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柏拉图( Plato,前 427 前 347)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富有政治理想并亲身加以实践,但未获成功。他创立了一所学校,使它成为思想的 “ 聚散地 ” 。他提出了理念论,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阅读教材,概述柏拉图的生平。出身名门 BC427游历四方 西亚、北非、南欧追随名师 苏格拉底 著作以 对话录 为主创办学校 阿卡德米学院 一、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 1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
2、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 那就是爱情。 “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 2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大最好的树,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 “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 柏拉图回答老师:
3、“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 那就是婚姻。 “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 3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 “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 “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 苏格拉底问: “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 柏拉图回答老师:
4、“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 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一、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日益不满失望2、影响柏拉图思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苏格拉底被处死 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柏拉图称苏格拉底是 “我曾知道的所有的人中最聪明、最正派、最优秀的人 ”。苏格拉底的死使柏拉图长期厌恶民主政体,他因此离开雅典,在随后的10到 12年之间一直四处漫游。 二、柏拉图的思想1.哲
5、学思想:理念论(唯心主义)评价: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客观唯心论 柏拉图认为 ,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在这些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 ,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 ,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 “ 理念 ” 。例如世界上有白猫、黑猫、花猫 ,柏拉图认为 ,之所以有 “ 猫 ” 这个理念 ,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 “猫 ” ,而且只创造了一只 ,其他的都是模仿的、虚假的 。 世界由两部分构成:世界由两部分构成: 理性理性 +感觉感觉 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是对立。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是对立。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