取舍;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应该“顶礼诸佛菩萨” ,因为大多数的经藏是佛和菩萨以问答方式而形成的,如文殊请问经 、 弥勒请问经 、 富楼那请问经 ;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因为唯以文殊师利菩萨的敏锐智慧,才能辨别蕴、界、处、缘起等一切对法的概念、数目、

17、定义。26、对于整部论的内容,阿阇黎善天与那波瓦尊者是如何归纳的?答: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生极难得 ”开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第 5 节课27、名词解释:善逝:善妙圆满断证功德,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称为善逝。28、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怎样学习一部论典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义?答:首先,要背诵它的颂词;第二,要知道这部论

18、的科判是怎么立的,整部论的科判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第三,不看讲义也能解释颂词的字面意思;第四,对每一品所宣讲的内容或者颂词的大概意思进行研讨分析,不仅要在字面上通达,还要总结它的要义,对每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破析研究。如果你没有这样,光从字面上简单滑过去,这不叫学习论典,只不过在听传承而已。29、 “善逝法身佛子伴”中的“法身” ,是佛陀的三身之一吗?请具体解释这里的法身。答:不是。这里的法身是指法宝,以印度的梵语来说, “法” 是佛法, “身”叫做嘎雅,意为聚合,合在一起就是聚合很多的佛法教法和证法,这就是法宝。30、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几种?每一种的方式如何?答: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为

19、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 “安住修” 是指到一个寂静的地方,远离人群和嘈杂的声音,以毗卢七法的坐式安住下来观心;“观察修” 是指5将每天所听的内容反反复复地思考,尽量将思考的相续延长,这个过程也叫做修行。因此,闻思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31、按宝性论的观点,出生佛子需要哪四种因?请结合转轮王子的比喻加以说明。答:犹如转轮王子的产生及生长需要父亲的种子、产生他的母亲、胎藏、养育他的乳母,同理,大乘佛子的产生及生长也需要四种因:一是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这相当于种子,如果对大乘佛法一点信心也没有,就好比种子已经被烧毁了,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德的苗芽;二是产生佛陀和佛法的母亲证悟般若空性,就像转轮王子依

20、靠母亲而产生一样,菩萨也必须依靠证悟空性而产生;三是禅乐,即在等持中安住心不散乱的大乐,这相当于产生转轮王子的胎处;四是对众生的大悲心,即获得了菩萨的果位以后,仍要不间断地利益众生,如同转轮王子虽已降生,仍需要乳母喂养一样。有了这四种因,才可以产生大乘佛子。32、对上师顶礼是合理的,但对上师的住房、狗、牦牛顶礼,这种行为是否颠倒?请谈谈你的想法。答:并不颠倒。从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好像有点问题,对人顶礼,对狗对牦牛也顶礼,但实际上,如果自己的相续依靠上师的加持有了证悟或是有了一定境界,他会报答上师的这种恩德,凡是与上师有关系的人或事物,都可以引发他忆念上师、恭敬上师的感恩之情,在行为上也自然流露

21、出他对上师的信敬心。倘若上师示现了无常,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会顶礼上师的住处、住房,甚至上师的家畜等等。33、四大圣地包括哪些?顶礼此处的功德有多大?答:佛陀转法轮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涅槃的地方。佛在经中说:“我涅槃以后,供养顶礼四大圣地,与顶礼我没有任何差别。 ”第 6 节课34、作者写立誓句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造论不出任何违缘,善始善终、圆满结束,令自己中间不会退转。35、作者在颂词中用“依教略宣说” ,对我们有何启发?答:启发后学者造任何一部论典,或讲经说法,以及著书辩论,千万不能离开佛陀的教义,必须要依据佛经论典,否则,仅凭自己的想象胡言乱语造成文字,实际上对众生的利益

22、不大。36、既然入菩萨行论的内容在经论中已有,那我们直接学习经论就行了,寂天菩萨造论是否多此一举?为什么?答:并非多此一举。因为佛经的内容非常广泛,即使很多人想学大乘法义,但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若一一去翻阅大藏经 ,恐怕也有很大的困难。因为大藏经的内容特别多,我们末法时代众生的寿命有限,思想纷繁复杂,琐事此起彼伏,智慧也非常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想通达佛陀的大乘教义是极为困难的。另外,佛经一般是根据请法者当时的提问,佛陀随即回答,内容没有一定的次第,而这部入菩萨行论却摄集了所有大乘经论的精华教义,并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零散的内容汇于一处,次第性地编排了修学内容,如果学习本论并深入

