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带解析)2.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6886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带解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带解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带解析)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带解析)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带解析)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5 分,满分 35 分)1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B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C科学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D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体 健康2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答案】A【解析

2、】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漂白机理是和有色物质化合,结合为无色或者浅色的物质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结合,从而产生漂白效果,如果一加热,就会还原出原来的颜 色所以为化学变化;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反应 MnO2+4HCl(浓) MnC

3、l2+2H2O+C1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酸 B碱 C盐 D单质【答案】B【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HCl 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不符合题意;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没有碱,符合题意;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MnCl 2是由金属元素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C1

4、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点评】了解各类物质的组成特点并会判别,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由分析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2 2H2O+O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甲 、乙是氧化物,丙不是氧化物;该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是分解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反应的情况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放生了变化,而原子的种类未

5、变;由图示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三种物质的了解可知在反应中 H2O2、H 2O、O 2均由分子构成。【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的考查,依据信息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可简化做题的程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5 “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 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 价的是( )A Cr2(SO 4) 3 B CrCl2 C Cr2O3 D K2CrO4【答案】D【解析】SO 4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 x=+3;氯元素显1,设

6、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 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2=0,则 y=+2;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z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3=0,则 z=+3;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w+(2)4=0,则 w=+6。【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地壳中含量前几种元素,应该是由左向右含量依次增加;白磷着火点最低,红磷次之,木炭最高,并且由左向右着火点依次增加

7、;生铁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肥皂 pH 值大于 7,食盐 pH 值等于 7。【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生铁和钢的含碳量,肥皂和食盐的 pH 值比较。7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OCuCuO B NaOHH 2ONaOHCO 2Fe 3O4O 2 D FeFeCl 2Fe【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利用 CO 的还原性把氧化铜还原成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又可以生成氧化铜,故 A 正确;氢氧化钠与酸中和 反应生成水,

8、水与氧化钠反应又可以生成氢氧化钠,故 B 正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但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氧气,故 C 错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铝可以把氯化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故 D 正确。【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倾倒液体 C加热固体 D稀释浓硫酸【答案】D 【解析】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采取了仰视的方式,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A 选项错误;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且管口要与瓶口紧靠;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B 选项错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需要略

9、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 C 选项误;图示的浓硫酸稀释的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操作,故D 正确。【点评】掌握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就能轻松解答题目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9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10、一般多于 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进行解答。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 1 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最外层为 8 个电子,性质较稳定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性质稳定; 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最外层电子数为 6,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

11、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将丙投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甲铜乙;将丙投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说明丙甲;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丙甲乙。【点评】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才能正确解答,是中考的重要考点。11下列归纳或类推中,正确的是( )A将氯化氢和 SO

12、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它们都具有还原性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答案】C【解析】氯 化 氢和 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形成盐酸和亚硫酸,盐酸和亚硫酸使石蕊变红,所以不是氯化氢和 SO2使石蕊变红,所以它们不是酸类物质,故 A 错误;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 B 错误;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 C 正确;原子内有带

13、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但正负电荷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故 D 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酸与指示剂的作用,酸碱中和反应,还原剂的判断,带电的微粒等知识点,必须对这些知识点的真正理解,才能正确解答。12如图是 X、Y、Z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t 1时,Y 的溶解度大于 Z 的溶解度C t 3时,X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D t 2时,X 的溶解度和 Y 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14、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 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1时,Y 的溶解度大于 Z 的溶解度,B 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3时,X 的溶解度是 100g,所以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0%,故 C 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2时,X 的溶解度和 Y 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此温度下相等, D 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逐一分析解答即可。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 HCl CuSO

15、4 KNO3 Na2SO4 B FeCl3 HCl NaCl NaOHCCaCl 2 K2CO3 HCl (NH 4) 2CO3 D NaNO 3 Na2SO4 HCl H2SO4【答案】B【解析】溶液呈蓝色的为硫酸铜溶液,但是本组物质中两两之间均不能反应,所以不能鉴别出,故 A 错; B、溶液呈黄色的为氯化铁溶液,可以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为氢氧化钠;而能够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溶解的物质为盐酸,剩余的就是氯化钠,故 B 对; C、碳酸钾和碳酸铵都能够和氯化钙反应,也都能和盐酸反应,并且它们反应的现象相同,所以虽然能区分出氯化钙和盐酸,但是碳酸钾和碳酸铵难以区分,故 C

16、错; D、NaNO 3 Na2SO4 HCl H2SO4两两之间都不能反应反应,故 D 错。【点评】本题是物质的鉴别题,在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利用物质化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区分,可以根据物理性质常见都是物质的颜色,然后再让它们两两之间反应,最后一一鉴别,即可完成。14将一定量的乙醇(C 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反应前质量 /g 4.6 8.0 0 0 0反应后质量 /g 0 0 5.4 4.4 aA表中 a 的值为 2.6 B X 一定是该反 应的催化剂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 9.6

