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复习资料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单选题1夏朝教育内容的重点是( )1-2A军事教育 B宗教教育 C文学教育 D艺术教育2西周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六艺” ,这儿的艺是指( )1-5A 艺术 B手艺 C艺能 D文艺3在先秦诸子中,主张“强说人” ,要求主动施教的学派是( )1-14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4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巅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校系统。其中天子的大学设立为中心的是【 】1-3A东序 B成均 C瞽宗 D辟雍5大学明确提出,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 】1-10A修己治人 B格物致知 C止于至善 D修齐治平6以培养“兼士”为目标的先
2、秦时期的学派是【 】1-15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7苟子在稷下学宫因“最为老师”,曾多次被推为祭酒。这儿的“祭酒”是指【 】1-16A祭祀时的主祭 B教师领袖 C祭祀的操办者 D行政官员8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名称为【 】1-3A上庠 B頖宫 C乡学 D辟雍9在教育对象方面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1-11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10稷下学宫创办的时期是【 】1-16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1据历史记载,我国虞舜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名称是【 】1-2A庠 B序 C学 D校12 “学在官府”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而“学在官府”又主要表现为教
3、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和【 】1-3A官师合一 B政教一体 C学术官守 D学校与官府合一13孔子提出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和【 】1-12A游于艺 B践于行 C立于志 D形于义14据郭沫若、闻一多等先生考证,齐国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 】1-17A 弟子职 B 学记 C 士礼 D 仪礼15夏、商、西周时期学校在性质上【 】1-3A都是官学 B都是私学 C官私并举 D官学为主,私学为辅16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 ,学校的名称有序和【 】1-2A庠 B塾 C学 D校 17西周时期既是乡民政官员之首,也是各级乡学的最高行政长官,并负有向乡民宣教之责的是【 】1-3A大司乐 B大司徒
4、C乡大夫 D乡师18孔子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 】1-9A六经教育 B道德教育 C六艺教育 D技能教育19在先秦诸子各教育派别中,重视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是【 】1-15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0下面哪本书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 1-11A.大学 B.学记 C.诗经 D.论语 21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学生守则是【 】A弟子职 B学记 C白鹿洞书院学规 D东林会约22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B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23在先秦诸子中,被后世称为“亚圣”的人是谁?( )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24我国最早的学校创立于【C】A
5、五帝时期 B虞舜时期 C夏朝 D商朝25 “瞽宗”是哪一时期的学校名称【C】A虞舜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26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学校称【B】A成均 B频宫 C辟雍 D校27下面哪一项最为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D】A军事教育 B宗教教育 C知识教育 D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28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A】A选贤贡士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9 “有教无类”是哪一位思想家提出的教育管理思想【A】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0重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学派是【B】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31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是
6、【C】A 大学 D 学记 C 弟子职 D 劝学32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A】A成均 B序 C学 D校33夏朝创立的我国最早的学校有【C】A庠 B学 C校 D成均 34西周时期天子设立的大学不包括的组成部分是【C】A辟雍 B东序 C学校 D瞽宗35西周时期,国家为了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而建立的制度包括【B】A养士制度 B选贤贡士制度 C用士制度 D察举制度36关于墨家私学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以培养“兼士”或“贤士”为目标 B.以“农与工肆之人”为主要教育对象C.不重视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 D.具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纪律十分严明37以培养“兼士”为目标的先秦学派是【 】
7、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38我国最早的学校创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39西周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 “三艺” B “四艺” C “六艺” D “七艺”40中国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学记二、判断题1.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2.儒家私学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求教师诲人不倦,但私学从不免费。( )3.“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主要教育内容,俗称“六艺” 。( ) 4.中国古代“六艺”教育内容中的“艺”体现了教育中注重“能力”的特点。( ) 1-5 艺能5.