23、研究,大乘佛法的教义就能完全通达。因此,寂天菩萨造论并非多此一举。37、大乘佛子有哪三种学处?每一学处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摄持善法戒、禁止恶行戒、饶益有情戒。摄持善法戒,侧重于身口意三门如何转为功德、善法;禁止恶行戒,侧重于身口意三门不造恶业;饶益有情戒,侧重于如何真正利益众生。这三者虽然反体不同,但实际上是一个本体。38、寂天菩萨说:“这部论的内容经论中已有,我的诗韵也不善巧,所以造论的动机不敢说利他。 ”他是真的无利他心,还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答:另有密意。寂天菩萨说自己诗韵不善巧和无有利他心,这是谦虚的说法。他的密6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让我们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

24、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是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它,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所以,寂天菩萨虽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正如贡塘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39、什么是修行?怎样将修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答:布顿大师说:“在印度梵语中,串习和修行是一个意思,所谓的修行,就是把闻思的道理一直在心相续中串

25、习。 ”比如说心中经常串习“ 我要利益众生 ”、 “一切众生皆当过我的父母,别人怎么害我,都要修安忍”,这种接连不断的心态就是修行,印度的法友论师也说:“我们的相续跟佛法不断相应、不断串习,才叫做修行。 ”不管在哪个场合,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时坐车,也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表面上你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相反,如果你的心没有专注,纵然天天在山洞里闭关,但内心一直胡思乱想,这也不是修行。40、为什么说过于傲慢和过于谦虚都是修道的障碍?答:请自己发挥。41、请写出本论的必要等四法。答:1)所说内容:菩萨的所有学处;2)必要:依靠学习本论,通达菩萨的所有学处;3)关联:若要通达这部论

26、典,必须依靠本论的文字、内容,还有自己的串习和闻思,这些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4)必要之必要 (最究竟的目的) :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 ,完全通达其中密意,最终获得大乘的胜果。第 7 节课42、名词解释:1)暇满: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叫做“ 暇 ”。具足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叫做“满”。2)增上生:轮回中人天善趣的安乐。3)决定胜 :解脱轮回的声缘、菩萨、佛陀的果位。43、为什么说暇满人身是菩提心的殊胜所依?答:虽然有些经典中说,除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也能获得菩提心,但最圆满的就是人身。哪怕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于散乱心非常强,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无法真正行持善法。这种暇满的士夫

27、具有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能力,依靠人身,可以播下超胜如意宝的菩提心种子,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44、请写出八种无暇,为什么称这些地方是无暇?请分别说明理由。答: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非人的四种: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 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人中的四种:1 )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甚至有些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

28、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2)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也没有修法的机会;3)持邪见者:即使7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4)喑哑:虽然没有生起邪见,但自己特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45、五种自圆满是指哪些?倘若一个不具足,会对修行有什么影响?答: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1)如果未能转生人中,则修法的机会没有,世间上的动物哪怕再高级、再聪明,让它念一句观音心咒,

29、也是念不来的;2)若未转生到佛教兴盛的中土,就连佛教最基本的取舍也不可能了知,又怎么谈得上修行呢?3)若诸根不具足,则没有方法听闻佛法,看不到电视屏幕和法本上的文字等;4)假如业际颠倒,造了五无间罪,死后马上堕入无间地狱,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或者以前是修行人,后来生邪见还俗了,不好好学佛,那也与解脱无缘;5)若对佛法无有信心,则品尝不到其中的妙味,无法趋入解脱。46、五种他圆满包括哪些?为什么决定是五种,四种或六种可以吗?请说出理由。答:五种他圆满:佛陀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不可以。1)佛陀出世:佛陀没有出世的话,众生虽然来到世间,也没办法了知佛法的道理;2)佛已说法:

