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849187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京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北京市“十一五 ”市级 一般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卫生局 2006 年 8 月一、 “十五”期间北京市卫生事业回顾(一) “十五”期间北京市卫生事业成就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十五” 期间的建设,首都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和实施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京发2004 23 号),通过加强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装备水平、加快人才培养等措施,全面加快以“一个机制、四个体系” 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

2、力进一步提高。经过“十五 ”期间的努力,北京市的 预防保健工作在 计划免疫、流行病和地方病控制、消毒杀虫、职业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保持2平稳,结核病的发病率始终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连续 19 年无脊髓灰质炎发病 。体现群防群治理念的“生活方式疾病综合示范社区” 项目纳入了北京市政府的折子工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项目社区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管理率达到 87.15,疾病控制率达到 72.69 1。2005 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孕产妇和 06 岁儿童的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 94.82和 97.32。 “十五” 期间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的健康指标已

3、基本完成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建立了重大决策法律分析论证制度、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制度等。市和区县建立了独立的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建立和实施了综合执法、属地执法模式。成立了医疗卫生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大了对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扰乱医疗卫生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初步建立了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成了 10 个远郊区县急救分中心、48 个乡镇急救点和 136 个城区社区急救站的建设任务。北京急救中心完成院前、院内救治功能分离,实现向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平稳转型。院前急救系统发展迅速,城市急

4、救网络1 资料来源:北京市政府 143 号折子工程“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项目推广规划2 资料来源: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3初步建立。市急救中心接诊总人次数和普通病人使用急救系统的比例逐步上升,急诊病人中危重病人病死率持续下降。目前 120 急救系统部分城区急救半径已达到了 4-7 公里,平均反应时间为 13 分钟左右 3。完成了 412 家一级医院传染病诊室和 140 家二级以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地坛医院迁建、佑安医院改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至 2005 年底,城乡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9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607 个,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覆盖率达到81 4,初步形成了以社

5、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大中型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依托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框架。北京市拥有全国最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其中医疗资源拥有量位居各大城市之首。2005 年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6.65 张、卫生技术人员 10.24 人、执业医师 4.32 人、注册护士 3.66 人 5。医疗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远高于全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诊疗设备与治疗手段。全市 976 个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为 7096.3 万,全年出院病人 110.3 万人次,住院手术 42.4 万人次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 15.93,医院床位平均使用率 74.71%。在服务首都的同时,北京市丰富的

6、卫生资源和优良的医疗服务惠及全国。3 资料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一五”公共卫生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报告,2005.34 金大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首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5 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领导讲话汇编5 资料来源: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2004 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简报4据调查,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中,外地患者占就诊人数的 20-40%。3、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 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从 2000 年的5.32下降到 4.35;孕产妇死亡率为 15.91/10 万;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稳步增长到 80.09 岁。

7、实现了“十五” 卫生规划确定的目标。 目前北京市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并稳步推开。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推广到所有区县。共有 249 万农民参加了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81%。郊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市政府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 200525 号),建立完善的筹 资增 长机制,不断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5、爱国卫生工作成绩突出全市有 3 个区被授予国家卫生区称号,有 10 个乡镇被授予国家卫生乡镇,1 个镇成为“亿万农 民健康促进示

8、范镇” ;109.2 万郊区群众用上了安全卫生饮用水,京郊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 55.14。6、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5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颁布并实施,使北京市中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医药中心(站)”的建设工作,西城区首批成 为全国中医药服务示范区。开展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的工作,两个区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县。实施了“北京市中医 药人才培养 计划” ,使中医 药事业发展的人才和科研支撑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北京市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有待加强新兴大型社区的配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城乡结合部的传染

9、病控制和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相对薄弱。在疾病防治中,精神卫生问题和慢性病的防治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应急救治体系基层网点在地域分布上不均衡。公共卫生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2、城乡居民健康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2005 年,北京远郊区县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 77.46 岁,比城区居民低 3.98 岁;远郊区县居民总死亡率为 6.19,是城区居民的 1.21 倍;远郊区县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145.25/10 万人口,是城区居民的 1.13 倍 6。农村地区卫生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低,乡村医生中中专以下学历占 68%,尚未 资料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室6达到国家制定的目标 7。新型农村合作医

10、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市户籍农村居民无医疗保障的状况。但是,其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和资金管理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规范。3、基层卫生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合理,服务能力不强。在投入结构上,卫生投入更多地是向医院倾斜,尤其是向三级医院倾斜,条块分割的卫生管理与投资体制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利用不足,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与大量的基层医疗服务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并存。北京市居民“看病贵 ”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北京城 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远高于收入增长;支出比例高于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 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拓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11、,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看病 难 ”、“看病贵” 问题,是“ 十一五 ”期间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卫生工作需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前二十年7 资料来源:游川,姜莹,王燕等北京地区农村卫生人力素质的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3,20(5):2282297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首善之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随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12、的推进,促进健康,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减少贫困,发展卫生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障,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2、2008 年北京奥运会对卫生发展的要求2008 年在北京举办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首都现代化进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首都的医疗保障、急救保障、安全供血、卫生安全保障以及卫生信息网络、乃至社会卫生环境整治等卫生系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首都卫生事业必须坚持“ 以发展助奥运,以奥运促发展” ,逐步建立、健全北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卫生发展

13、的要求根据北京“两轴两 带多中心” 的城市整体 发展规划的要求,卫生事业既要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卫生事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北京市卫生资源的配置必须按照新的城市人口地理分布及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进行有效调整。84、北京市居民健康的需求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社会人群收入的分化,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提出更高的需求。因此,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的方向应该是,既要关注急性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又要关注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慢性病的控制。既要满足社会各阶层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农村和贫困地区居民的基

14、本医疗保障问题。由于北京的特殊地位,全国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北京市的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的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 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的原则,进一步转变 政府职能;同时适应新形势,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卫生领域,也要依据同样的原则明确政府卫生职能,包括规划功能、服务功能、准入功能、监督功能、经济调控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促进市场发育的功能。二、 “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总目标和发展战略9(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

15、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抓住奥运机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首都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特点、适应居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生命安全和基本健康保障需求,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医疗卫生保障。(二)卫生发展总目标建立健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为全市居民提供公平、优质、便捷和负担合理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居民健康指标保持国内领先。(三)主要健康指标1、平均期望寿命: 2010 年不低于 80 岁。2、婴儿

16、死亡率: 2010 年控制在 6以下。3、孕产妇死亡率: 2010 年控制在 15/10 万以下。4、到 2010 年,城乡居民上述三项健康指标差距在 2005年的基础上缩小 1/3。10(四)卫生发展战略 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建设,增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医疗急救网络,形成卫生安全设施布局合理、反应快捷、监督有力的疾病控制预防体系,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调整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建立社会投融资机制,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引导中心城医疗资源向新城扩展和转移,建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网络。着重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三、 “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创建与北京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市、区县疾病控制机构建设。完善由传染病监控、健康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监控三大网络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成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病原学检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健康教育等五个重点系统建设,在传染病控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食品与饮水卫生监测领域建立完善的监测实验室,并重点抓好全市重大传染病防治、职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