8、“学在官府”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产物。( ) 1-36墨家子弟入学要行束脩礼,儒家则要先服苦役。( )1-157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是官学的发展。 ( ) 1-7 衰败8荀子提出了以“性恶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思想。( ) 9我国学校教育历史悠久,根据对夏朝学校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的合理分析,当时的学校是以文化知识教育为重点的。( ) 军事10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等文教政策思想,出自学记 。( ) 三、填空题1.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_,又称“学术官守”。学在官府2.在西周的“六艺”教育中,_ 和_ 是作为传授语言文字和科学文化
9、知识方面的课程。书、数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论断,出自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 _ 。学记4.在西周的“六艺”教育中,_和_ _是作为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宗教礼仪方面的课程。礼、乐5夏、商、西周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发展,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其中商朝更为注重 教育。1-2 礼乐6稷下学宫办学实行的原则是门户开放和 。1-16 学术自由7 大学提出大学的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_。 ”1-10 止于至善;8稷下学宫实行_、学术自由的办学原则。1-16 门户开放9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是指_。 1-5 礼、乐、射、御、书、数10郭沫若、闻一多等人认
10、为, 弟子职是_的学生守则。1-17 目前所知最早11商代与夏代相比,教育内容方面更重视 教育。1-2 礼乐12墨家以培养“兼士”为目标,而“兼士”有三条标准:“_ ” 、 “辩乎言谈” 、 “博乎道术” 。1-15 厚乎德行13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_,这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 1-17 弟子职14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实行门户开放、_的办学原则。1-16 学术自由15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制度。选贤贡士16既是中国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的是 。学记17墨家和儒家并称“ ” 。 【显学】18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 ” 。 【巨子】19 论语子张记载:子夏说:“仕而优则学,_” 。
11、 1-10 学而优则仕20稷下学宫的办学原则是_。 1-16 门户开放,学术自由21、史载五帝时期有 之学,虞舜有 。成均、痒22、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 和 ,以军事教育为重点。序、校23、商代学校有: 和 ,是世界上最早创办大学的。重视神学教育。(瞽宗)(学)24、视学包括两种:一种是 视学,另一种是 的视学。(天子象征性)(督导性)25、 是西周实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最早实行人才选拔制度的。(选贤贡士制度)26、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 的原则。(有教无类)。27、西周教育内容的特点 、 和 。(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四、名词解释1 “学在官府”:是夏、商和
12、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又称“学术官守” ,即学术被官方垄断,民间无学。其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即官师合一,教师由在职官员或辞职官员兼任。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即学校与官府合一。这一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产物,是由奴隶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所决定的。2 “六艺”: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具体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相当于政治伦理课程,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宗教礼仪等。乐是与礼的教育密切配合的教育内容,主要起精神陶冶的作用。射和御为军体训练。书、数为传授语言文字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课程。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反映了西周的教育既讲求文武兼备,又重视礼乐道德教育,并兼
13、求知识与能力的共同进步,充分体现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点。3 “巨子”: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私学领袖的称谓。墨子是第一代巨子,下代巨子均由上代指定。巨子和门徒都必须共同遵守墨家的“法仪” ,同时,墨家门徒要绝对服从于巨子,其政治活动和经济生活受巨子控制,出仕是由巨子安排和推荐,必须践行墨家学说,否则,就要辞官。稷下学宫:原是战国时期齐国在其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学宫创立于齐桓公田午当政时,直至秦灭齐而亡,存在 150 年。期间,不断有众多游学之士慕名而来,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究气氛浓的高等学府。稷
14、下学宫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五、简答题1、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 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也为其所垄断。(2) 经济上,生产国民展水平很低,无力休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和“器”。2、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名称和主要内容?名称是弟子职(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有良好的习惯,要有修养。(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3、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1)文教政策思想,主张以德治国。(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4)关于学制的构想。(4)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
