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五 年级下册 科目: 音乐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 1. 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3.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重点 演唱巴塘连北京 、 迷人的火塘教学难点 感受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准备 多媒体光盘,磁带,录音机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间 3 第一课时:北京喜讯到边寨 、 巴塘连北京教学步骤 教 学 流 程 资料补充激趣导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
2、业布置一、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1.猜谜导入: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3.熟悉各主题音调。播放各主题音调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5.师生讨论。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二、表演巴塘连北京1. 地理地貌知识导入:2. 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3. 学唱曲调。4. 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5. 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6. 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
3、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7. 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北京喜讯到边寨就是表现了重大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欢庆的情景。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结构紧凑,表现手法简朴,音乐形象鲜明。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 第二课时:阿佤人民唱新歌 、 迷人的火塘 ,切分音讲解教学步骤 教 学 流 程 资料补充激趣导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1.从地理
4、知识上导入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3.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啰”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二、表演迷人的火塘1. 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2. 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3. 解决重点:切分节奏。(1) 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 7、8 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
5、,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 ”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 ”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 ”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它是与“ ”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是“ ”的缩短,而“ ”与“ ”是同一种形式,而“ ”是“ ”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 ”的切分音的形式。4.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5.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 14 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6. 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7. 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
6、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8.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9. 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10. 表演歌曲。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一首以佤族民歌音乐为素材的创作歌曲,佤族原来没有文字,解放后产生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佤文。佤族的音乐原始、古朴,与其生活、劳动、风俗密切相关,也是抒情和娱乐的主要手段。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 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11. 小结:欢乐的侗家村
7、寨。 第三课时: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竖笛吹奏训练教学步骤 教 学 流 程 资料补充激趣导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一、各族儿童联唱表演1. 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2. 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3. 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二、听辨活动1
8、. 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 是“ ”,而 B 是“ ”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2. 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三、学吹竖笛 教学基本要求1. 练习音阶:1=C 2. 学吹敖包相会 。3. 学习“ ”的指法并实践吹奏樱花 。(1) 学习“ ”的指法。练习曲:(2) 樱花最后 4 小节: (3) 樱花全曲吹奏,教师示范,后指导下吹奏樱花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4. 吹奏古曲苏武牧羊 。(1) 教师示范吹奏。并结合介绍苏武牧羊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 学生自学练习吹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 请学生自荐、自告奋勇表演,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要以表扬为主,给以鼓励,并指出不足,给以纠正。(4) 集体吹奏苏武牧羊 ,教师点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