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建议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它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基础和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使第一轮复习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现结合我们年级的教学实际,对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制订计划1、明确高三复习的指导思想:结合考点,紧扣教材,以加强三基教学为主线,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与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及指导思想是:加强“三基”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夯实基础,能解决中、低档试题。夯实的标准是:(1)能做到对概念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2)能独立完成课本中定理和公式的证明;(3)能熟练
2、解答课本中的每道例题和习题;(4)能掌握各单元的典型题型和解题方法;(5)能掌握解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2、必须认真学习“考纲” 、领会“说明” 、研究考题、把握方向(1)深化考纲研究,准确把握迎考复习方向。研究考试范围的,明确要考查的基本内容,确保复习内容的全面性;通过对考试要求的研究,明确对各部分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考查程度,确保复习进度的合理性;通过对试卷结构的研究,明确试题考查的方式和角度,确保资料选用的价值性;通过对考纲变化的研究,明确命题的新动向,确保复习策略的科学性。(2)细化考题研究,科学调整复习迎考策略。当年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信息载体、各备课组要充分研究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
3、高考试题不只是为了会做高考题,重要的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优化迎考复习的方略。一是研究题目背景材料的特点,以此确定如何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实际;二是研究题目考查知识的角度,以此确定如何把知识深化与应用拓展进行整合;三是研究题目考查能力的方式,以此确定如何对学生进行题型和操作技能训练;四是研究题目变化的走势,以此确定相关环节复习侧重点的定位;五是研究考纲变化在考题中的体现特征,以此确定复习内容和策略应做怎样的调整。4、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教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就有目标,就有方向。高三第一轮教学要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上下功夫, 要在理论联系
4、实际,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掌握解题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功夫,减少学生不应有的失分现象。千万不要出现“第一轮复习赶进度,第二轮复习炒冷2饭,第三轮复习乱做题”的现象。为此一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 复习无计划,复习程序乱。一般表现为:时间安排不当,或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或过快、或过慢;复习无稳定的程序,学生无所适从。(2) 讲课无新意,详略不得当,重结论轻过程。其表现为:把复习课上成压缩的新授课,讲授不改变形式,疑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讲概念规律的结合,学生理解知识不深,不
5、准确,不透彻,知识不能迁移,形不成技能。(3)对高考要求把握不准。其表现为: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训练题目过程理想化,且过于繁、难。(4)解题不少,能力不高。其表现为:就题论题,而不是就题论法;题目重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二、高三复习安排及第一轮的基本教学任务1、高三复习应按三个阶段进行:第一轮(2016 年 8 月2017 年 2 月底)为“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要求:落实考点,全面复习。抓纲务本,单元过关,整理题型,夯实四基,初步总结方法规律。第二轮(2017 年 3 月2017 年 4 月中旬)为“重点专题上台阶”阶段要求:设置专题,构建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迁移,
6、培养综合能力,穿插和渗透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第三轮:2017 年 4 月中旬到高考,可分四阶段:“综合模拟 1”阶段。要求:强化训练,综合攀登。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由复习”阶段要求:休整调适,自主整理。自学为主,个辅为辅,适度训练,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逐步达到最佳状态。“综合模拟 2”阶段要求:强化训练,巩固应用,总结方法,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停课复习、考前指导”阶段2、选择合理的复习教学方法。第一轮复习各单元
7、按“学、讲、练、考、评、补”顺序进行,各环节要目的3明确,确保实效,实施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重在补缺拾遗。3、了解第一轮复习的四项基本教学任务。第一项: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的知识点 (1)全面:覆盖教材中所有知识点;(2)系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而且掌握与该知识点有联系的前、后、左、右的有关的知识点。第二项:完成记忆任务(1)所需记忆的知识,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一次到位” ,决不可把记忆任务推到第二轮复习;(2)所需记忆的知识,必须以能“默背、默写”为合格。第三项:初步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结构(1)记忆、理解各单元知识结构图(表) ;(2)本单元知识能“单元过关” 。第四项:着力培养初步的综合能
8、力和学科能力(1)大部分应是低档综合题,小部分是中档综合题,一般不搞高档综合题;(2)一般是在本单元内的综合练习;(3)将各项学科能力落实至足量的例题及练习题;(4)中、低档题的学科能力基本过关。三、第一轮轮复习的原则要优化第一轮课堂教学就必须遵守高三复习的教学原则,总原则是适当延长一轮复习时间,缩短二轮复习,加大三轮综合训练时间和强度。并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第一轮复习中力争追求全面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构建知识体系、力争做到知识无遗漏。(2)基础性原则。用足教材、把握基础。教材的图表、数据、小实验等全面温固,零散知识体系化、网络化;注重基础,注重通性通法,精选精编,讲求实效和针