15、5)教师管理思想。4、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5、私学产生的意义:(1)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2)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3)提出了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6.西周的学校系统。1-3六、论述题1简述先秦儒家提出的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答: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提出许多颇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这一时期的儒家著作大学 、 中庸 、 学记等对儒家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这些重要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16、面:(1)文教政策思想。 学记明确概括了儒家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精神论断。(2)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 ,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3)关于学制的构想。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构想了一个按行政建制设置学校的蓝图:“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并提出一个九年制大学教育的计划。(4)关于视学制度。 学记中,高度重视视学对教育的重要导向作用,并对视学制度作了详尽的描述。(5)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孔子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
17、课程设置原则,并提出教育教学内容要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诗 、 书 、 礼 、 易 、 乐 、 春秋等为教材。儒家还提出了教学的常规管理思想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原则方法。(6)教师管理思想。孔子提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要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要做到言传身教。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把是否尊师提高到直接关系国家的治乱兴衰的高度。2春秋战国,儒家私学是如何进行管理的?答:儒家在其具体的私学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主要表现如下:(1)招生原则。儒家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对投师门下者,不论贵贱、贫富,不论地域、族类,来者不拒,都给予同样的教育。(2)教学管理。孔子根据“志于道
18、,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课程设置原则,删订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六书作为教材,重视道德教育。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启发诱导,学生经常质疑问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研讨、切磋,并注意记录、整理研讨成果。(3)经费管理。儒家私学经费没有固定来源,主要来自诸侯的馈赠。(4)教师与学生管理。儒家私学,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入门要交纳束惰,以示尊师。学习中,学生要自觉主动,并积极参与私学的管理,承担一定的劳务。3简述墨家提出的独到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墨家私学组织管理的特点。答: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提出的独到的教育管理
19、思想主要表现在:(1)文教政策思想。墨家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 ,从而实现“兼相爱” 、 “交相利” ,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2)关于教育内容。墨家不仅重视“知义” 、 “为正”的道德教育,以培养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品质,而且重视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使门徒具有履行墨家道义的实际才能和本领。在私学实践中,墨家对其私学的组织管理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墨家私学以培养“兼士”(或称“贤士”)为目标。(2)教育对象与招生原则。墨家认为教育要深入到社会下层之人,以“农与工肆之人”为主要对象。弟子入学要先服苦役
20、,能经受住考验,坚守墨家“道义” ,才能成为正式弟子,沿用的仍是手工业技师的收徒方法。(3)教学管理。墨家私学重视教以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4)组织管理制度。墨家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纪律十分严明,类似一个信仰坚定、组织严密的宗教集团,其门徒要绝对服从私学领袖。4稷下学宫的管理有什么特点?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其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的一所高等学府,其管理方面独具特色。(1)教育体制。稷下学宫是齐国官办,属官学性质,但学宫的讲学、研讨则由私人主持,各家讲学者均按自家的制度管理学生,按自家的学说进行讲学和学术研讨,所以从学宫的内部教学管理上看,又是私学的集合体
21、。(2)办学原则。稷下学宫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的办学原则,各家各派可以自由来去,自由讲学,齐王决不打击或排斥持不同政见者。师生之间、学派之间,自由论辩蔚然成风。(3)学生管理。稷下学宫门户开放,学术自由,为学习者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学宫还制定了全面、详细的行为守则,其管理显得松而不散,自由而有序。5.试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必然性。答: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教育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官学的衰败和私学的兴起。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分析表明,这一变革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就官学衰败而言,其具
