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肺炎支原体(一)(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除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能引起间质性肺炎,本病约占非性肺炎的13以上,个别患者出现等肺外并发症。一、临床意义依靠黏附因子P1蛋白黏附于呼吸道,吸取宿主的养料而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核酸酶等,导致宿主肿胀、坏死和脱落等。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或肺炎,与引起的典型肺炎不同,其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所见均类似性肺炎。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易感染儿童和青少年,515岁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有咳嗽、发热、头痛、咽喉痛及肌肉痛,510天后消失,但肺部x线改变可持续46周。二、生物学特性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仅有细胞膜,呈高度多形性,典型形态似酒瓶状,也可呈球形、球杆形、分技状及丝状等。一端有一种球状的特殊结构(图20-1),能使支原体黏附在宿主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吉姆萨染色(Giemsa stain)呈淡紫色。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厚7510.0nm。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