30、佛出世了还不行,如果没有讲法,众生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益;3 )佛法住世:如果佛法的住世期已过,比如释迦牟尼佛五千年的教期湮没,或者根本不存在善知识讲经说法的现象,那么尽管佛陀曾经说过法,对众生也没有利益;4)自入圣教:虽然佛已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的住世期也没有过,但自己没有进入佛门的话,纵然佛法广大如大海,也是品尝不到一滴;5)师已摄受(也有种说法是具足施主等顺缘):入了佛门之后,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悲愍摄受,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取舍。因此,这五条涵盖了应具足的一切外在条件,增一不必,缺一不可。47、从因、比喻、数目三个角度,请分别说明暇满人身十分难得。答:因方面:人身依靠清净戒律而获得,尤其是暇满人

31、身,必须以前世的清净戒律为因,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多为缘,再加上往昔所发的殊胜善愿,具足这些因缘才能获得。比喻方面:盲龟值木轭、昙花难以现世、撒豌豆于墙壁偶尔会停留、沉香木气味的比喻。数目方面:恶趣众生多如晚上的星星,善趣众生少如白天的星星;恶趣众生多如大地土,善趣众生少如爪上尘。48、有人想:“经中虽说人身难得,但这只是一种说法吧。现在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怎么会是难得呢?”这种想法正确吗?请以理分析,并说说你对人身难得的认识。答:不正确。如果拿人的总数与恶趣众生的总数比较,就可知道人的比例实在太少,而在这些人当中,愚痴的人或普通人占了绝大多数,真正修行的人少之又少。试看,一个城市中若有

32、100 万人,里面有多少人皈依佛教?如果有 100 人皈依佛教,真正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发出离心的修行人又有多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具足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人身相当不易。 49、 “后世怎得此圆满” ,是以什么根据说后世得不到今生这样的圆满人身?通达此理后,我们应怎样对待现在的人身?答:中观四百论中说:“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了造恶业,造恶业以后,唯有堕入三恶趣受苦,而得不到今生这样的圆满人身。纵然因善业所感,获得了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于散乱心非常强,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无法真正行持善法。通达此理后,我们应当珍惜此人身,修善断恶,依靠它来度过

33、生死苦海。50、 宝箧经中讲了哪四种是我们应产生信心的对境?答:佛陀、菩萨、佛菩萨的行为、菩提果。51、解释颂词:“具备闲暇圆满之双翼,亦具现见善恶功过目,然被贪图名利网所擒,岂非已入罪业之笼中?”8答:如果我们具足了暇满人身的双翅,拥有了照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双目,但一味地贪著于名声、地位、财物,那就会困在罪业的牢笼当中,无法解脱。52、请结合比喻说明菩提心所依之心的难得性。答:譬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尔依靠闪电的外缘一瞬间能使色法昭彰显著,现得极为明显。同样,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时候也能使由罪业所感处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尔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而这种心态不会屡屡持久不断地生起,因而

34、我们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53、为什么说人身的价值已经远远胜过了如意宝?答:如意宝只能解决今生的衣食受用,此外无法饶益自己的生生世世,而获得这样的暇满人身,暂时可以成办善趣的人天安乐(增上生) ,究竟能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或佛和菩萨的果位(决定胜) 。故从价值的角度来讲,人身确实胜过了一切如意宝。第 8 节课54、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我们凡夫众生造善业的力量极其微弱,而罪业的力量难以抵挡?对此,你有什么亲身感受?答:从所依身的暇满与所依心的善念之难得来看,凡夫众生造善业的因缘聚合起来非常困难,相反,一切不善业的因缘聚合起来却非常容易,致使罪恶的力量格外强大、势不可挡,难以想象,

35、而且接连不断产生。凡夫人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时间很短,力量也很薄弱,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比如说听课的时候打瞌睡、起分别妄念,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家里的人阻挠,一些烦恼现前等等,在听一堂课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会出现许许多多违缘来中断你的善行。与此同时,罪恶的力量非常强大,凡夫人造恶业时,怎么样混时间都无所谓,听一些乱七八糟的流行歌曲,时间一下子就过了;在一些没有意义的无稽之谈上,花多少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到舞厅里通宵达旦;到茶馆等散乱的场合中打麻将、赌博,做各种各样的非法事;看电视、看电影,上网看一些不如法的内容,对此永远是乐此不疲。 55、一旦生起了菩提心,为什么就不会转到恶趣中?请以教证、理

