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0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55213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资料0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习资料0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习资料0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习资料0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习资料0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安徽省2015 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按照 2015 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分解,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博客和 QQ 群交流,一经发现封锁其IP,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高考模拟题分解栏目 按考纲顺序分解整理分解、整理:张秋鸿 1840 至 1900 年间列

2、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 (2015安徽黄山二模15)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郑和航海的 15 世纪前期,西方受教会

3、长期统 治影响,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在当 时处于初始状态, 还没有 发展起来,中国就综合国力来说是强于西方的,故 A 项错误;明朝时中国社会没有实现转型,而且材料重点不是论述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说到“被动”,并没有表达完全停滞的意思,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材料指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这种保守和进取的差别体现在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其最终带来的是中国与西方后续发展方向的大相径庭,故 D 项正确。【答案】D2 (2015安徽宿州三模18)历史推论与对史实的解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

4、中史实与推论之间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2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A公元前 6 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古代希腊各城邦从此都实行了民主政治制度B公元 1 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时代要求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范围内全部居民的法律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清政府被迫开始向欧美列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D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 这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最终结局【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罗马法;1840 至 1

5、900 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解析】雅典只是希腊众多城邦中的一个, “各城邦从此都实行了民主政治制度”以偏概全,故A 项错误;罗马成为大帝国,罗马法演变成万民法, 这其中只有先后关系,而无因果推论的逻辑关系,故 B 项错误;“清政府被迫开始向欧美列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发生在 1842 年签订南京条约时,不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欧美列 强为 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的推论,故 C 项错误;苏联解体,意味着 “斯大林模式 ”的失败,故 D 项正确。【答案】D3 (2015安徽黄山三模16)右图的漫画发表在 1858 年 10 月 2 日的英国笨拙周

6、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各国驻兵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3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解析】从漫画的时间和事件,可知体 现的是第二次鸦 片战争中清政府

7、与外国签订天津条约的史实,A 项是南京条约内容,故 A 项错误;B 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 B 项错误;C 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故 C 项正确;D 项是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故 D 项错误。【答案】C4 (2015安徽合肥三模15)阅读下表,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A 1842 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B 1895 年 马关条约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C 1900 年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空前激烈D 1942 年 中国派远征军入缅 1945 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

8、位【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是在鸦片战争后, 马关条约后列 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 B 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是在1901 年,故 C 项错误;1942 年,中国派远征军入缅, 1945 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故 D 项正确。【答案】D5 (2015安徽淮北二模13)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

9、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4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6 (2015安徽合肥二模14)有学者在评论某场战争时指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此后,中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 。这场战争与下列战争形势图相符的是( )【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园地原创 严

10、禁转载第 5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解析】材料信息“(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这三十年没有大型的战争,中国开始了洋 务运 动,近代化起步, “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因而题干的战争应该是指甲午中日战争。A 图是鸦片战争,故 A 项错误;B 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 B 项错误;C 项是甲午中日战争,故 C 项正确;D 项是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故 D 项错误。【答案】C7 (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14)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

11、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解析】材料说的是“普通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中国民众”,另外“没有影响到”不等于“根本不关心” ,故 A 项错误;按材料意思,虽然几乎全是北洋水师和淮军在作战,但是不能就认定是好大喜功,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故 C 项错误;材料表明了李

12、鸿章主要依赖个人力量与列强斗争,忽略了中 华民族整体的联合,故 D 项正确。【答案】D8 (2015安徽合肥二模37)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外交固然与国势、国力密切相关,并与军事、经济实力相辅相成,然而,外交终归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手段,外交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 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强而称其有;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谓之无。摘自评“弱国无外交” 外交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2)提炼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 。(14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考点】 (2

13、)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明治维新;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华盛顿体系的构建九国公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慕尼黑协定【解析】 (2)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二 “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手段,外交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6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或缺的”、 “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 强而称其有” 和“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 谓之无”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弱国有外交;第二小问是否同意,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回答“同意”,也可以回答“不同意” ,关键是要用史实论证,如同

14、意 “弱国有外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据理力争,拒签和约,抗战时期,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 废除列强治外法权,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 国,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最后在 进行小结,弱国外交需要审时度势,讲究外交智慧和胆识 ,最大限度 维护国家利益,联合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都认同国家一律平等,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 进,国 际交往将逐步 发展为平等的外交,国弱未必外交弱,兵败未必外交败,因此,弱国有外交,如不同意 “弱国有外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等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幕府 时期的“黑船事件”, 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归列强共同支配局面,德国通过 慕尼黑协定强占苏

15、台德区,最后在进行小结,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国力为基础的,国家综合国力孱弱时很难进行平等外交,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审时度势,软弱无能,也就不能维护国家利益,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导致国际政治秩序的不平等,弱国在外交上丧失话语权,因此,弱国无外交。【答案】 (2)观点 1:弱国有外交(2 分)。我同意此观点(2 分)史实: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据理力争,拒签和约;抗战时期,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废除列强治外法权,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日本明治维新后外交。(6 分)(两点即可)由此可见,弱国外交需要审时度势,讲究外交智慧和胆识,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联合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