22、体表现就是“学术官守” 、 “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职掌文化教育的“官师”或投奔诸侯,或流落民间;官府之中的“书” 、 “器”随之也散落于诸侯和民问;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厌学、弃学。这些表明奴隶制官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其衰落是必然的。其次,就私学的兴起而言,其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的:(1)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为私学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使“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的“官师”流落民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士阶层,招收弟子,授徒讲学,成为私学的教师,同时官府的“书” 、 “器”也流散到民间,为私学的教学提供了所需的教材和
23、教具。(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是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社会变革使诸侯逐渐认识到人的智谋和才能的特殊作用,争相养士用士,或委以重任,或给以优厚的待遇让其充当智囊,士人受到举世青睐。于是社会上人人争相从学,使私学有了广泛的生源,极大地促进了私学的发展。(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评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人们逐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于是各家各派都按照自己的理想,积极创办学校,授徒讲学,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综上所述,官学衰败、私学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单选题1中国历史上
24、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 】2-25A四门学 B国子学 C鸿都门学 D稷下学宫2汉代最早建议察举制中对所举之人进行考试的人是【 】2-31A左雄 B董仲舒 C贾谊 D班固3下面哪一项不是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 ) 2-21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养习俗C.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秦朝负责社会教化工作的人是【 】2-28A大夫 B. 三老 C县令 D吏员5汉代察举制中的常科主要包括孝廉和【 】2-31A贤良方正 B. 秀才 C. 明经 D. 进士6汉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太学、宫邸学和 【 】2-25A国子学 B四门学 C鸿都门学 D画学7东汉时期
25、根据左雄对察举制度的改革,儒生考以儒家经典,同时要求解经必须【 】2-31A信守师法 B遵守家法 C注重章句训诂 D不守章句8汉代太学中执掌经书教授弟子的教师称为【 】2-27A教授 B博士 C直讲 D先生9汉代太学的教学形式是 【 】2-28A以自学为主 B以讲授为主 C以入室请益为主 D以转相教授为主10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B】A荀子 B董仲舒 C汉武帝 D左雄11汉代太学创立于【B】A公元前 136 年 B公元前 124 年 C公元 4 年 D公元 178 年12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C】A太学 B官邸学 C鸿都门学 D国子学13汉代的教育行政由谁兼管【C】A皇
26、帝 B宰相 C太常 D博士祭洒14 “次相传授”是哪类学校采用的教学方式【C】A书馆 B乡塾 C经馆 D太学15汉代采用最多,最经常化、制度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D】A世袭制度 B私人荐举制度 C皇帝征召制度 D察举制度16西汉最经常性的察举科目是【A】A孝廉 B秀才 C明经 D贤良方正17东汉时期,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增加考试的是【B】A汉顺帝 B左雄 C王充 D班固18为统一经学标准,由班固奉旨撰成的具有法典效力的书籍是【A】A 白虎通 B 五经正义 C 十三经注疏 D 五经19由地方选送的太学生被称为【B】A博士弟子 B诸生 C弟子 D著录弟子20汉代的中央官学不包括【C】A太学 B官邸学
27、C郡国学 D鸿都门学21汉代察举制的常科通常包括【A】A孝廉 B贤良方正 C明经 D童子22下列哪些不属于汉代察举制特科所设的科目【A】A秀才 B贤良方正 C明经 D童子23汉代统治者为规范经学内容而采用的具体的措施不包括【A】A以儒术取士 B规定严守师法、家法 C刊刻石经 D统一经学标准 E24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汉代私学的名称【A】A学馆 B乡塾 C经馆 D精舍25汉代地方官学的职能不包括有【B】A传授儒家经典 B教学识字、习字C为太学输送优秀学生 D推行地方教化26下列哪个书籍是汉代私学“乡塾”的主要教材【B】A 苍颉篇 B 孝经 C 急就篇 D 五经2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
28、,建立博士弟子制度。这儿“博士”是指【 】2-A教师的称谓 B学位的名称 C教育行政官员 D学识渊博者28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兴太学和( )2-21A禁私学 B书同文 C重选举 D设孔庙二、判断题1汉代,在左雄改制后,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为选士制度进一步完善探索了新路。 ( )2-322汉代的太学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 810 年。( ) ?3.汉代的私学中有些教师名气很大,吸引很多学生亲自前往他们门下直接接受老师教诲,这些学生被称为“著录弟子” 。( ) 2-29及门弟子4.汉代对人才选拔非常重视,实行察举选士制度,有的皇帝还会亲自出题策问,令被荐举者书面作答
29、并由皇帝亲自审对策。( ) 2-305.汉代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所谓“儒术”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体系。( )2-216.汉代太学的博士既是教师,又是朝廷的咨政议政官,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可与高官并列。( )2-27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的文教政策,其中的“儒术”就是指孔子的思想。( )2-218. 汉代官学与私学并举的学校系统,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格局。(25) 9汉代太学的学生有“博士弟子”与“诸生” ,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享受俸禄而后者没有。( ) 2-2810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创立了“察举制” ,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人才选拔制度。( )2-30汉代三、填空题
