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 届)某中医院内科毒性中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方向)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 .22.2 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3.1 16 味毒性中药的使用情况 .23.2 毒性中药饮片及颗粒剂量使用情况 .43.3 处方中使用剂数 .104 讨论 .104.1 毒性中药用药情况总结与分析 .104.2 毒性中药其他中毒风险因子和建议 .124.3 结语 .14参考文献 .15综 述 .16致 谢 .23I某中医院内科毒性中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 通过收集分析该中医院内科的处方,了解毒性中药在内科临床使用时超剂量的使用情况;方法 参照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有毒与小毒中药的剂量为依据,抽取医院内科含有毒性中药处方 329 张,记录其在临床上的超剂量使用情况,计算每一味
3、毒性中药饮片(颗粒)与小毒中药饮片(颗粒)的超剂量使用频率;结果 在药典中标明有毒的 7 味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的频率的均值达到了 81.0%,4 种有毒中药颗粒超剂量使用频率达到了 80.8%。9 味小毒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频率达到了 76.8%,5 种小毒中药颗粒超剂量使用频率达到了 86.7%;结论 该医院的毒性中药用药情况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和意义。关键词:毒性中药;使用剂量;处方分析IIInvestigation about poisonous Chinese Medicine of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Abstract: Objective By collecting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prescription,and understand the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edical clinical when using ultra dose usage Metho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2010 edition of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
5、egulation of toxic and little poisonou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dose ,and extraction of hospital medicine contains toxic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329,were put forword to calculate the frequence of above-normal dosageResults Frequence of above-normal dosage is 80.1% in 7
6、 poison CMM and 80.8% in 4 pois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ug granulesAnd frequence of above-normal dosage is 76.8% in 9 little-poison CMM and 86.7% in 5 little-poison pois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ug granulesConclusion There have a certain unreasonable in the use of poisonous Chinese
7、medicine in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 it requires putting forward on an reasonably medication programKeywords: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Using the dose ,The prescription analysis 11 前言有毒中药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泛指一切中药或者中药的偏性,狭义概念则指人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不期望的有害反应)的中药,即偏
8、性大、药理作用强、安全范围小(治疗量与中毒量或致死量接近)、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中药。本论文主要讨论狭义的毒性中药,一类既有药理治病疗疾作用,又有毒副作用,其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可致毒性损害或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药 1。书经曰:“药弗暝眩,厥疾弗瘳”。有毒中药性猛峻烈。使用不当毒副作用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然其治疗顽疴痼疾的疗效,又远非平淡之品可比。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地应用有毒中药,使之造福于人类,是历代医家倾注心血研究的一大课题,具有重要的临产意义。古人曰:“用药如用兵。”有毒中药素有“将军”之称,是因为用之得法,效捷力宏,非寻常药物所能比;又有“狼虎药”、“烈马
9、”之称,指用之不当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死。“药”与“毒”之间本无明显界限,用之得法,砒霜、水银可以救人性命;服之不当,最平常的食物,例如螃蟹也可以导致疾病,同一中药(包括食物)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时为“药”,起不良反应时为“毒”,杜绝或减少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 2。近些年来,由于对中药特别是有毒中药的认识不足,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所增加,致使中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且中药剂量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药性、药效的基础,所有的药性、药效都以剂量为制约或前提。当药物、方剂配伍等其他因素确定之后,剂量就成为决定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关键,自古以来就有“中药应用之密在于剂量”之说