17、g,则无 X 生成【答案】D【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醇的质量减少了 4.6g,故乙醇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 4.6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0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5.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由质量守恒定律,X 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 X 的质量为 4.6g+8.0g5.4g4.4g=2.8g,故表中 a 的值为为 0g+2.8g=2.8g;故 A 选项说法错误;由 A 选项分析可知,X 的质量增加,故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B 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4.6g 1

18、00%=0.6g,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5.4g100%=0.6g,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 X 中不含氢元素;故 C 选项说法错误;根据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可知,4.6 克乙醇能与 9.6 克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 D 选项说法正确。【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共 5 小题,每空 1 分,满分 16 分)15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3

19、)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 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答案】 (1)氢原子和氧原子;(2)碳元素和氧元素;(3)水分子;碳元素【解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水的化学式可知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物质属于宏观概念,元素也属于宏观概念,所以解释物质用元素来解释,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水分子运动速度慢分子之间间隔减小,变为液态水,受热后水分子运动速度增加,水分子之间间隔增大,变为水蒸气,所以说水循环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是指碳原子这一类原子的总称。【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

20、悉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原子构成,水循环的过程。16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 甲管中气体的体 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答案】2H 2O 2H2+O 2;1:2【解析】水在电解时会生成氢气与氧气,方程式为:2H 2O 2H2+O 2,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 1:2,所以甲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乙试管收集的是氢气,两者的体积比是 1: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解决。17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其中,二氧

21、化碳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一个具体体现:(1)上图中的有机物 A 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葡萄糖(C 6H12O6)在酶的作用下与 O2反应生成 CO2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一个无机盐与酸作用转化为 CO2的化学方程式 。(3)某有机物 R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13O 2 8CO2+10H2O,R 的化学式为 。【答案】 (1)C 6H12O6+6O2 6CO2+6H2O(2)Na 2CO3+2HCl=2NaCl+H2O+CO2 (其他合理即可)(3)C 4H10【解析】 (1)根据氧气与人体内葡萄糖 C6H

22、12O6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然后配平即可;(2)无机盐能与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盐为碳酸盐,举一个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氧原子 26 个;反应后氧原子 26 个、氢原子 20 个、碳原子 8个;则每个 R 分子由 4 个碳原子和 10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 R 的化学式为 C4H1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8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 效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 1 点

23、即可) 。【答案】 温室;植树造林(合理即可)【解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要防止温室效应,从二氧化碳的释放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煤(石油或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潮汐能等;从二氧化碳的吸收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养花种草;保护植被。【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和环境保护角度进行分析解答。19 A、B、C、D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1)若 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 是前述两大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则

24、 B 的化学式是 ,C 和 D 反应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 A 是前述两大循环中的另一种重要物质,D 是一种黑色固体则 C 的化学式是 ,由 B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 A 是碳酸氢钠,且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过量的C 与 D 溶液反应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aO;CO 2+Ca(OH) 2=CaCO3+H 2O (2)H 2; 2Cu+O 2 2CuO(或者3Fe+2O2 Fe3O4) (3)CO 2+NaOH=NaHCO3【解析】 (1)A 为难溶性三种元素的钙盐,白色的,所以为碳酸钙C 是水循环或二氧化碳循环中的重

25、要物质C 能够一步转化为 A 说明 C 为二氧化碳则 B 为氧化钙,D 为氢氧化钙由于其中钙元素显+2 价,而氧元素显2 价,所以 B 的化学式为 CaOC(二氧化碳)和 D(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其对应的方程式为:CO 2+Ca(OH)2=CaCO3+H 2O;(2)由于(1)含有了二氧化碳循环的物质,则本问中的 A 为水,水可以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而 B 可以得到黑色固体,所以 B 为氧气,对应的黑色固体为氧化铜或者四氧化三铁C 为氢气,可以与氧化铜或者四氧化三铁反应得到水B 到 D 的反应为2Cu+O2 2CuO(或者 3Fe+2O2 Fe3O4) ;(3)当 A 为碳酸氢钠时,由于提示碳酸氢钠分解可以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 BC 就在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中由于B 可以转化为 D,而 D 可以和 C 反应得到碳酸氢钠,所以 C 一定不是水,可以为二氧化碳或者是碳酸钠,而题目说过量的 C 与 D 溶液反应,所以能够过量反应得到 A 的应该是二氧化碳,则 D 为氢氧化钠,而 B 是碳酸钠或者是水过量的 C 与 D 溶液反应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 CO2+NaOH=NaHCO3。【点评】本题审题一定要注意各问之间没有太必然的限制关系,这样就可以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扰。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1 分)20小红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