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共15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8788208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共1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共1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共1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共1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共1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第一课为政以德 一、孔子一方面主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个重点。 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