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872565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7号)、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辽安委20092 号),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管局)的部门预案,以及非煤矿矿山(含尾矿库,下同)、化工(含石油化工,下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医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

2、作,适用本细则。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第四条 省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全省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各市、县(区、市)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中央驻辽企业、省属企业、省安全生产监管局颁发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烟花爆竹经营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大型规模以上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备案,同时报所在地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研究确定。

3、第五条 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建立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并选择具有资质和能力,并经专业培训的安全评价机构作为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2作的技术支撑机构,开展全省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等技术咨询服务。各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也可选择相应的专家和安全评价机构作为技术支撑机构。第六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七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本部门的应急预案。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

4、程和行业标准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以下简称导则) ,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风险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第九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和风险分析情况;(三)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四)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五)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六)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七)应急

5、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3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第十二条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第十三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现场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应当包括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周边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形成体系,适应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第十五条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适时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第十六条 在生产经营单位评审的基础上,非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以及中型规

7、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第十七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负责应急预案备案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评审意见应当经专家签字,并附有参加评审人员名单。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必须配齐应急预案中所涉及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在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备案的应急预案,其评审专家应在省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中抽调。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评审时间,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依据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标准 (见附件 1、附件 2)实施,评审结果应形成会议纪要。评审会议纪要应包括以下内容:4(一)应急预案名称;(二)评审地点、时间

8、、参会单位和人员;(三)专家组评审结论;(四)参会人员签名单。第十九条 应急预案评审结论应为符合备案要求、基本符合备案要求、不符合备案要求 3 种。对于符合备案要求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对于基本符合备案要求的应急预案,专家组应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评审修改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对于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重新编制,并按程序重新进行评审。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第二十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 各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应当将每季度经过评审

9、备案的应急预案的电子文档汇总后抄报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见附件 3 表 1) ;(二)应急预案评审会议纪要;(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以上材料应当统一使用 A4 纸制作,按顺序装订成册,编制页码。材料一式两份。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备案有效期为三年。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企业的应急预案备案程序应当按照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程序(见附件 4)执行。5对于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见附

10、件 3 表 2) 。第二十四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并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便于调阅和使用。第五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第二十五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各类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工作。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应当记录在案。第二十六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管理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

11、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管理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职责、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管理培训工作情况,应当有记录档案。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重要岗位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第二十七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或专业性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第二十九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

12、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总结演练情况,分析存在的6问题,提出应急预案的修订意见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于应急演练结束后 10 个工作日内将评估报告上报应急预案备案部门和有关部门。第三十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次年的 1 月底前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报告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第三十一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进行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应急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

13、案应当及时修订:(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

14、生产监管部门。第六章 附 则第三十五条 本细则中所提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的职责,由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履行。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附件 1 表 1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标准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试行)评审项目内容 评审要求 评审意见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3 分) 。编制依据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5 分) 。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2 分) 。应急预案体系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50 分) 。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50 分) 。总 则应急工作原则1.

15、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 分) 。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3 分) 。3.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重点应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等原则(2 分)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100 分) 。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概况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10 分) 。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要附平面图进行说明。重大危险源周边情况需做重点说明,且必须附图,附图上应标明相关距离。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

16、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10 分) 。 2评审项目内容 评审要求 评审意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共 60 分) 。在进行危险源分析时,主要要求有以下 4 个方面:(1) 对本单位的重要危险因素辨识应全面(15 分) 。(2)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等) 、公共卫生事件等危险因素应具备(20 分) 。(3)分析结果应明确表述,分析过程在专项预案中的,应在综合预案中指出明确的索引路径(10 分) 。(4)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15 分)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40分) 。(1)对事故后

17、果进行明确表述,分析、计算过程在专项预案中的,应在综合预案中指出明确的索引路径(20 分) 。(2)对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表述全面(20分) 。应急组织体系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共60 分) 。(1)应明确组织体系的主要人员构成、联系方式(40 分)。(2)应急组织体系及功能部门应保证能够准确及时的调动本单位的所有应急资源(20 分)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40 分) 。组织机构及职责指挥机构及职责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30 分)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40 分)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

18、急工作明确(30 分)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的总指挥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组织机构的条理性及上下组织管理的承接关系应明确。危险源管理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50 分) 。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50 分)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着重于日常监控和预防。综合预案中应明确紧急情况下采取那些处置措施,由谁来执行。进行处理及报告的人员、措施、流程均应落实到位。预防与预警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50

19、分)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50 分) 。3评审项目内容 评审要求 评审意见信息报告与处置1. 明确本单位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0 分)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20 分)。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20 分)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20 分)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20 分)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响应分级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0 分)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0 分)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

20、原则(50 分) 。响应分级应按特点进行分类。应分为内部响应与扩大响应两类。企业内部响应也应分级,分级标准应参照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等因素确定。扩大应急响应应明确规定启动条件(临界条件)及接口单位及响应办法。响应程序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20 分)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0 分)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30 分)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20 分) 。需重视扩大应急响应是在救援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因此,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功能程序应与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相结合。即一旦救援过程中,事故进一步升

21、级,触发了扩大应急响应的临界点,则需启动扩大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应急结束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5 分) 。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8 分)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3)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4)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2 分) 。4后期处置

22、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5 分) 。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5 分)。保障措施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30 分) 。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应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30 分) 。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20 分) 。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20 分) 。应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及事故形态、响应等级,确认人员、通信、器材、经费等方面能够满足救援要求,应有评估内容。培训与演练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30分) 。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30 分) 。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40 分) 。应急预案备案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 分) 。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2 分) 。附 则制定与修订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2 分) 。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2 分)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应急预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