9、对性。(3)系统性原则。第一轮复习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仔细的探究后,按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 “以线串珠” 、 “以致成形” ,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从而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其构建的方法可以将各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与作用用表格式、纲要式、图表式和口诀等形式进行直观形象地构建知识整体的层次结构。(4)针对性原则。复习指导思想的确定,复习计
10、划的制定,复习方法的选择,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和编制等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4意性。所谓针对性是指: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针对重、难点;针对高考的热点;针对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信息;针对新课标卷命题特点。对于学科的认识水平哪些内容对中学学科素质培养最重要;哪些知识是高校学习必须的;哪些知识对培养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5)主体性原则。学科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其中与大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尤为重要。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能成为知识的贩卖者。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
11、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6)指导性原则。各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处理好基础与能力、课本与复习资料、做题与纠错、做题与复习、课内与课外等关系。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强化“三基”训练,克服盲目求难、求巧,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等浮躁现象。要提高练习的质量,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归纳以及表述的规范化,对于错误的习题要及时订正,并做成“错题集”经常复习,通过相应的纠错练习强化正确性。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在联系的总结,知识网络结构的建立和解题规律的提炼,克
12、服以练代替复习现象。要教育学生提高理科实验的动手能力,了解最新的重大科技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扩大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四、第一轮复习策略建议1、重心下沉。下沉就是注重三基,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力提高和增分操作上。由于学情因素很容易误入歧途,盲目跟进,势必在第一轮备考中吃夹生饭,没有做到恰到好处,该拔高的没有上去,该淡化的却在强化。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留时间,多给学生留空间。(1)教材、复习资料学生读、学生看;(2)基础知识让学生串,不完整处让学生填;(3)基础练习让学生做,错误之处让学生纠偏;(4)例题让学生板演,错误之处让学生分辨;(5)解题规律学生找,经验教训自己总结;(6)
13、课下作业独立做,作业错题,作业错题及时改。为学生留时间我们还建议:(1)每节课至少要有 1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让学生看、让学生练,变讲题课为训练课;(2)每单元结束至少要留一节时间让学生总结、让学生练;高三各科复习的时间很紧,但再紧也不能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切实5做到宁可少讲两个题目也要将参与教学活动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留时间不但把我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也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的角色也就真正成了“导演”和“教练” 。3、规范训练。(1)抓学生的作业习惯,让学生做到“先复习,后作业,步步有依据” ,每次作业后及时检查有无错误,对错题要找出错因,认真订正,写出感想;(2)抓学生
14、认真审题的习惯,做到阅读仔细,分析深入,表述合理;(3)利用课堂练习、单元练习加强限时训练,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4)利用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总之,通过多层次的规范化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做题既准确又熟练,尽可能地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卷面上的分数,向家长、学校和社会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4、及时反馈。反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师生交流,各种测试都是反馈的有效形式。通过各种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的缺陷和薄弱环节,针对实际因材施教。(1)针对概念模糊、基础较差,要多做“铺路”工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决不放过一个知识点;(2)针对知识脱节或容易忽视的
15、知识,要多做“搭桥”工作,反复训练,直至完全掌握;(3)针对易错总错问题要经常练习;对易混问题要对比练习;对重点问题要反复练习;(4)针对错误问题:一是教师要建立学生的错题档案,适时进行二次训练;二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对每一科都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常作业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或不懂的题目整理在错题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归纳小结,找出错误的类型和原因,是属于知识漏洞还是审题、运算等能力问题;对学生的错题本教师及时检查或面批;(5)针对练习未达标的学生要组织相关训练进行补救,直至完全过关,使学生练一次,考一次就能提高一次。(6)针对每一次大型考试,教师要写出试卷分析,各备课组长要写出质量分析报告,
16、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对学生则要求写出自查总结。5、抓好小专题复习。小专题复习是双基复习的升华,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应试能力的关键。小专题的组构必须围绕高考的重点与难点,体现如下三个特征:6抓住稳定的;注意变化的;研究发展的。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今年的高考题,结合 11 年的高考试题,12 年的高考动态及相关信息,找准高考的常考点、必考点及学生的易错点,讲、练、评相结合,提高专题复习的效率。6、回顾高考,以本为本。高考命题立足教材、回归教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高于教材、不泥拘于教材;高考命题遵循于考试大纲 、依据于考试大纲 、不超出考试大纲 。各学科要处理基础和能