16、家都认同国家一律平等;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进,国际交往将逐步发展为平等的外交。国弱未必外交弱,兵败未必外交败。因此,弱国有外交。 (4 分,回答出 2 点即可)观点 2:弱国有外交(2 分)。我不同意此观点(2 分)史实:南京条约等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幕府时期的“黑船事件”;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归列强共同支配局面;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强占苏台德区。(6 分)(两例即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国力为基础的。国家综合国力孱弱时很难进行平等外交;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审时度势,软弱无能,也就不能维护国家利益;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导致国际政治秩序的不平等,弱国在外交上丧失话语权。因此,弱国无外交。

17、(4 分,回答出 2 点即可)若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可适当赋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7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9 (2015安徽淮北一模26) (18 分)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 标 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 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 认为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 资本主义的某些 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

18、认为 中国近代史应从 1911 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推断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8 分)【考点】 (1)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解析】 (1)第一小问角度,推断 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即是分析两种 观点所用的史学观点,故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是运用了革命史 观,以洋 务运动为 开端是运用了现代史观;第二小问说明,结合鸦片战争影响和洋 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

19、【答案】 (1)鸦片战争: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 (1 分)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分)洋务运动: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 (1 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3 分,答对 3 点即可)10 (2015安徽淮北一模28) (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时间 主要活动1895 年 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

20、离台湾回上海。1905 年 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1910 年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 “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1916 年 与陈独秀等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作白 话诗。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8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1917 年 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摘编自胡适年谱(1)依据材料一,说明胡适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 分)【考点】 (1)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甲午中日战争;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 (1)从材料一“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可知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爆

21、发;从 1905 年和“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可知背景是西学东渐,有识之士翻译西方著作向西方学习;从“与陈独秀等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和“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可知背景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答案】 (1)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辛亥革命后,面对复古逆流,新思想传播,开始新文化运动。 (2 分,任任意2 点即可)11 (2015安徽合肥三模36) (3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22、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摘自札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的治国理想,并举例说明其对中国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影响?(任举两例) (6 分)【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1840 至 1900 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 (1)第一小问理想,从材料一 “是谓大同”可以归纳为建立大同社会;第二小问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举太平天国的 天朝田亩制度、康有 为的大同思想、 孙中山民生主义等。【答案】 (1)理想:建立大同社会。(2 分)举例

23、: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相关内容(天下为公、民生主义)。(任举两例均可,4 分)12 (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36) (3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晚清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 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力,即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一是内力,即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变革所产生的推 动力。 这两种力又各由若干种力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9 页(共 25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组合而成,多种力的综合,相互作用,形成一股合力,推 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起步。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24、(12 分)【考点】 (2)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清末“新政”【解析】 (2)第一小问观点, 归纳材料二中外力和内力对 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起步的影响。第二小问论证,从外力的角度,紧扣西方国家的开埠通商,商品 资本输出对近代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影响论证;从内力的角度,抓住自然 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清末“新政”对近代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影响论证。 【答案】 (2)观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 (2 分)论证:外力:列强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列通商口岸,逐步成为开埠通商城市;甲午

25、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随着铁道的修筑,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逐渐发展为近代城市。 (4 分)内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清政府的改革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也推动了近代城市化的进程;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6 分)13 (2015安徽黄山三模37) (28 分)2015 年 3 月 11 日德国总理访日三次提及历史问题:正视历史,才能被国际社会接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日清战争,是“ 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

26、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等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 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 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 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8 分)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0 页(共 25 页

27、)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考点】 (2)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解析】 (2)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对比日本教科书内容找出修改建 议,运用相关史 实加以说明即可。【答案】 (2)修改建议一:关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原因,应将“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改为“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 (2 分)理由: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制定蓄谋已久的侵华方针:大陆政策。 (2 分)修改建议二:关于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应将“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中的“支持”改为“默许” 。 (2 分)理由:日本在亚洲的侵略一方面损害了部分列强在华的利益,但更多的

28、是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愿望一致,故而列强持默许态度。 (2 分)修改建议三:关于战争的结果,应把列强瓜分中国的“进人中国”改为“入侵中国” 。 (2 分)理由:可以明确战争的性质。 (2 分)辛亥革命1 (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16)右图是一幅有关清朝末年铁路国有政策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严禁民间修建铁路 B该政策加剧了清王朝统治危机C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了民族利益 D该政策阻碍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考点】辛亥革命清末保路运动【解析】漫画中清朝末年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实际上是将 铁路修建权出卖给外国。清政府收回的是已经允许民间参入的川汉铁路的修建权,故 A 项错误;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加深了民众对它的憎恨,加剧了清王朝统治危机, 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有利契机,故 B 项正确;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实际上损害了民族利益,故 C 项错误;让外国参入修建也可以带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