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课时 戊戌变法 课前热身1.戊戌政变 这次变法受到 ( )的拥护,得到( )的支持。但触犯了以 ( )为首的 ( )派的利益。 1898年 9月 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 ( )帝,杀害了 ( )等戊戌六君子。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戊戌变法是一次 ( )阶级的 ( )运动,又是一次( )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 )的潮流。(2)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 ( )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 ( )。 戊戌政变 这次变法受到 (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 )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 )的支持。但触犯了以 (慈禧太后 )为首的 (顽固 )派的利益。 年 月 日
2、,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 (光绪 )帝,杀害了 (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 )等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是一次 (资产 )阶级的 (改良 )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 )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思想解放 )的潮流。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 )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 (行不通的 )。 典型例题 【例题 1】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比较 【解析】 (1)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例题 2】在评述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的问题上,有论者认为: “ 资产阶级改良派所颁布的一系列新政法令,除了一个京师大学堂 (即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以外,其余全部被推翻。 ” 另有论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 戊戌变法具有特别意义 ” ,为此后中国近代进程的 “ 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 ”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 【解析】 ( 1)赞成前一种说法的理由: 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新法,
4、仅保留了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失败。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初步发展,但经济基础薄弱,封建势力强大,顽固派废除新法是必然的。 维新派倡导变法的理论借助于儒学,说明他们思想深处有深刻的封建烙印。 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维新派反对社会变革,变法内容甚至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更未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 (2)赞成后一种说法的理由: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 维新派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是爱国的进步的,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展开与封建思
5、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派提出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倡导西学,要求废除利 举制,改革教育制度,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维新派培育人才,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正因为有了维新变法运动,才有后来清政府被迫实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才有资产阶级掀起的辛亥革命,才得以推翻封建君主政体。 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了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这一思想成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例题 3】光绪帝是不是维新派 ? 【解析】从变法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做 “ 亡国之君 ” ,利用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力。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维新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官民上书言事、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制度等主张,对旧制度进行了不少改革,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变官制这一要害问题。因此可以说光绪帝的变法并非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光绪帝也不是什么维新派的皇帝。他虽然借助维新派同慈禧对抗,但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阶级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