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文档优质文档选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1 (全国卷文综 21)1951 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 联合国家宣言 B 开罗宣言C 雅尔塔协定 D 波茨坦公告2 (全国卷文综 20)在 20 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 B第三世界兴起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 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3、1936 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 23 票反对,
2、25 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w.w.w.k.s.5.u.c.o.m 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2) 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3) 表明英、法、绥靖意图 (4)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4、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
3、战场的局势是 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 盟军开辟第二战场 盟军进入巴黎使法国光复 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A B C D6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 ,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 狼群 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其中,两个“小孩”是指A西班牙、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埃塞俄比亚 D波兰、捷克斯洛伐克7有学者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 1939-1945 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8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
4、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 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9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左边床上的
5、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优质文档优质文档10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苏联,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 年 7 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 2 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 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 年 5 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6、。 A. 1 处错误 B. 2 处错误 C. 3 处错误 D. 4 处错误11.1933 年 3 月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制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议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这项法案( )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 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规定的 D是对魏玛宪法的进一步完善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 1940 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材料二 1941 年 8 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
7、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 ”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 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 材料三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 1941 年 9 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趁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4
8、分)(2)材料二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4 分)(3)分析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2 分13 (2009 山东文综,35) (10 分) 【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 (2 分) “我们”有
9、什么共同的“理想” (2 分)(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 ,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 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 分)14 (宁夏辽宁文综,43)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优质文档优质文档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 年
10、4 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气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会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 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6 分)(
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9 分)15 (天津文综历史,13)(16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2 年 1 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 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 1943 年 11 月,同盟国 (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
12、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 分)(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 分)材料三 1943 年 10 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 四国宣言 ,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
13、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 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 分)。优质文档优质文档16 (14 分)阅读以下两幅德国地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对比两图,德国的版图在二战前发生了许多变化。请指出 3 个变化的地方(3 分) 。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4 分)?(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2 分)(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 年
14、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3 分)(4)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分)1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
15、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 20 世纪 30 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 世纪全球史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 100 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图 6 1919 年 6 月的德国疆界 图 7 二战前法西斯德国的扩张优质文
16、档优质文档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材料三 (20 世纪)30 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5 分)(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二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 (2 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 分)(3)第二次世界大
17、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 (4 分)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1-11.AABCC,BADDD,B12、指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向上述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4 分)丘吉尔意在让美国为维护英国利益不怕冒对日作战的危险。罗斯福不愿仅为英国的利益对日作战。 (4 分)尽量避免过早同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机会发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以发战争财。13(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
18、“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 “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 。14(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15 (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
19、和平、发展16.(1) 变化: 1936 年行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1938 年 3 月德国占领奥地利;1938年 10 月占领苏台德区;1939 年 3 月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每个 1 分,择其 3 即可,共 3 分) 。 原因: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激起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积累巨大力量。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讹诈(如慕尼黑阴谋等事件) ,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 (每个 1 分,共 4 分)(2)做法:先集中力量打败西线的国家,再进行其他战线的作战(1 分) 。原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20、 (1 分) (3)构筑马奇诺防线;推行绥靖政策;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 (每个 1 分,择其三即可,共 3 分)(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积极使国际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间的争端;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 (每个 1 分,择其优质文档优质文档2 即17(1)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反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
21、。 (5 分)(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 (2 分)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 (2 分)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 (1 分)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 (任意 2 点,2 分)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任意2 点,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