17、力的关系,讲、评、练、纠的关系,重要考点、热点与知识面的关系,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关系,一本资料与多本资料的关系等。7、落实培优补差,促进全面发展。切实做好“帮扶”工作。一方面做好“尖子生”培优工作,另一方面对许多的“边缘生”转优,实行全员分工,全过程管理,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确定具体名单,负责学生的跟踪调查与组织评比、考核与奖惩。建立学情调查制度,关注差异性教学,做好学困生工作。8、滚动复习、不厌其烦。重滚动复习,落实单科综合检测;热点知识、主干知识反复训练、滚动训练、针对性训练。9、强化反思,加强学法指导。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做到“日清日结” 。做好“错题集”和资料的整理以及规范书写,在第一轮的
18、复习中特别强调做好。在指导学生的复习中,各科教师指导要细化,甚至细到指导学生看某份练习某道题;组织与落实好必要的“答疑”反思一题材多解、发散思想。通过同种解法的展开、比较、反思,能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使各种层次的学生以该学科的思想方法有不同程度的领悟,从而提高了高三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反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题多变”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一题多变的提问主要在习题课中进行反思多题归一、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10、构建网络每当
19、复习完一章一节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充分利用章节后面的“复习与小结”的内容,弄清本章的知识结构;二是避开课本上的“复习与小结”内容自编知识网络体系,其中包括梳理知识、归纳题型、总结方法、寻求解题规律等;其间允许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个别重点、难点予以强调和解释。通过复习把教学法中分割讲授的知识点、知识片断组合成知识链、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使之各科内容综合化;基础知识体系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材步7骤规范化。这当中,可以图表、表格、口诀等这些已被证明是非常有益的形式。11、防微杜渐,谨防基础教学法中的九个误区。(1)定位不准,急功近利。 (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学
20、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 “求全” 、 “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 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不断训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3)重覆盖面广、轻重点主干。 (4)重强化训练、忽视思考。 (5)重热点现象,轻背景与边缘问题。 (6)盲目乐观。认为自己的学生知识基础已经没有问题。 (7)急躁冒进。想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将学生能力 提高到想像的高度,用难度、综合度很高的题目狂轰烂炸。 (8)矫正不力。抓基础的过程就是反复矫正的过程、矫正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基础的过程。矫正的越快,学生提高的越快;矫正的越多,学生知识基
21、础的缺漏就越少,矫正教学在第一轮尤其重要。 (9)考查不当,阶段性考查是非常必要的,但要以此为基础,为教学法导向,第一轮复习时考查的重点是基础,但“基础+能力”依然不能忽视。五、第一轮复习的教学要求(一)常规到位在教学法常规中,决定教学法效果的就是备课、上课、作业和测试这几个环节的质量。备课:必须认真备课,每人的教案不强求形式的统一,但需人人都有,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各班的学生特点,因人施教,灵活处理,教案的内容宜详不宜简,突出 实效。上课: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即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不讲偏题、不讲怪题材、不讲不典型题。力求一题一类型,一课一收获。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提高质量。尽可能地删
22、除无效教学法五环节,力求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课时。把传统的讲“是什么有什么”转变为讲“为什么,怎么样、有何用、怎么用”等。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新知中迁移,迁移中运用” ,切实贯彻新课程的探究精神。作业:布置作业做到“两个布置两面三刀个不布置”:一是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二是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二是两面三刀不耐:重复性、超负荷的不布置,超纲题,偏怪题材不布置。作业批改实行一本作业本制,力求作业批改不过夜,灵活使用全批、点批与面批,及时反馈、及时订正。考试与讲评:做到“精而实” ,即精心出题材,精心讲评,务求实效。测试分为周测与月考、测试题命题确保科学性(
23、无错误) 、探险究性(重能力) 、前沿性8(有创新) 、实用性(近期反馈) 。教师讲评前要统计分析、力求达到讲评课讲解不超过 30 分钟。要求学生有错题集,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全而得满分” 。规范考试,严格阅卷。加强学法及应试指导。(二)抓好六方面的教学法要求。1、不遗漏一个知识点。2、坚决记住所需要记住的知识。3、以“单元”为单位,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4、要掌握理解规律,提高理解能力:理解题“思路” ;举一反三,关键在“反” 。5、将考纲要求初步转化为学生的学科能力。(1)明确本学科的学科能力共有几项;(2)明确本单元内究竟搞哪几项能力的训练及测试;(3)设计并完成足量的、典型的、难度适
24、宜的例题;(4)设计与完成例题等值的练习题;(5)进行学科能力的测试;(6)学科能力的讲评及完成等值的查漏补缺题。6、瞄准考试大纲,落实单元过关,确保终极目标顺利达成。阶段复习目标的达成与高考终极目标的实现是密切相关的,强化单元过关质量是提高成绩的根本保证。各校要高度重视单元过关测试;在充分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单元过关检测题,通过单元测试,及时发现教学的盲点、学生的疑点和能力缺陷,适时进行补救和调整策略。具体要求是:(1)原则上每章(或每单元)举行一次过关测试,不能使用版翻印的试卷。(2)试卷的设计必须严格迎合高考,要控制试卷长度、试题难度(定位在让 80%的学生得到卷面分的 80%) , (3)必须正规考试时间,考试氛围、考试形式,杜绝松散训练式的检测考试。 (4)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对试卷上暴露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归类梳理,坚决杜绝只考不改的现象。 (5)要严格试卷批阅分析后的讲评,通过分类评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行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通过针对补偿,实现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确保复习效果。 (6)要深入分析试卷中暴露的问题,建立学生一轮复习错题库,为二轮提升找准切入点。总之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只要我们科学备考,严格管理,明年的高考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