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二——教育学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74711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二——教育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二——教育学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二——教育学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二——教育学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二——教育学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 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升华经验的基本途径。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 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库姆斯)3、正规教育的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 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 标志:清末“ 废科举,兴学校 ”,以及 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5、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 1902 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1903 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6、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 强

2、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 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 性,道 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主导)9、近代教育的变化表现:国家加 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初等 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10、20 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公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11、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13、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

3、拉底 讽刺,定 义,助产术)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萌芽15、卢梭:爱弥儿16、洛克:“白板 说”1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志18、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 用主义教育学19、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教授20、当代教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 播,是近世 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939 年,苏联教育理 论家凯洛夫明明确提出了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4、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 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但教育 对政治、 经济 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 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 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 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 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 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 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 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

5、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 识的再生 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 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 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9、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0、学校文化的特性:它是一种 组织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 的文化;它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核心)是它的缩影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

6、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12、学生文化 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化,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教育的直接目的:促进人的身心 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 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 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 积极的方面 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 发展特殊性表现:它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 (孟子),外 轹论(荀子,洛克“白板说”),所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 发展的顺序性, 阶段性,不

7、平衡性,互补性,个 别差异性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 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 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 们希望受教育者通 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 果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的 实现是教育活 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8、指 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 问题3、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的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4、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 标,教师的教学目标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6、我国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重点,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7、基本精神

9、: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 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 统一;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 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8、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 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 劳9、德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 热爱科学;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10、智育的要求:帮助

10、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系 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 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11、体育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 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 习惯,了解科学 营养知识12、美育的要求: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 创造美的能力13、劳育的要求:通过科学技术 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 和技能,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养成

11、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劳动技术教育, 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 经济知识14、创新的意义: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五章、学生和教师1、学生和教师:是教育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2、学生的特有本质属性:学生是 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 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 动性的教育对 象3、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学生的身份

12、和法律地位;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4、学生的身份(其法律定位的前提):是国家公民;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5、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人身 权(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受教育权(最主要)6、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 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7、教师(性质):是履行教育教学 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 书 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

13、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8、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是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9、教师的职业角色:传道者角色;授 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10、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 在教育、教学活 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 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2、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

14、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 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成功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 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山的、人格上的影响第六章、课程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斯宾塞: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 专门术语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

15、学大纲和教科书4、课程分类 按课程任务:基 础型课程、拓展型 课程、研究型课程按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国家(一级),地方(二 级),学校5、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6、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根本依据7、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8、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 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是指特定 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9、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 一步具体化,是指 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10、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对学科11、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

16、等系统化活动1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 计划,教学大 纲,教科书13、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 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 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 础性14、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 准,是 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 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 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有利于保证教学的 计划性和质量。其构成是 说明部分,文本部分15、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学大 纲的具体化。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16、教科书的作用:是学生进行学 习的主要材料;是

17、教师进 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 务的依据;是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筹安排本学科的各种活动的依据17、教科书编写的原则: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 强调内容的基 础性;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18、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 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9、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原 则-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影响因素-基础 ,内部,外部);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规划

18、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20、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 标、 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 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 进课程的决策。分 为量的 评价和制的评价2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 价模式(泰勒);目的游离 评价模式(斯克里);背景、 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第七章、教学(上)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 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教学以培养全面发 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 样性的统 一2、教学的意义(

19、作用):教学是社会 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 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3、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 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 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 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4、孟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赫尔巴特:教学过程是新旧 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6、杜威:从做中学7、凯洛夫:教学过程是认知过 程8、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认识的 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9、教学过程的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直

20、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结合10、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的基本 阶段):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11、我国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要求:正确选择直 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性原则-要求: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 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巩固性原则-要求:在理解的基 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

21、知识中积极巩固因材施教原则-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 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书本知 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2、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3、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14、苏格拉底:产婆术15、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 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 师 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 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16、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 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教

22、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 -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谈话法(问答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因人而异;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讨论法-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 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演示法-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 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 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

23、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练习法-要求:使学生明确练习 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实验法-要求: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 实验报告第八章、教学(下)1、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基本程序是 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备课:是起始环节,是先决条件。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

24、、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 的主要依据4、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 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 划5、上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6、课的类型:按教学任务(传授新知 识课、巩固新知 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按一节课所完成任务(单一课和综合课);按使用的教法(讲授课、演示课、 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7、课的基本组织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8、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9、作业检查与批改的要求:作 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 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 应的技能、

25、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作 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布置作 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教 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10、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 定时间以外,教 师对学生的 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要求: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好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11、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俗称 测验或考试,是以 测验的形式定量地 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12、试题类型:供答型(简答式 试题和陈述式试题);选答型(是非 题、多 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1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 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

26、的程度信度(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维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14、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 别教学制,班 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15、个别教学制(古代)优点:教 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 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16、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17: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18、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 经济有效地、大面 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

27、: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统一产生理论与实际 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 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19、分组教学制: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 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 组进行教学;分为:外部分组(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其优点: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各方意愿与学校要求矛盾;副作用大,好生骄傲,慢生 积 极性下降20、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 课向学生系统教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

28、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 业,有疑 难时才请教师指导,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21、道尔顿制的特点:有利于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不利于系统的知识掌握,且对教学 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22、教学策略:专以表示达到某种 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 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 针对 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 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 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核心内容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23、教学策略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24、教学策略的

29、主要类型:内容型(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形式型(以教学 组织形式为中心,波西瓦尔);方法型(以教学方法和技 术为中心;教学方法是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综合型第九章、德育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 对受教育者 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其特点是社会性,历史性,继承性2、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 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目标(德育工作的出发 点):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

30、预 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4、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 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 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 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 产主义者5、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书 P1496、德育内容选择依据:德育目 标,决定德育内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我国学校

31、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政治观),思想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 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9、德育过程的结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构成10、德育过程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社会通 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 书评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11、德育过程的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32、: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四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是基础,行是关 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 导之以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 导性、目的性和 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德育 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

33、育的 统一过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的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号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疏导原则的要求:讲明道理,疏 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 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要求: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深入了

34、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13、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14、我国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15、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带好班 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16、德育的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17、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榜样法:是以

35、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 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要求:创设良好的环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分为赞许和表扬;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36、;注重宣传和教育18、德育模式认知模式: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深化;道德两难: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美英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创立第十章、班级管理1、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 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2、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组织 的理论基础;京师同文馆:中国班 级最早雏形3、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 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对象: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人,即学生;手段: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互动的关系,双向活 动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 教学目标,提高学 习效率(班 级

37、产生的根本原因-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 风(班 级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5、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模式: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规章制度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集体制定的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马卡连柯“平行影响”民主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要求: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德鲁克;个体目标与班级目标合一6、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分数 压力和教师权 威的制约,班主任 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

38、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 级管理的程度较低7、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以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8、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 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9、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 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10、班集体的形成于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 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1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

39、级建设 的设计者(主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2、班级建设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 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 级建设的目标(最为重要)、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13、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条件:国家的教育方 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14、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的 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15、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 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16、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运用最多的-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和集体中心的17、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生个人,学生的群体关系,学习和生活环境);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体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