30、1察举的科目考试分为两大类,一是常科,二是_。 2-31 特科2汉代中央教育行政由_兼管。2-26 太常3汉武帝采纳并确立了董仲舒提出的“_”文教政策,从此,这个文教政策也成为了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 2-21;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4汉代太学博士的选任以及太学生的选送、考试、推荐任用等,都归 管辖。2-27 太常5汉代兼管中央教育行政的官员是 。2-25 太常6.汉代的取士制度称为_。 2-30 祭举选士制度;7东汉时期根据左雄改制的规定,察举制改为推荐与 相结合。2-32 考试;8汉代为了使经学在传授过程中不走样,同时也是为了统一思想,规定在经学教学中必须严守师法和 。2-34
31、 家法9汉代 制的实行,标志着太学的建立。2-25 博士弟子制;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教育家_提出的文教政策。 2-21 董仲舒11.“以法为教、以律为师”是_时期的文教政策。 2-20 秦汉12.在汉代官学太学中担任教师职位的人称为_。2-27 博士13.汉代私学学生分做两种,称为:(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 。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1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核心。16 【博士弟子】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17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18汉代广为流传并留存下来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 】 。19汉代太学中由考生抽
32、取题目然后回答的考试方法称为【射策】 。20 白虎通一书的撰写者是西汉的【班固】 。21、(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不要生事扰民,一切活动都要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进行。22、(鸿都门学)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23、汉代教育行政由 兼管。太常24、汉代学校系统特点是 。(官学和私学并举)25、太学的办学目标是 ,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 26、汉代的私学有 和 。(初级程度的蒙学)、(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汉代的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学里进行。承担这一阶段教育的私学主要是 和 ,广为流传并留下来的只有元帝时史游作的 。书馆
33、、乡塾、急就篇27、汉代官学有 、 、 、 。(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地方官学)。28、察举的科目有 和 。常科、特科四、名词解释1察举制:汉代采用最多,最经常化、制度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行政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其科目包括两类:经常性举行的科目,即常科,包括孝廉、秀才两科。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即特科,包括贤良方正、明经、童子等科。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注重名声。察举制的实行,不仅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而且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
34、形成,对官学、私学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指挥、调控作用,保证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教育管理功能。2 “次相授受”:又称“转相传授” ,是汉代太学和一些私学经馆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是由于弟子众多,教师难以一一教到,于是常常是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他们分别去教其他弟子。这种教学方式使一个教师可以通过逐次相传的方式教授众多的子弟,大大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但由于大多数弟子得不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其教学效果。3 “左雄改制”:察举制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于是,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贿赂请托,因而, “士”风日
35、下,察举不实。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 年),尚书令左雄着手改革,规定孝廉所举之人必须在 40 岁以上,而且对岁举的孝廉由朝廷进行考试。儒生考以儒家经典,要求必须遵守家法;文吏试以奏章律令。然后在端门进行复试。左雄对察举制度的改革,通常称之为“左雄改制”或“阳嘉改制” 。这次改革,使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为选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探索了新路。4熹平石经:为规范经学内容,东汉蔡邕获汉灵帝奏准,令人将自己手书的经文刻于石碑,立于太学门外,称为熹平石经。熹平石经为学校及自学者提供了标准、规范的教科书,对于规范经学内容,加强国家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5 “师法” 、 “家法”:所谓“
36、师法” ,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 。一般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师法、家法的规定,加强了对经学的规范和管理,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却限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6 “策问” 、 “对策”:所谓“策问” ,是皇帝就时政中的问题提问,令被荐举者做答。答者对时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主张和建议,是谓“对策” 。 “对策”要封好交皇帝亲自审阅,评定高下,然后酌授官职。7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无年,学生是由州、郡、三公推荐的“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这所学校不同于其他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辞赋、小说、绘画、
