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盐城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指导意见(国质检质2012179 号)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考核验收细则(试行)(国质检质函20128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制定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质量品牌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基础建设、质量文化培育、质量工作创新,着力推进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盐城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二、总体目标紧紧围绕“绿色盐城、质量致远”的城市质量精神,全面提升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
2、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 质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适应城市质量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2018年底通过验收,正式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三、主要任务 3 (一)明确城市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将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质量发展目标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总体意见。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盐城市质量强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全面领导“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建立质量强市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大对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贯彻落实国务
3、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做好全市质量发展规划、创建质量强市经费保障工作。推动城市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城市质量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形成特色鲜明的质量文化。大力宣传“绿色盐城,质量致远”的城市质量精神,编制盐城市质量城市质量文化宣传手册,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理念,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将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等要求转化为行为准则,建立企业质量文化,推动广大企业普遍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改进、质量风险分析等活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诚信体系,推动全社会质量诚信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进行宣传,使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让讲质量、守诚信成为企业和全体市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三)
4、夯实城市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是强化标准对产业的支 4 撑作用。将标准化工作作为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的首要任务,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标准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强化标准对品牌的提升作用,推动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促进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基础,以企业自主创新为驱动,在优势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用先进标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标准对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作用。二是加强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全市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构建全过程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促进计量技术机构、高校和企事
5、业单位的合作,形成“检学研产”相结合的计量科技创新机制,促进计量检测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深入研究计量对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充分发挥计量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构建能源环保计量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两免费”检定实事工程,推进民用水、电、气计量放心消费工程,进一步升华“盐城质监,计量惠民”服务品牌效应。三是努力推进认证认可工作。着力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推进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产品认证。推进服务业认证,扩大认证空间,开拓金融、老年健康、电子商务、 5 信息技术等服务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继续组织实施管理体系
6、获证企业的现场巡查,督促认证机构、认证人员强化自律。推动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在大丰、射阳、东台等地新增 3-5个规模较大的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围绕认证监管和执法能力提升,加强认证监管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开展认证监管专题培训,提高我市质量认证的整体水平。四是持续增强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技术机构向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鼓励技术机构以重点项目为纽带,对人才、市场、装备、资质和品牌等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支持检测资源跨部门、跨层跨地区整合,促进检验检测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以项目为基础,加快检验检测能力规划和建设步伐,重点强化国家和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抓紧建设高层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国家风电检测中心
7、风电叶片检测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电源设备检定与测试实验室筹建速度,建成 2个新能源汽车检测实验室;省级环保滤料质检中心和高新区省级智能终端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石油机械和风电设备 2个国家级中心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综合验收。重点引进和培养各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四)建立高效的质量保障组织。完善全市质量强市推进 6 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市、县(市、区)、镇(街道)质量工作组织的全覆盖。制定完善全市质量强市工作考核办法,将质量强市工作作为单列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内容,提高考核权重,切实增强地方政府对质量强
8、市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每年召开质量强市推进工作会议,布置质量强市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盐城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推动各县(市、区)设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努力实现政府质量奖励全覆盖。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五)质量宏观管理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构建起“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一是增强产业联动辐射力。聚焦产业强市,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重抓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经济发展更
9、多依靠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二是增强园区示范影响力。大力实施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培育行动计划,加快中韩盐城产业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重点载体建设,推动 7 各类特色园区提档升级,成为盐城质量高地、知名品牌示范区、优质产品示范区。三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中国制造2025盐城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形成一批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省级及以上名牌、驰(著)名商标分别达到 300个(件)以上,主导或参与制
10、修订国际、国家标准 60个以上,全市综合质量竞争力位于江苏省前列。(六)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制定盐城市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国家、省级监督抽查后处理率 100%,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 95%以上,生产许可证、CCC目录内产品认证证书覆盖率达到 100%。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 95%以上;重点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 95%以上。加大农产品源头质量监管,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培育力度,到 2020年“三品”获证总数突破 3000个,继续保持江苏省前列。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探索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日常防控、舆情监测、隐患排查、紧急处置、事
11、故调查、信息发布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特 8 种设备“一岗双责”制度,特种设备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低于0.3。(七)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围绕生态人文、宜居宜业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设计、建筑、美化质量,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化沿海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居住、休闲等功能和空间布局,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洪工程、污水管网完善和雨污分流改造
12、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大中型工程和保障房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98以上,新开工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保障房新开工受监工程覆盖率达到 100。(八)服务质量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力争达到 85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力争达到 80以上。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教育、养老休闲、生态 9 旅游、健身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
13、31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推进 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促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汽车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 41.5%。 (九)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充分发挥“12345”、“12315”、“12365”、“12331”等政府热线、质量投诉热线作用,畅通质量投诉渠道。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使人民群众关心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质量安全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市民对城市综合质量水平的满意度位居全国创建城市前列。(十)质量发展的制度、方法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制定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措施,落实各相关部门联动抓
14、质量的责任机制,增强质量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性。督促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继续推广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动态发布失信企业名单,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质量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质量信用信息在行政许可、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评先评优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大力推广 10 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使企业在抓质量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管理,更好地担负起质量主体责任。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通过组织 “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世界认可日”等,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强质量普法,宣传普及质量基础知识,推进质量监督信息综合利用
15、,努力满足全社会对产品质量信息的需求。发挥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和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大力宣传发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四、责任分解为了组织开展好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在市质量强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安全保障、督查考核、经费保障、宣传教育、专家咨询等 9个专责小组,明确分工、合力推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各专责小组应根据本小组的工作职责及相关要求,形成本专责项目的工作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各专责小组的牵头单位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制定本专责项目的具体创建方案。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创建方案要求以及各专题的工作计划,结合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