36、证分别说明。答:教证:华严经中说:有了明灯,千年的黑暗会在一刹那间被全部驱除;有了龙王顶上的如意宝,所有的违缘、障碍、危害能被遣荡无余。同样,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灯和如意宝一样,能将堕入恶趣的一切罪障彻底断除。理证:无始以来,我们正是依靠自私自利的心,为了自己或亲朋好友才造下了各种罪业,如果远离了对我与我所的贪执,则不会造作恶业,当然不会转生于恶趣。另外,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往昔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会逐渐消失,大的罪业能压伏,小的罪业能根除,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所以,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56、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相续中只要有了菩提心,弥天大罪也会被遣除

37、。答:犹如老鼠看到了猫的眼睛,就会特别害怕,所以猫眼能震慑降伏一切老鼠,令它们无法堪忍,立即逃窜或动弹不得。同理,无上菩提心一旦出现,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阿赖耶识上的种种恶业,马上就可以遣除无余,如同老鼠在猫眼前不敢停留片刻一样,在菩提心的面前,所有的罪业根本不会存留。57、 “无量众生依于此(指菩提心) ,顺利能获最胜乐(指佛果) 。 ”这恐怕与现实不符吧,因为发了菩提心的人要为众生付出一切,修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忍的苦行,这能说明顺利吗?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看法。答:有了菩提心,获得佛果会非常迅速、顺利,不需要绕很多弯路,不用像外道那样经历各种无意义的苦行。而且,有了菩提心的摄

38、持,不管是积累资粮还是清净业障都非常快速,即使将头目手足布施给众生,由于菩萨的利他心特别强,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也像割把草一样没有任何痛苦的感受,反而内心快乐无与伦比。58、佛陀于多劫中思维观察,发现什么法才是对众生最有利的?为什么?答: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因为依靠这一菩提心,无量众生能轻而易举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或者殊胜安乐。959、为什么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若是这样的话,小乘阿罗汉岂不是变成大乘菩萨了吗?请阐明你的理由。答:小士修法唯求离苦生善趣,修行人相续中只要一度生起菩提心,即能灭多劫罪障,圆满广大福德,刹那解脱恶趣痛苦,因此,修小士道亦宜发菩提心。中士道的基础是小士道,小士道既

39、应发菩提心,中士道岂能舍亦?(若欲详知此理,阅能海上师所讲的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 。 )所谓大士道,是指大乘种性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遣除他们相续中的一切痛苦而希求佛果,这本来就是菩提心的体性。因此,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小乘阿罗汉需要菩提心,是从不能舍弃的角度而言的,并不是从必须具足的角度来讲的,故不会变成大乘菩萨。60、为什么将生死轮回比喻成监狱?答:监狱里的犯人只有一个小小的空间可容自己活动,此外根本没有任何自由。同样,轮回也相当于是个监狱,上去最多只能到有顶,下去就是无间地狱,好像蜜蜂被关在瓶子里一样,根本不能超越这个范围。61、发了菩提心以后,名字已经转变,可以称为菩萨,那一个人既是凡夫

40、又是菩萨,这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答:不矛盾。因为所谓的“凡夫 ”,是指我们相续中具足了业和烦恼,而所谓的 “菩萨”,是指已经具足利他的心和行为,故二者并不相违。62、 “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 ,此处的菩提心指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为什么?答:指世俗菩提心。因为在华严经中用金刚宝来比喻菩提心,金刚宝虽然可以被毁坏,但毁后能立即可以恢复,世俗菩提心也有如是性质。如果此菩提心是指登地菩萨才有的胜义菩提心,那是不能毁坏的,用金刚宝比喻很不恰当。第 9 节课63、论中说:“我们不清净的身体,如果有了菩提心,就会变得跟佛身一样。 ”若是这样,初发心的人为什么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41、请以理说明。答:论中的观点主要侧重于菩提心的功德,是说如果相续中产生了菩提心,从因的方面就具足了佛身的相好庄严。但由于凡夫人并未断尽二障之故,所以从异熟果的方面而言,现在不可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然由于菩提心的摄持,我们不清净的身变得像佛身一样有价值,堪为人天供养处,并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圆满佛果,具足种种相好庄严。64、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答: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