37、书法等,因校址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样先河的意义。“视学制度” 。 2-23五、简答题1、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有哪些?(1)书同文。(2)行同伦 (3)设三老以掌教化 (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1)罢墨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核心(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兴太学)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重选举)3、“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措施? (1)设五经博士。 (2)建立博士弟子制,标志着太学的建立。(3)以儒术取士。(4)视学制度 4、太学学生组成?(1)由太常选
38、送的(2)由郡国县官选送的(要经太常审定批准)(3)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4)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5、地方官学的职能?(1)传授儒家经典,培养郡国属吏,同时为朝廷或太学输送优秀学生,(2)推行地方教化。汉代地方官学发展不平衡。6、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1)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统一了教育的目标。(3)规范了教学的内容。以五经为教材。7、规范经学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1)统一了经学标准。(2)刊刻石经(3) 规定严守师法、家法。8简述汉代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过程。(1)汉初实施黄老之学的文教政策。
39、(2)汉武帝即位后出于转变无为政治为有为政治的需要,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政治指导思想。(3)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适应了政治法纪大一统的要求。(4)汉武帝于建元元年接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成为国家政治指导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六、论述题1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借鉴的经验教训?答: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包括书同文,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禁止私学,焚书坑儒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代的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 ,通过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具体措施来实行。对上述秦代和汉代不同的文教政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
40、思想,巩固专制统治。但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却迥然不同:秦始皇采取的是极端残暴的高压政策。汉武帝则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其结果是秦始皇的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政策以失败告终,而汉武帝却取得了成功。这表明汉代统治者正是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及时对其文教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取得了成功。2阐述汉代太学是如何进行管理的。答:太学是汉代最主要的中央官学,其组织管理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现具体阐述如下:(1)办学目标。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是太学的办学目标。(2)教师的管理
41、。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首领称为祭酒,由太常选任,在教学和重大活动中担任主持。太学博士通过皇帝直接征召、他官升迁、官员举荐和察举仕进等方式进行选任,其条件要求很高,主要职责是各掌一经教授弟子,并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3)学生的管理。太学的学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由太常选送的。二是由郡国县官选送、经太常审定批准的。三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四是察举明科考试下第者。这些学生又有正式生和非正式生之分,二者都免除徭役,但正式生享受俸禄,非正式生没有此类待遇。(4)教学管理。太学以儒家经典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以自学为主,博士讲授往往是大讲堂
42、授课,或由高足弟子代为讲授,注重考试,策试合格者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则继续学习,下次再考。由上述太学的具体管理措施的简述可以看出,汉代太学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对教师的选任和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并给予教师以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从而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入学和入学后的待遇分别对待,还采取了具体的教学管理措施,这些都是汉代太学管理中的成功之处,保证了汉代太学教育的有效发展。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专论家庭教育的著作是【 】3-38A 颜氏家训 B 家范 C 袁氏世范 D 太公家教2享有门阀世族教育特权的国子学最早设于【 】3-
43、36A东汉 B. 西晋 C. 北魏 D. 隋朝3据史料记载,我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始于【 】3-37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北魏4中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始于【 】3-37A西汉 B东汉 C魏晋 D唐朝5人物志是一部集周公以来人才研究之大成的人才学著作,作者是三国时的【 】3-39A诸葛亮 B曹操 C刘劭 D曹丕6保证“九品中正制”能够有效实施的条件不包括【 C 】A中正官具有高尚的品德 B中正官具有良好的识鉴才能C中正官由现任中央官员标准 D品评人才有明确的标准7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8西晋武帝时期,专门为门阀世族子弟设立的学校是【B】A太学 B国子学 C “四馆” D律学9郡国学校制度建立于【C】A东汉 B西晋 C北魏 D北齐10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A】A 颜氏家训 B 太公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