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编观平“语”近人有感 6 篇古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有习近平总书记经典名语点醒新时代的“梦中人”。笔者此处“梦中人”并不是指正在睡觉做着美梦的人,而是刚刚踏入公职岗位,还有并不太端正或不太积极的工作态度、工作时昏昏沉沉缺乏效率,甚至还有“公务员就为清闲稳定”等错误观念的“梦中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于近日推出系列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分十二集详细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论述中的用典,每期节目邀请思想解读人和经典释义人来领悟经典。至今日,已播出三集,虽然只有短短三集,但笔者作为一个新时代 90 后组工干部,听到总书记句句肺腑箴言,如“梦中人”初醒。作为一个典型的“
2、90 后”,笔者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对着公务员有着无限的尊敬和憧憬。备考时,每每在电视上、自媒体上、报纸上看到有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任长霞、郭明义,无不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所感动。常常憧憬如果我是他们,也要像他们一样,虽不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依然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对自己的工作、初心负责。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进入工作岗位已满一年。回首过往,似乎初心悄然渐行渐远。加班到深夜的时候总想着清闲的岗位,看到同学朋友做生意或在私人企业有这样那样的福利时,心中不免泛起酸意,当初那份热忱也随着繁忙的工作而渐渐平淡。悄然间,成为自己所言“梦中人”。“一枝一叶总关情”,总书记点醒“梦中”初心。在参加河南兰
3、考县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总书记引用郑板桥先生的诗作,用郑先生的爱民之情勉励干部。作为年轻干部,刚参加工作就留在机关,缺乏基层经历,难以体察民情,更难站在人民的角度上想问题、做工作。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在梁家河就有所体现。他说,“在我这一生中,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就是那革命老前辈,还有一种,就是我陕北老乡。”总书记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沉下心思、俯下身子,撸起袖子,才能体会人民辛苦,才能体察人民愿望,才能知道为什么当初要考取公职单位。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总书记点醒“梦中”丹心。总书记这短话是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4、上讲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具体而言,就是要我们领导干部打起十二分精神,将一颗丹心全部用在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上。一句俗语话糙理不糙:“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不能否认在基层工作中,有一项重大工作任务就是“接受考核”。这项考核经常被狭义理解为“接受领导考核”,这就衍生出形式主义等一些不良做法。但我们作为公务员,要记住接受的考核还有人民的考核,只有人民真正满意了,工作才有意义,人生才有价值。“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总书记点醒“梦中”诚心。总书记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国家就无法前进。”一个民族、国家在内受人民
5、热爱、在外受国际社会认可、尊重,靠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或是军事实力,而是自身所蕴含的普世价值观。“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遵守社会规范,奉行公平正义、知耻行善、廉洁奉公,这是国家富强社会太平的基本保障。而组成国家的,是我们国土上的每一位公民。德是一种强大力量,每一个个体的人所具有的“微小德”共同汇聚成为国家的“宏大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我们年轻干部身上需要尤为强调。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有着优越条件,没经历过饥荒,更没经历过战争,似乎在前辈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上理所当然,浑然不自知。这样的条件下,往往忘记“修德”这一项重要功课。历史古籍、前辈先烈、时代楷模,
6、都是我们“修德”的榜样。“90 后”年轻干部更要谨记,时刻对标标准,三省吾身,才不负时代赐予我们的美好生活。观平“语”近人有感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自 2018年 10 月 8 日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以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引发了各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节目一共十二集,每一集都以习总书记引用的一句典故作为题目,分别是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集国之本在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是 2018
7、年 2 月 14 日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讲到的。他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这段话不仅表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还深刻诠释了当代家庭建设的重要性。要建设好的家庭,就要有好的家教。好的家教要有好的方法,古语有云“爱子,教之以义方”。意思是一个人真的爱他的孩子,就要用道义来引导他,给他传递好的品德、习惯,教他辩是非、知荣辱、懂廉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这个世界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言传身教”,不仅仅是言传,更要注重
8、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怎么生活,孩子就跟着怎么生活。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一个家庭中,父母应处处成为孩子的楷模,于身体力行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台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只有守护好家庭、守护好家教、守护好家风,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梦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观平“语”近人有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近期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已连续播放十集,在此次的“平语近人”系列