42、长。无论积累何种善根,若以菩提心来摄持,所行持的善法均成为菩提之因,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大海未干之前,此水滴也不会干涸,所以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65、作为一名佛教徒,你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什么样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想。答:请自己发挥。第 10 节课66、名词解释:1)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缘众生的悲心,也就是希望众生远离痛苦;二是缘佛果的智慧,只是让他们获得暂时的快乐,拥有财富、寿命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发愿使他们远离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最终获得圆满如来正等觉的果位。2)世俗菩提心: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凡夫相续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3)胜义菩提心:

43、证悟自心远离戏论的法界义,也就是指无分别智慧,这在登入圣地菩10萨的相续中才有。4)劫末火:按照 俱舍论 中的观点,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最后毁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劫末火,热度相当于七个太阳加在一起,刹那间能将一禅天以下全部摧毁无余。5)定业:异熟果报确定无疑要感受的业。6)不定业:由于力量微弱而不一定感受异熟果报的业。67、我们在修持禅定时,会经历哪五个阶段?请以比喻具体解释。答:第一阶段是如“峭壁落水 ”之动摇觉受,心犹如从峭壁飞泻而下的瀑布,刚开始时难以调伏,自心急躁、分别念迅猛、粗大,恒时处于飘摇不定之中。第二阶段是如“山谷流水”之获得觉受。山谷里的水声势浩大、湍急奔腾,但跟峭壁

44、落水相比,流速有明显的缓慢。到了这个阶段,心已能基本上安住下来,但时间不会很长。第三阶段是如“平原江河”之修行觉受。江河缓慢流动,从远处看好像没有动摇,只有到了岸边,才会发现它仍不舍奔流。同样,此时的心已经比较稳固,但若详细观察,还是有细小的分别念不断闪出。第四阶段是如“大海离波”之稳固觉受。从远处看大海,似乎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波涛,与平原江河比起来更为平静,此时细微之分别念亦日渐消失,自己将心专注于任一所缘境时皆能安住很长时间,纷扰外缘也难以撼动其安住之心。第五阶段是如“山王稳固般”之究竟觉受。须弥山王始终不为狂风所动,同样,此时将心专注于任何一处,皆能自然融入此法,无需任何勤作,自然明然安

45、住于此法中,任何分别念都无法动摇。68、 “菩提心能根除一切罪”与经中讲“定业不可转”难道不矛盾吗?请以教证、理证分析。答:不矛盾。所谓的“定业不能改 ”,是指如果没有好好地忏悔,在没有对治的情况下,定业确实不能改,一旦遇到了对治,定业也是可以改变的。印度的入菩萨行论大疏 中说:“ 一刹那间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即使你的罪业再大,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像一点盐融入大海一样,盐味马上就会被大海隐没,同样,自己以前所造的杀生偷盗等罪业,依靠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力量,全部能被摧毁无余。 ”69、发菩提心与建寺院、开法会、救济灾民比起来,哪个利益更大?为什么?答:发菩提心的利益更大。因为发菩提心的对境是三

46、界六道的一切有情,时间是轮回未空之际对众生作饶益,以悲心与智慧无有疲厌地救度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痛苦,暂时给予他们身心的安乐,究竟赐予佛果。而建寺院、开法会、救济灾民,若无菩提心的摄持,只是一些表面的形象,所救济的也只是少数众生,时间最多是一生一世,给予众生的只是暂时的利益,因此二者相比起来,菩提心的利益远远胜过前者。70、 华严经中是怎样赞叹菩提心的?请简单举例说明。答:华严经云:“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一切有情赖以生存,故如大地;能真正杜绝一切贫困,故如多闻天子;能圆满护持一切菩萨,故如父亲;能真实成办诸事,故如摩尼宝王;能满足一切心愿,故如妙瓶;”第 11 节课71、什么叫愿菩提心?什么叫行菩提心?二者有什么区别?答:所谓愿菩提心,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以大悲心来缘众生,第二个条件是以智慧来缘众生获得佛果。在具足这两种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发愿:“ 从现在开始,我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就是愿菩提心。所谓行菩提心,就是在发愿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在实际行动中不离六度万行。二者的差别就像欲行与正行。比如我要从这里到印度金刚座,在没有去之前,心里有一种“ 我想要去”的发愿,这种欲心相当于愿菩提心。然后我准备好路费、衣服等行李,正式起程前往印度,这种正行相当于行菩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