10、 3。然而由于中药剂量规定长期以来主要是依据传统经验总结和本草文献传承而得,未能深层次的发掘其现代科学内涵,剂量规定的科学依据不充分,对中医药临床疗效相关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合理中药饮片剂量标准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饮片疗效的发挥。现对中医院内科毒性中药用药情况调查分析,记录其在临床上的超剂量使用情况,供该院临床用药上提供参考。2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收集该医院内科 2014 年 11 月-12 月内的处方共 1034 张,其中含有毒性中药的处方共有 329 张,其中男性患者 135 人占 41.03%,女性患者 194 人占58.97%。并查阅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有毒中药
11、临床精要 、有毒中药现代研究和合理应用 、毒药本草 、常见中草药毒副反应与合理应用。2.2 方法将收集的处方,通过 Excel 软件进行处方数据录入和处理,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包括中药饮片名称、规格、用量、剂数、服用方法、煎煮方法、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参照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中药用量范围,以药典中规定的上限作为超量使用或正常使用的判断标准,统计出有毒中药(颗粒)与小毒中药饮片(颗粒)的使用次数,计算超量和正常使用的频率,统计分析主要毒性中药的临床诊断。3 结果与分析涉及药典中标明的有毒中药饮片 7 味,包括制川乌,制天南星,山豆根,全蝎,蜈
12、蚣,半夏,天南星;有毒中药颗粒 4 味,包括制川乌,全蝎,蜈蚣,半夏;小毒中药饮片 9 味,包括胆南星,土鳖虫,细辛,川楝子,蒺藜,吴茱萸,苦杏仁,蛇床子,水蛭;小毒中药颗粒 5 味,包括胆南星,土鳖虫,蒺藜,吴茱萸,苦杏仁。本文对这 16 味毒性中药在临床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3.1 16 味毒性中药的使用情况3表 1 16 味毒性中药的使用情况4注:总使用次数=中药饮片使用次数+中药颗粒使用次数中药名称总使用次数使用频率功效 毒性类型 禁忌半夏 183 55.6% 化痰止咳、消肿散结生物碱类 阴虚躁咳,津伤口渴血症者忌用;反乌头类、恶皂荚、雄黄、秦皮、龟板细辛 90 27.4% 祛风散寒
13、,温经止痛,温肺化痰挥发油类 气虚多汗、阴虚阳亢之头痛、肺热咳喘忌服吴茱萸 58 17.6% 温中驱寒,理气止痛生物碱类 阴虚火旺者忌服苦杏仁 51 15.5%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氰肝类 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亡血者忌服全蝎 20 6.1% 熄风止痉,解毒散结毒蛋白类 孕妇及血虚生风者忌用胆南星 19 5.8% 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消肿散结生物碱类 阴虚、痰燥及孕妇忌用;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蒺藜 19 5.8% 平肝解郁,活血生物碱类 阴虚火旺者忌服川楝子 17 5.2% 疏肝行气止痛,除湿杀虫辽藓萜类、内酯类脾胃虚寒者忌服。不宜长期连续服用蛇床子 11 3.3% 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
14、总香豆素 肾经有火,性机能亢奋者忌服蜈蚣 10 3.0% 熄风止痉,解毒散结毒蛋白类 孕妇及阴虚者忌用制川乌 8 2.4% 祛风湿,散风邪生物碱类 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忌服,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土鳖虫 9 2.7% 破淤血,续筋骨毒蛋白类 孕妇忌服天南星 6 1.8% 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消肿散结生物碱类 阴虚、痰燥及孕妇忌用。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山豆根 4 1.2%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生物碱类 虚寒者勿服制天南星1 0.3% 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消肿散结生物碱类 阴虚、痰燥及孕妇忌用。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水蛭 1 0.3% 破血,逐瘀,通经毒蛋白类 孕妇及无血瘀者忌服,体弱
15、、有出血倾向者慎服5使用频率=总使用次数/329由表 1 可以看出 16 味毒性中药中,半夏的使用频率最大达到 55.6%,细辛使用频率 27.4%,吴茱萸使用频率 17.6%,苦杏仁使用频率达到 15.5%。这与该4 味中药的功效临床主治有密切关系。3.2 毒性中药饮片及颗粒剂量使用情况3.2.1 中药饮片特点中药饮片传统定义为“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炙等制成的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简言之,饮片是药材的加工炮制品,如川芎片、杜仲丝、焦栀子、姜黄连、炙甘草、醋柴胡等。为了全面提升国家药品标准,进一步提高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监管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6、2010 年版 “凡例”中对中药饮片作出了新的定义:“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其本质是突出中药饮片作为处方药品的法定特性,明确规定中药材必须先经过适当的加工炮制,制成相应的中药饮片,才能作为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或中药制剂生产的原料药。首次强调了中药饮片具有药品的法定地位,明确了中医处方调配和中成药生产投料的直接入药者均为中药饮片,即明确规定中药材不可直接入药,同时标准中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等内容也均属中药饮片作为中医处方药品的医疗属性,为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质量监管提供依据。3.2.2 中药颗粒特点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它保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成份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辨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