9、节目中,告别了传统的单一讲解、片面说法,而是邀请了当事人作为故事的讲述人,通过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故事,让观众们真切的感受到,习总书记将古诗词中的精神践行到实际的工作之中,为人民群众做的实事好事,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最鲜活、最具体、最值得学习的榜样,教导各级党员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老百姓谋福利。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立德勤为民,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需锻造“五行”修炼的真金。锻造信念如“金”理论修养的真经。作为一名党务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洞察
10、力和政治鉴别力,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分析、研判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和举措;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信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履行党员义务,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全力做好局党组、局机关党支部交办的各项工作,恪尽兴党之责。锻造奋发如“木”作风修养的真经。党员干部要真正树立“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意识,像树木那样昂扬向上,念好作风修养的真经,在心中有民、执政为民上作表率。要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把权力看做是
11、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要经常反思:党组织选择了我们,我们干了什么?人民选择了我们,我们回报了什么?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留下了什么?要用真情对待群众,用真心服务群众,丢掉“官气”,沾点“土气”,承接“地气”, 集聚“人气”,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不论是正确的、错误的、好话、坏话、赞成的话、反对的话,都要听。并且要对群众的意见加以分析,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像奔忙的蜜蜂那样,群众意见中有一点合理的东西,也要酿成正确意见之蜜。锻造包容如“水”品德修养的真经。习近平曾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12、”,“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政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恪守政德是走向成功的动力、抵御诱惑的盾牌。因此,作为党员不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要注重对个人价值观的“保鲜”,自觉注重对党性的锤炼和提升,在做人上明辨是非、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情趣健康,并且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自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真正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私心杂念。
13、锻造激情如“火”纪律修养的真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政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和党规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要以此为“镜子”,明规矩,知进退,懂取舍,权利弊。“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作为党员,只有经常拂拭思想上的灰尘,守法纪、守规矩、守本分,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并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才能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明确“红线”在哪里,知道不可逾越“底线”,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自觉践行“两学一做”要求。锻造奉献如“土”艰苦奋斗的真经。艰苦奋斗是政治上的去污粉,能帮我们除去思想上的污垢;
14、艰苦奋斗是生命的维生素,能使我们永葆战斗的青春。我们每个人, 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牢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古训,念好艰苦奋斗的真经,不能贪图安逸,而应当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在思想上要有高度,在工作上要有热度,在生活上要有适度。切实做好“加减乘除”四则的运算,在学习上要勤做“加法”,在应酬、摩擦、干扰上要会做“减法”,在机遇和聚“力”上要善用“乘法”,在私心、躁气、惰性上要常用“除法”。把困难和险阻作为天赐良机,把成绩和荣誉作为加油站,把委屈和挫折作为砺石,把污辱和诽谤作为催化剂。观平“语”近人有感央视播出的十二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系列节目
15、,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此节目的序幕,直指人民,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就是事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节目中梁家河老乡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习总书记关心着百姓的收入,关心着百姓的民生,当知道十亩果园是收入的来源时,他一句“你发了呀”,让老乡暖在心窝。再糙的饭都能咽下,再穷的老百姓他都看得起,因为那饭曾经养育过我,那百姓是我们抵达梦想的希望,习总书记一心为民、大爱无疆的真挚情怀, 生动的诠释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职,给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告诉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正如习总书记谈扶贫工作讲的那样“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是党员干部最深刻的感受,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最需要做的,尤其是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每一个党员干部更要拿出全部的干劲来,拿出全面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来,把贫困群众的冷暖装在心中,把群众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