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碱部分专题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CS.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5332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碱部分专题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CS.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碱部分专题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CS.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碱部分专题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CS.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碱部分专题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CS.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碱部分专题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CS.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0单元 酸、碱部分专题练习1、 张亮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回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3、已知氯化银(白色) 、碳酸银(白色) 、碳酸钙(白色) 、氢氧化铜(蓝色)都难溶于水。下列溶液分别跟氯化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NaOH B.硫酸 C.AgNO 3 D.

2、Ca(OH)24、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氧化物 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 一 ,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 OH一 ,也能与酸反应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 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 B C只有 D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

3、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 是 碳 酸 盐6、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Na 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Fe 2O3加入 NaOH 溶液中C、稀 HCl 滴入 Ba(OH)2溶液中 D、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7、概念之间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 a、b 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a 酸 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反应b 碱 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8、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4、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C.向 pH=10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9、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 ,乙中产生白色沉淀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 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10、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

5、氧化钠溶液中含有 H2O、Na +、OH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提出猜想】猜想:可能是 H2O ; 猜想:可能是 Na+; 猜想:可能是 OH。【实验验证】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0加 入 固 体 的 质 量 /gA溶 质 质 量 分 数 /%加 入 固 体 的 质 量溶 质 质 量 分 数 0反 应 时 间B生 成 气 体 质 量 /gMgZn反 应 时 间生 成 气 体 质 量 0加 入 水 的 质 量 /gC溶 液 的 pH加 入 水 的 质 量溶 液 的 0加 入 溶 液 的 质 量 /gD生 成 沉 淀 的

6、质 量 /g加 入 溶 液 的 质 量生 成 沉 淀 的 质 量a b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内 溶液仍为无色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 振荡【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11、电解水实验可以 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查阅资料】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实验与讨论】三位同学分

7、别向 U 型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实验中观察到管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管电极附近的溶液,PH 小于 7。说明管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性,管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选填:“酸” 、 “碱”或“中”)性。甲同学将实验后 U 形管中的溶液按图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即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 U 形管中的溶液按图所示分别倒入烧 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和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 U 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

8、中,观察现象: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丙同学的溶液中的红色 。甲、乙、丙同学分析了 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了下列实验: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乙同学向溶液滴加 ,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解释与结论】用硫酸钠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甲同学取 55 克质量分数为 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 5 克 水,刚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 12、请

9、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通过查阅 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物 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 Mg(OH)2和 ,可能含有 Ca(OH)2和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 Na2CO3溶液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

10、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将 50g 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 D 瓶增重 22g,则水垢全部是 CaCO3。0 稀盐酸的体积增加的质量/g1020243040待锥形瓶中不再 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 b,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称量 D 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重复和的操作,直至 D 瓶内物质质量不变。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 D 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评价】(1)A 瓶中的 NaOH 溶液起到 作用。若 A 瓶中无 NaOH 溶液,D 瓶中的质量将 (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

11、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 ,理由是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 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 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 以上实验 (填“能够”或“不能” )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13、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用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A甲烷 B生石灰 C熟石灰 D乙醇 E淀粉 F蛋白质 G硝酸铵用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属于有机物

12、的是 ;属于盐的是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属于氮肥的是 。写出生石灰制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14、酸性氧化物有对应的酸,碱性氧化物有对应的碱,如下表:酸性氧化物 CO2对应的酸 H 2 CO3碱性氧化物 Ca O对应的碱 Ca (OH)2请用化学式写出:(1)与 Na2O 对应的碱 ;(2)与 H2SO4对应的酸性氧化物 。16、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OH) 2CaCO 32NaOH。据此现象,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请回答:(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小明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请你替他补充完整:情

13、况: 情况:NaOH 和 Na2CO3情况:NaOH 和 Ca(OH)2情况:NaOH、Na 2CO3和 Ca(OH)2小红认为只有三种情况,其中情况 (填序号)不可能,理由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情况 (填序号)不可能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情 况正确同学们的回答,得到了老师满意的赞赏。15、17、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的课堂上,老师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在滤出沉淀后的滤液,引导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溶质是 NaOH、

14、Na 2CO3、Ca(OH) 2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可能情况有三种:NaOH;NaOH 和 Na2CO3; 。小伟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 验 步 骤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 假设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放出无色气体 假设 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足量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假设 成立强根据小伟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假设 成立,该假设成立说明教师做的实验是 (选填“恰好完全反应” 、 “Ca(OH)2过量”或“Na2C

15、O3过量” )18、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 8 支试管分别用 A-H 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16、。(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_。(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提出新问题:烧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猜想】猜想:溶质只有氢氧化钠;猜想: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你还需补充的猜想:溶质是_。【设计实验】请你为这三种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方案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20、 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实验一:如图甲,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实验二:如图乙,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17、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 U 型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请问:(1)实验二中若观察到 U 型管左端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 ) ,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与实验一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能排除 对实验的干扰。2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单质铜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 10 克 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组别编号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1 10 20 8.42 10 30 83 10 40 8(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 组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是 。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O-16 H-1 S-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